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开展功能解剖学PBL教学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PBL与LBL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并对中医药院校开展功能解剖学PBL教学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康复治疗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实验组运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运用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用课堂测试和调查问卷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课堂测评成绩显示,实验组获得比对照组更好成绩(P<0.05),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97.3%的同学在6个维度上对于PBL教学法给予认同。结论:在教学效果上PBL教学法比LBL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但全面开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关键词】功能解剖学;中医;PBL;L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8-0122-03
  《功能解剖学课程》基于我校自2014年开始招收康复专业本科生开设,在3年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传统教学法教授过程中,笔者体会到该课程常需要学生运用相关解剖学知识围绕教材的某一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但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充分展开讨论,从而造成多数学生停留在机械记忆层次。从学生的成绩和反馈的信息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目前国外医学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1-3]。该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PBL比较突出的优势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这一层面来看,PBL是符合功能解剖学的教学需求的。因此,笔者于2017年即逐步使用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探索更能够培养学生能力以及更符合这门课程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17级康复治疗学专业1、2班本科生98人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9人,实验组49人。该专业所有学生均经过普通高考录取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和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教师及教材两组学生均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同一教师授课,使用汪华侨主编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功能解剖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授课选取教材第十四章“脊柱区”进行实验性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相同的学时下,对PBL组教案和讲稿进行讨论和重新编写。
  1.3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LBL教学,即以教师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板书等手段讲授该内容,学生要求课前预习该章节。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步骤参照相关文献[4-6]制定和实施:①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本章教学内容,结合临床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提出问题,从临床症状到解剖结构,再从功能解剖学角度分析发病原因,从而拟出初步治疗方案;②收集资料:学生按照6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预习本章节教材内容,并查阅参考文献,思考和讨论问题并使用PPT做成汇报内容;③课堂集中讨论:以问题为核心进行讨论,各组学生代表阐述问题和观点。教师启发和引导,并维持发言秩序,控制時间;④教师总结:各组讨论结束,教师进行点评,同时,总结和归纳课程内容;⑤课程结束后,通过“雨课堂”平台进行课堂测试,获得学生成绩作为实验数据。
  1.4教学效果评价两组学生在教学完成后立即使用测试题进行课堂测试。测试题由多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解剖学专业教师依据教学参与编写,知识点覆盖全面,包含需要记忆、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基本可以反映学生对于该章节的学习情况,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是否达到大纲要求的指标。
  课后使用调查问卷从6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认同度,问卷内容包括:能否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点记忆,提高自学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为方便数据统计,测试题和调查问卷笔者都选择在“雨课堂”平台上发布,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Studentt-tes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核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的总体平均值不同,实验组成绩(73.878)高于对照组(66.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且实验组成绩的离散趋势较对照组离散趋势更小,S实验组=14.41<S对照组19.27。见图1。
  2.2调查问卷实验组发放49份调查问卷,49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97.3%的同学从6个方面给予了PBL教学法积极评价(表2)。
  3讨论
  3.1PBL教学法的优势从两组同学成绩来看,课堂测试发现PBL组的成绩高于LBL组,提示学生在PBL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比传统LBL教学模式够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对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更好。从教学实施的过程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PBL教学法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对教材进行预习,查找资料,相互进行讨论并形成书面发言稿。课堂讨论中,还需要阐述本组观点,并接受同学提问,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围绕着问题进行学习活动,对于教材进行了多次重复的学习和具有一定深度和扩展的探究。因此,相对LBL教学而言,PBL组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更加牢固而深入[7-11]。
  PBL实验组成绩离散程度小于LBL对照组成绩,提示PBL教学组同学的成绩分布的集中趋势比较明显,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PBL组掌握本章主要内容的同学人数更多。相反,没有跟上教学进度,不能理解相应内容的同学比LBL组少。究其原因,从PBL课堂教学来看,多数同学进行了主动学习,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想学”。因此,在彼此投入的情境下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大多数学生都沉浸到课程学习中,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比对照组具有更加集中的趋势。   此外,从课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及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PBL教学组97.3%的学生认可PBL教学法。也进一步说明PBL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相契合,并能更加容易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2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PBL组学生的反馈意见中总结出以下问题:①部分同学对于PBL教学法还不能够完全转变学习中心并适应讨论;②每一组同学都会对本组的问题保持较高的关注,但是对于其他组的关注度就会有所下降;③在讨论环节中,有的同学因表达能力不足,而影响了其他同学对于该组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实施条件上面临较多实际困难:首先,PBL教学比LBL教学需要更多教师,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PBL教学法的教师。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教师资源相对更加紧张,导致目前还难以真正实现PBL全过程教学。其次,无现成的教材,需要专业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编写和修改[8-11],在高校教师科研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就显得阻力重重。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在功能解剖学教学中,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获得了良好结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学生的培养和课程建设都具有较好价值。但是目前PBL教学法的实际推广还受到师资、教材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此,现阶段笔者主要采用PBL和LBL教学法相互补充,并不断扩大PBL教学范围的方式向前推进。笔者认为,PBL教学将会在未来的功能解剖学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WaltonHJ,MatthewsMB.Essentialsofproblemlearning[J].MedicalEducation,2010,23(6):542-558.
  [2]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學版),2007(8):72-74.
  [3]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36-38.
  [4]李建忠,武志兵,李爱萍,等.PBL与L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2,34(2):153-155.
  [5]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104-105.
  [6]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7]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04:439-442.
  [8]慕景强.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4(3):170-173+188.
  [9]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1):73-77.
  [10]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05+118.
  [11]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2.
  (收稿日期:2018-12-14编辑:杨希)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溃疡洗剂联合归芪通脉汤加减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臁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溃疡洗剂塌渍疗法,观察组应用溃疡洗剂塌渍疗法联合内服归芪通脉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创面症状体征(疮面面积、肉芽颜色及形态、分泌物、气味、皮肤瘙痒感、创周状况、疼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人迎寸口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1]相关内容。  1.3纳入标准符合诊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味联合火针治疗肝郁血虚内热型女性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且符合标准的60例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中药内服,治疗组予中药内服联合火针治疗,4周后分别计算两组的治愈率、治疗前后的皮损积分与中医体质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皮损积分与中医体质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 要】 八味沉香散是传统藏药复方,由沉香、肉豆蔻、广枣、木香、乳香、诃子、木棉花、石灰华8味藏药组成,是治疗急慢性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常用藏药之一,针对心肌缺血、心绞痛及冠心病等,在藏区临床应用广泛。文章对藏药八味沉香散其单味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总结,从而对藏药八味沉香散的全方有效成分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对其主治功能和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藏药八味沉香散的进一步研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日益增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之一。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我校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分享,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创新人才;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脑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单一康复训练,观察组33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脑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薄氏腹针联合常规体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体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薄氏腹针。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化疗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胃癌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SOX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苡建中汤。对比两组生存质量(EORTCQLQ-C30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及疾病控制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及EORTCQLQ-C30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养血固肾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以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养血固肾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骨密度以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
期刊
【摘 要】 黄连、黄芩为临床常用的苦寒清热药,即能够坚阴厚肠止利,又能够苦寒伤胃而致泻,临床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笔者对此从“证”和“量”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黄连;黄芩;坚阴厚肠;苦寒败胃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8-0010-02  Abstract:Coptis and Scutellaria baicalens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