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复兴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书中写道:1889年10月的一天,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在泰晤士河畔办案,无不感慨地对助手华生说:“你看,我们伟大的帝国把埃及的方尖碑弄到伦敦来,以为我们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可以很好地保护它,而煤灰和酸雨早已将它变得衰败不堪。”
  敏锐的作家总是能洞悉别人还没来得及觉察的一面。此后100多年的历史证实了他的预见。时代的巨变驱使新经济取代粗放的工业制造成为新的主流,而人类也更加注重对生活的体验与价值的追求,那些曾经辉煌的工业化时代造就的城市,渐渐地衰败了。
  老旧的设施,衰败的景像,紧张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乏力的业态,有限的地理空间……时尚的年轻人选择走向更远的美丽新区,留守在老城区的主要是日渐老去的人群。如何有效化解发展瓶颈,在“老化”的背景中再造活力,是国内外所有老城区共同面对的综合性难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英国大都市计划》提出了“城市复兴”概念,今天它的定义被阐述为“用全面及融合的观点与行动来解决城市问题,寻求一个地区在经济、体型环境、社会及自然环境条件上的持续改善”。
  在国内,许多城市也已经在积极地应对,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通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等举措实现转型发展。杭州的上城区,一个历经吴越繁华、南宋辉煌的经典老城,这几年尤其走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复兴模式,打造了一个城市良性生态圈的范本。
  “产城融合、集聚发展”的模式是上城区复兴的核心,在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当文化历史活化,当环境持续美化,当慢节奏的宜居生活又重新有了空间,上城区这个镌刻着城市记忆、延续着杭州文脉的老城,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大量心怀梦想又追求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也吸引了那些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互联网、新媒体、新金融等新经济产业要素。在小桥流水边,在黑瓦白墙的小院,或是美丽时尚的茶馆里,人们的休闲、文化、创业得到空前统一。
  老城区复兴的本质,是新旧文化的融合,是新经济与老城市的融合,是人的生活体验与创新创业价值的融合。
其他文献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在2400多年后依然精美绝伦、完整如新,演奏时发出浑厚的千古绝响,震撼世人。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钟是中国乐器,象征着庄严与和谐。与以往的国际会议不同,G20杭州峰会以锤子敲钟这样特别的形式,宣布会议开始和结束。一锤定音,彰显了大国气派,又留下了杭州声音、中国声音。为了这一次G20峰会,筹备者们殚精竭虑、费尽思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年代,适应新的形势,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要创新、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用户教育也要有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
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对营销观念中的目标营销、市场需要、市场竞争和社会营销等四个观念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市场开发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多样化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农耕时代,城市的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和商业贸易;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其主要是生产功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到了信息时代,人们回头
在由美国计算机程序师约翰·布林创办的“免费的大米”网站(Freerice.com)上,只要答对一道英语测试题,便意味着你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捐出了10粒大米。仅用了一年时间,这个约翰最初为了帮助儿子学习而建立的创意公益网站,现在每天捐赠的大米足以解决1万人的吃饭问题。  约翰继续将在线测试游戏升级扩大到了艺术、数学及化学领域,吸引了更多兴趣群体玩家的参与。在“免费的大米”的广告赞助商名单中,有联
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关系到民族文化存亡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或信息水平应包括信息技术技能、信息化应用技能、信息化组织能力、信
在煤层自燃的三维可视化研究中,对火焰烟雾的模拟一直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采用粒子系统算法对煤层自燃起火的场景做了仿真模拟,同时考虑到烟雾受风流以及巷道因素的影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