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不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然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许多重难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出、突破;教学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为了改善上述情况,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化学 原则 措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然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较难理解里面的内容。为了将课本上的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我们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上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遵循的教学原则
   1.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真实。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感受一些现象,如反应过程能量的变化,学生可以触摸试管,感受温度的变化从而体会化学反应过程伴随能量变化,对于实验生成的有色有味的气体,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真实、具体。这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实现的。而且模拟实验要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对某些现象进行适当的夸大,不能改变实验事实或伪造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只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况且三维动画不能代替真实的模型。如在课件中演示甲烷、乙烯、乙炔、苯等物质的结构,不如课堂上直接用它们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3.恰当设置容量。恰当设置容量,防止信息负荷过大,导致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交互活动,思维空间,自创能力被压抑,导致消化不良而削弱多媒体的优势。
   二、科学正确利用电化多媒体的益处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它是人们勇于并乐于探索,最终获得成功的内在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相关学科课外知识感兴趣的心理特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如:在高二教材中“硝酸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可先通过播放获得诺贝尔奖化学科学家事迹的录像与当节课堂知识相联系,在引起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的同时,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相对张弛有度、思维活跃、兴趣浓厚的环境氛围和条件下去听讲,去学习,去思考该节所讲的知识点和内容,最后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这种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模式,不仅从感官上实现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新颖和内容的扩展多样,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加灵活。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现代教学论最重要的观点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促使各种能力全面发展,使每个个体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黑板板书,一堂课的内容,往往需要写完再擦掉,如此反复。这样一来,不仅知识量有限,而且可能使学生不停地做笔记,即使记录下来,回头或许又遗忘。而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蕴含巨大的知识量,同时由于课件内容已经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制作,学生容易明白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课堂笔记。这样,教师在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钻研教材,认真分析课程内容,不断提炼要点,分析难点,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
   3.应用投影仪优化教学效果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上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CAI课件,不是削弱这一环节,而是要更加强化它。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直接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气体、沉淀的产生、放热或吸热、爆炸、燃烧等;要让学生闻气味:刺激性气味、果香气味、臭鸡蛋气味、特殊气味或无气味等。有些实验在讲台上演示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观察到。有时可以找学生代表来观察,如闻气味及感受反应后热量的变化。但大多数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到了,要想让每个人都能观察清楚,教师往往要“绕场一周”,耽误课堂有限的时间,还未必有理想的效果。这时投影仪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将这些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演示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三、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策略
   1.备课。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对每节课都要进行细致的备课。我们先从网络上搜索有关的课件,然后选择适合我们的再进行深加工,直到符合教学要求为止。我们也有一支由信息技术教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件创作队伍,在教学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作了很多精美的课件。
   2.上课。课堂上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课件上课,减少了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的检查也不再是“爬黑板”,而是采用实物投影,将学生写的投到屏幕上,对与错一目了然。对化学实验采用电脑模拟与师生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能自己做的一定要自己做,不能做或者不适合做的采用电脑模拟。一些反应机理、物质结构等很抽象的知识采用电脑演示。比如,在讲《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一节时,很多同学对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空间构型不是很理解,导致共面、共线问题无法解决,对此我们用多媒体制作了立体感很强的空间构型,在一个题上同时展示乙烯(或苯)的面,乙炔的线以及甲烷的空间正四面体。学生看着立体图示就不再感觉抽象了。这样整堂课学生都处于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之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3.课下。课下我们利用自习的时间给学生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研究课题、实验操作、典型例题、习题的讲解以及相应的练习等。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解决了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全面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成.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信息技术,2009(6)
  [2]王德敏.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育,2009 (21)
  [2]戴卫东.浅析多媒体在化学有效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0(6)
  [3]杨应喜.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运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
其他文献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从七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
期刊
期刊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TNF-α、MMP-13及整合素的表达和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来探讨推拿手法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机理及作用,为推拿手法延缓和治疗关节软
摘要: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使用校本教材时,必须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采用实验探究的模式及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校本课程 以学生发展为本 评价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家课程机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个性教育的需要。把课程的开发权适当下放,推进课程实施的多样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开发
目的:观察腹部拿按法结合姿势控制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并通过表面肌电初步探讨腹部拿按法结合姿势控制的作用机制,探索出脑瘫患儿日常生活相关的姿势控制方法,建立起小儿脑
人们的现代生活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知识急剧膨胀、学科迅猛发展、社会需求骤增。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异常迅速,内容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有机化学在有限的学时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既要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又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是日益重要、日趋紧迫的工作。如何缓解这一矛盾?积极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建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初中生物老师要设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才能加强生物教学效果。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的措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 生物 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
摘要:有序思维是一种思维品质,更是思维方式,既可用于有序地存储化学知识,又可以用于解决化学问题,高三学生养成有序思维习惯后,所掌握的知识将更系统条理,其分析和推理能力会增强,思维品质会得到提高。本文重点探讨了有序思维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四个角度来阐述:一是运用有序思维将化学知识有序存储;二是做题程序有序化;三是实验过程有序化;四是运用有序思维解决有机中同分异构体的问题。  关键词:有序思维能
高中生物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让学生在对已有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逐步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的知识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复习中的兴趣   在复习备考教学中,对于书本中的知识点,学生已有了大概的印象,如果纯粹的去复习   每章的知识点,学生必然没有兴趣,达不到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