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视听教学探讨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few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深入,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视听教学模式能够优化教学效果, 是不可忽视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我国各大学对英语视听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相继开设英语视听课程,并将其视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进行英语视听教学,需要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探索,通过实践,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 视听教学教学探讨
  
  一、引言
  英语视听教学的特性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其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比其它专业课更频繁,要求更高。而信息技术也为英语视听教学提供了空前优越的条件,大大地丰富了视听教学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是,仅靠运用信息技术并不能保证有效的教与学。因为语言教育不能等同于设计固定程序的科学技术,而是综合了许多学科的、需要相当创造性的艺术行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和资源,无法替代教学艺术,要使它们发挥最大潜力, 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只有恰如其分地运用技术,方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应对如何在英语视听教学中贯彻教学原则,采用何种教学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找到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最佳契合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英语教学从根本上改善了因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班级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师资力量的不足所带来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降,教师教学主导地位削弱,学生语言交际活动几乎为零等问题。大学英语课程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不仅十分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综合效率,而且全方位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实现信息资源丰富、真实情景再现、语言教学互动、处理手段便捷等优势下的课堂环境,改变了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真正实现英语教学过程所推崇的情景式英语教学。
  二、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视听教学中的应用的理论依据
  多媒体(Multi—media)是一种将视听信息传播能力与计算机交互控制功能相结合的新型信息处理系统。多媒体教学集数、声、文、图、像于一体,即将数字、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结果综合地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原本难于表述清楚、学生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或模拟图形、或视听资料,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它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给英语教学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它使教学具有了更多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自控性,从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顺应了社会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教育的最新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认识主体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 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的。
  该理论还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4 个要素,其中“情境”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起关键的作用。尽管理解是属于个人的建构物,无法共享,但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理解”,使之更符合客观规律。
  因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去,能提供较好的学习资源,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获取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为此,将对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作一些探讨。
  三、网络环境下视听英语教学的模式
  为全面科学地实践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视听教学模式,笔者尝试了以语言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根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英语教学中采用主体换位法视听教学、变平面式教学为全方位立体式视听教学、变单纯课堂教学为交际式视听教学三种不同授课方法,并有机地将三者结合,短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 主体换位法视听教学
  主体换位法视听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外语学习的成功经验是学习的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包括教师在内的语言环境,内因是学习者本身的各种因素。外因起引导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何启发学生充分吸收语言的输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何鼓励他们正确的语言表达和输出,是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换位法教学的关键。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从语言输入到语言知识积累,从语言思维再到语言运用,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把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如何盘活已有知识,如何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如何正确输出这些知识。
  利用多媒体环境开展英语视听教学,教学的主体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师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协调活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认知法教学理论,即学习是教学的中心。外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以学生的操练为主,要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大量的语言活动来最终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教学中学生为“演员”,即任务的参与者和探索者,教师为“导演”,即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师不再主宰课堂,不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促进和帮助学生自觉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灵活学习。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学习动力因素得到增强,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教师要设计好课堂的教学主题,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中“故事”发展的细节,学生作为“演员”要扮演的人物。学习任务的设计要突出科学性、趣味性、交际性、拓展性和可操作性,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语言能力。课堂上,教师就像一位“导演”,通过多媒体播放情景剧,让学生观看、体会、模仿,然后把课堂当作具体社会情景中人与人之间交际的一场独幕剧,让学生分组导演情景剧,每个学生“回放”剧中情景,将语言的思维方式、处理信息的方式、文化象征等内容通过情景剧的“回放”传递给学生,同时把握好每一位“演员”(学生) 的发挥状态,使每一个学生都是主角,以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方法是由简到繁的自我介绍、情节对话、短剧表演、讨论演讲、让学生去模仿真实场景,演绎剧中人物。
  由于教学主体的换位,重点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强调学生内在因素,一方面使学生发挥了自身潜质能力,另一方面使其全面、深刻、科学地了解了自我,同时认识了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主体换位教学方法,使学生英语学习效能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网络是教师与学生的媒介,教学中心和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创造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语言交流,教师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外因与动力。主体换位法教学符合外语教学界推崇的交际教学法,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强调任何语言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验证了语言学建构主义等三种学习理论的科学性。
  (二) 全方位立体式视听教学
  利用多媒体环境开展英语视听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平面式教学特征,在平面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要凭空去想象语言环境,把握作者的立场观点,感觉文中人物的情感,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吃力,课堂枯燥无味,英语学习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立体式教学,是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其特点是语言输入量大、发音标准、语言地道规范、实例充足、信息量大、趣味性强,能同时多人参与(适合大班授课),便于充分利用学习时间,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人物与自我的交融,教师与学生的互换,使学生被英语情景全方位立体包围。比如影视教学,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事件、地点、环境、人物、语言等同时呈现给学习者,图文并茂、音像并茂,全方位为学生提供语言环境,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某一特定情景之中,学习积极性高涨,不容易产生乏味感。听、说、读、写、译等各技能的训练紧密地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容易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内容易记难忘,同时学生能灵活根据不同场合运用所学语言。真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之上的全方位立体教学法使学生学习用时短、记忆牢、巩固率高。
  在这种立体式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视听技术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决策者;指导者;组织者;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和释疑解惑者;学生实践活动的鼓励者和合作者;学习活动的评估者,为学生的进步提供必要的反馈;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者,向学生传授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
  (三)交际式视听教学
  交际式视听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上就是教师利用课堂内的情景来解释或示范新的语言项目。以情景为基础,提供有价值和真实的语言材料,也就意味着要以情景为基本原则,一切活动、练习、任务都与特定的情景或环境有关,重点放在学习活动的成功开展及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上。对一个语言学习者来说,通常有两种情景:一种是教室内情景,另一种是社会语言情景,即语言在社会中使用的具体环境。一切语言素材和方法包括语言、词汇、结构、意念、交际等都围绕着由背景式环境、参与人员、背景物体构成的某一具体情景展开。视听教学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即从“经典”作品转向“实用”性语言材料;教学方法的改革,即从重“教”转向重“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管理策略;教学手段多样化,由“书本+黑板”型转向多媒体教学;扩大教学视野,由“语言技能”提升至“跨文化交际”。视听教学充分地体现了从知识型教学转向技能型教学,由知识为本转向运用为本的教学方法。
  四、网络环境下视听英语教学的实践
  视听教学的具体实践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文情景,利用简单道具,设定一个故事,创造一个环境,利用讲台做舞台,让学生围绕课程中心主题以表演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剧情的发展起伏跌宕,他们的英语表达则根据心理活动来表现,教师根据学生语言表达的情况加以指导修正,整个过程通过表演来完成,学生在表演中掌握的是正确的英语语言,提高的是英语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问题切入、课文学习、对话模仿、讨论演讲和总结提高五个部分,各项内容用全英文开展,加强学生英语思维能力。问题切入时充分体现真实性原则,联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情展开话题,将课文主题导入;进入课文部分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化历史背景,使用多媒体软件讲解课文内容,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对话模仿针对教学内容,学习模仿课文语言对话,要求学生英语思维,脱口而出,杜绝学生中文—英语翻译的思维过程;讨论演讲要求师生间问答、同学间问答,用问题引发课堂讨论,讨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提高时引导学生自我回顾,反思对话模仿和讨论演讲过程,以此去感悟视听英语的学习。
  多媒体视听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活动,尽力营造有利于交际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以此增强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五个步骤中保证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突破课文的难点、突出重点、渗透素质教育内容。锻炼和增强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准确灵活运用英语语言是这种方式教学最大的优势。有些视听教学可以直接带学生到花园、酒店、餐厅等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模拟表演,那种语言和情景完美的统一使学生表演达到忘我的境地。效果可谓是事半功倍。
  这种教学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学习巩固率高,学生通过这种生动的学习方法所掌握的内容使他们长时间不会遗忘。多媒体教学法的语言输入量大,发音标准,语言规范,实例充足,信息量大,趣味性强,能同时参与的人多,便于安排学习时间,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他们感觉英语学习趣味无穷;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大学英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而且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视听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胆尝试之一,这种视听教学方式以身在其中超越局限的独特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十分有益于大学英语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Broods,N.1960/1964.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
  [2]Brumfit,C.J.and Johnson,K.(eds.) 1979.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Oxford:University Press.
  [3]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Pedagog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01.
  [4]Brandle K.Integrating internet-based reading materials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from teacher-to-studentcentered approaches[J].Language Learning&Technology,2002,(3).
  [5]Breen,M.P.an Candlin,C.N.1985.The Communicative Curriculum in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gman.
  [6]Littlewood,W.1981.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
  [9]李红叶.教育原则和信息技术:谁是主宰者?—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法探讨[J].外语界,2004,(4):31- 36.
  [10]李惟嘉.外语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及实施[J].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4)24-30.
  [11]刘润青,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 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3]王国桥.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4).
  [14]唐俊芳,顾勤.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5,(5).
  [15]赵功彦.《学习理论与视听教学》,外语电化教育编辑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16]罗耀光.多媒体技术与外语教学新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2) :41-44.
  [17]莫锦国.关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3) : 27-31.
  [18]齐登红,王保云.网络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4,(4): 59-62.
  [19]张肖莹.英语视听资源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4):46 -47.
  [20]赵婷,张法科.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超语言因素—可视材料[J].外语电化教学,2005,(6):51-54.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家庭和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参差不齐,所以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很大;另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高。所以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越来越严重,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引入“竞争”是适应语文教育宏观环境的需要,是学生自身深刻变化的需要,是教育目标的调整和职业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语文课堂上正确使用“竞争”要做到以下几点:巧设问题,引发讨论,激起竞争;鼓励质疑,大胆发问,强化竞争;对照取譬,合作学习,完成竞争。  [关键词]语文 竞争 意义 策略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尤其表现在对文化课学习上,面对这种现实,文化课老师也常常叹息。那
期刊
[摘要]吴江市盛泽镇老年大学以木兰拳为老年妇女的培训项目,认真做好办班前的准备工作,抓好培训班学员的思想教育与动作训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了社区教育内容,促进了老年教育的深入开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翩翩起舞 乐在其中 木兰拳 做法与体会    我们吴江市盛泽镇位于江苏省最南端,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2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2.6万,已占全镇总人口的19%多。
期刊
[摘要]论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的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讲清楚基本概念,够用为度重点突出理论公式的应用是常规教学应遵循的模式,并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多样化,既能保证课堂信息量大,又能避免单纯多媒体授课的不足,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流体力学 教学实践 传统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本文对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运筹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运筹学 教学研究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O224    运筹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筹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得到深入发展,在工程、管理、经济等领域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作为一门课程逐渐成为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工程管
期刊
[摘要]高效管理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高校管理干部是学校管理的执行者,是一所学校能否高效运转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从领导决策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对我国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管理人员自身及学校决策者两个层次探讨了如何建设一支稳定、高效的管理队伍。 
期刊
[摘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和骨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准确的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但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认识过程,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 认识过程    在一些物理教学书刊中,常见到这样的说法,为了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在教学中“主要
期刊
[摘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内涵。本文论述了学科和专业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指出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提出了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反映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要素。在《建筑材料》网络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通过创设特色栏目、提出讨论主题、点拨创新思维、讨论结果共享等方式营造出探究式自主、协作学习环境,取得了良好的开放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主要观点是认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高等学校教育重视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从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氛围和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知识时代。知识经济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也对人才的需求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