我们幼时的记忆哪里去了?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我们大都记不起2到3岁以前的事,此后几年发生的事即便记得一些,但也相当模糊。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幼年记忆缺失”。可是,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幼儿掌握了许多复杂的、终生受用的技巧,例如走路、说话和识别人的脸,但幼时记忆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呢?
  记忆被堵在了“桥”上
  一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都试图揭开这个谜团。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幼年记忆缺失”之所以出现,仅仅是因为人们在幼儿时期还没有形成构建记忆和描述事件的能力,所以那时的记忆难以保留下来。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改变了“幼年记忆缺失”的研究方式,不再仅仅从成年人那里收集他们对儿时的回忆,而是开始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幼儿身上。研究显示,2~3岁的幼儿并非没有记忆,但那种记忆很微弱,且容易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
  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科学家帕特里夏·鲍尔将目光集中在了人类大脑的生理结构上。在人的大脑中,有两个主要的结构是与产生和储存记忆有关的,它们分别叫前额皮质和海马体,其中的海马体被认为有巩固和强化记忆的作用,它把人们在经历中产生的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科学家们一直以为,海马体和它周围的皮质在很早的时候就发展成熟了,然而,直到最近十几年,人们才搞清楚,在那个区域中有一个很小的被称为“齿状回”地方,那里的成熟要待人们长到4~5岁以后才会最终完成。齿状回的作用很像一座桥,来自周围结构的信号只有通过它才能抵达海马体的其他地方。因此,在这个部分尚未发展完善以前,人们的记忆便无法转变成长期记忆。
  自我意识帮助“固定”记忆
  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马克·豪的观点是,“幼年记忆缺失”现象需要等待人的自我意识出现以后才会消失。自我意识大约出现在人们出生18~24个月以后,在那个时候,幼儿们开始意识到了“我”的独特性,而自我意识的出现也恰好发生在记忆开始被“固定”下来的时候。
  豪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以印证他的这个观点。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首先测试一些幼儿是否有了自我意识,方法是看这些幼儿能否在镜子中认出自己。能知道镜中的影像就是自己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公认的标志;第二步,向这些幼儿展示一只玩具毛绒狮子,然后把它放进一个有数个抽屉的陈列柜中;几个星期后,再把这些幼儿一个个地带进实验室,然后问他们,是否还记得那只狮子在哪只抽屉里“打盹”。结果是,那些被认为有了自我意识的幼儿很容易记得狮子在哪只抽屉里,而没有自我意识的幼儿则做得很差。
  这个实验表明,自我意识帮助我们组织记忆并使我们更容易唤起这种记忆。不过,科学家又发现,在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的相当时间里,我们的记忆依然是模糊不清的,这说明自我意识并不能完全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
  还需要一样东西——语言
  由此看来,一定还有其他的因素,它应该解释为什么在有了自我意识后,我们的记忆依然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哈琳·海恩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记忆能力的科学家,她的看法是,这个因素是语言。
  她邀请一些2~4岁的幼儿玩一种特制的玩具,并记录下了这些幼儿在玩这种玩具时说出的和能够理解的词汇。6个月以后,她再次和这些孩子谈论那次“往事”。结果发现,孩子们都记得那次游戏并再次描述了那次经历。尽管事情已过去了6个月,孩子们能够使用的词汇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加,但他们谈论那个游戏时没有人使用新词汇,而是依然使用6个月前所曾掌握的词汇。海恩由此得出结论,“孩子们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与发生那件事时他们的语言发展程度相关联的。”也就是说,我们最早期的记忆有赖于我们最早期的语言去固定它。
  2010年,两位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又为此提供了佐证。他们让一些成人描述和回忆与某些词汇有关的最早的记忆,例如“球”、“圣诞节”等,结果发现,与那些词汇相关的最早记忆一般都出现在人们掌握了那些词汇的平均年龄的几个月之后。这表明,“在你固定与某个概念相关的记忆之前,你必须首先在你的词汇库里拥有表示那种概念的词汇”。
  也许在我们的早年记忆中,自我意识和语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我意识为我们组织记忆提供了一个框架,而语言则提供了更加牢固的结构,它让我们的记忆有了一个固定的“格式”,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许多年里随时提取它。
  唤醒封尘的记忆
  海恩和她的同事们还做了另外一次实验,他们记录了一些孩子在2~4岁时与他们母亲之间的语言交流。在那些交流中,有些母亲使用了“详尽”的描述和“重复”的述说,而另一些母亲则只是简单的叙述。10年以后,科学家们再次找到了那些孩子并测试他们的早年记忆,结果发现,那些在幼年期与他们的母亲经历过“详尽”和“重复”的语言交流的孩子能明显地记得更早一些时候发生的事。这个实验说明,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你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影响了他的早年记忆。这个实验还解释了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显示早年记忆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一项调查表明,欧洲人平均的早期记忆大约为3.5岁,而东亚人为4.8岁,新西兰的毛利人则为2.7岁。和东亚的父母相比,欧洲和北美的父母更愿意讲述往事,且使用的语言也很详尽,结果他们的孩子便有了更早期的记忆。至于毛利人,他们非常关注过去,有着丰富的说故事文化和口头记述历史的传统,他们的早年记忆更加靠前也是必然的。
  现在,一个很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人们逝去的早年记忆是否能够被唤回呢?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幼儿是有短期记忆的,而且能记住不少东西,但这些记忆很脆弱,并且有科学家认为它们不可能被贮存,因而也不能被唤回;但另一些人对唤回早年记忆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认为,人的早年记忆并没有真正离去,只是我们无法接近它。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早年记忆就是一些经历中的感觉“快照”,当人们成年后,有了语言,有了自我意识和其他概念性的知识,人们便能唤醒它或者接近它。但这需要找到正确的路径,这些路径也许是语言,也许是图像,也许是气味和音乐,总之,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某些东西唤醒我们封尘的记忆。假若这些科学家是对的,那么我们终将找到一种方式把我们逝去的早年记忆重新找回来。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命形式多种多样,其生命力也是各有千秋,有的非常脆弱,有的极其顽强。猫是动物界生存的强者,故民间有“猫有九条命”之说。植物界也有能与之媲美的物种,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九死还魂草”。    美丽传说    传说在昆仑山上,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天池,那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在天池岸边,生长着一种仙草,具有让人起死回生的神奇魔力。有一年民间大旱,瘟疫流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死于非命。住在天池中
信用卡是身边方便的“资金池”,一些投资者在股市满仓后,想利用信用卡取现来获得更多本金.那么,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如何呢?rn操作方便,但成本很高rn信用卡的取现额度通常为信用
期刊
4月23日,在金州体育场,举行了第十二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暨第五届中国老将田径锦标赛的新闻发布会.据金州区文体局领导介绍:本次比赛将于今年9月16日至21日在金州区体育场举
【摘要】隧道防水是隧道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排水设计和施工现状,重点分析了隧道工程渗水、漏水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设计、掩工、材料等方面就公路隧道防水提出一些看法,如应确立防水等级,重视基面凹凸状态.正确选用防水材料.特别是对防水结构处理提出与目前不同的做法,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隧道;防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事业单位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但与此同时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素质和业务能
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后,有效地改善了营业税和增值税所产生的重复纳税的情况。在降低企业纳税压力的同时,也为企业重新进行纳税筹划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去
高校是精神文明的窗口,高校教师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是道德的典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修养建设关系到社会高素质人才培养,关系到全国道德风尚,各高校、高校教师以及全社
NO.1有些话不想多说rn一行大雁忽而排成“人”字忽而排成“一”字往南飞的时候,我的爱情走了,友情却呼尔嗨呦地来了.清亮高旷的天连接着肮脏不堪的海水,那些穿着泳装的女子从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企业规模日益增大,而企业数量也日渐增多。目前,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以及
美国《韦氏秘书手册》说:“秘书必须与你的经理、上司、同级、下级,以及来访者保持一种志趣相投的关系.能正确无误,愉快而及时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又能和每个人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