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专业实验室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为适应高校自身发展,高校专业实验室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已成为必然。本文从合作模式、布局规划、机制制定等方面论述了高校专业实验室应如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并对其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做出具体论述。
  [关键词]高校专业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高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5-0072-03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将生产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三者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发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而集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实验室则是高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载体、平台。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是高校今后发展必须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1高校专业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的背景
  首先,高校专业实验室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满足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急需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在此形势下,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为此,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1]。2007年6月,在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联合召开的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周济提出:高校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让发展的视野超越校园的围墙,向农田、企业、社区延伸,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大空间,进一步带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区服务的全面发展,努力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2]。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在我国已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实验室走上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并取得巨大成果。
  其次,高校自身发展需求也要求高校专业实验室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实验室普遍存在实验室经费不足、实验室建设不够合理与资源闲置浪费严重等矛盾。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选择就是与企业联手,将社会资金很好的集中起来投入到实验室,使实验室进行有利可图的满负荷运转,提高资源利用率。
  2如何实现高校专业实验室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1以何种模式合作是高校专业实验室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关键
  从法律角度来看,高校专业实验室隶属于高校,作为高校内部组织机构之一,实验室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都受聘于学校,在人权和财权上高度隶属于学校,而学校又属于非营利性目的的事业单位法人,这就与实验室的产业化相冲突。因此,高校专业实验室要想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首先要寻求一种最佳的合作模式以解决单位属性这一先决条件。目前,高校实验室大多采取“校企联盟”的模式,即学校与企业“以互惠为基础,以服务求支持,以双赢为取向”,利用双方优势,建立联盟企业。此外,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及大学科技园等合作模式近年来也得以普及并获得成功。这些合作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还有助于联系学生与企业社会间的联系,为未来就业搭建便利之桥。经过20多年的探索,许多高校专业实验室在与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中摸索出了许多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如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都分别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开展视觉感知、媒体与网络技术、互联网搜索、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检索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作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目前已有包括宝洁公司在内的84家企业进入园区孵化。华南理工大学与企业以建立科技园的模式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更好地促进了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科技成果孵化提供了现实平台。
  2.2统筹规划,对高校专业实验室进行强化合理 布局
  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专业实验室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合理布局的原则,在满足学校基础教学需求的同时,还要强调实验室专业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深入细致地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实验专业的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出发,及时调整实验室内容。同时要改革实验室运作方式,深化实验室对外开放交流功能;建立一支较高创新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支撑科技研发能力;扩充实验设备,改良实验硬件;建立交叉学科体系,加快集成实验室建设。在设计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实验室的科研开发功能时,要以应用型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为重点;而在设计生产经营功能时,其产品既可以是由本实验室研发并产品化了的科技成果,也可以是技术咨询服务,也可承担科技成果产品化的中试基地任务。
  2.3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首先,高校专业实验室隶属于高校,因此在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中,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是校方人员,可以是实验室中心主任,亦可以是校内其他相关负责人。其次,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专业实验室其内部运行机制既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实验室,也不同于纯粹的生产经营企业,因此,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在建立运行机制时,要以互补共存、协调运作、共同发展及可操作性强为原则,分配好教学时段与最佳生产经营培训时段,调配好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好学生学习任务和生产实践任务,使两者有机统一起来[3]。此外,专业实验室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道路还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与价值规律为动力来源,通过产学研结合,一方面锻炼教师,充实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实验室为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从而在学校、行业双方的互惠互利中实现“双赢”。最后,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合作各方利益分配行为,充分调动实验室技术人员参与企业技术进步的积极性,维护各方紧密、真诚的合作关系。
  2.4拓展合作渠道,保证产学研合作的畅通无阻
  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实验室,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功能,通过网络与企业沟通信息,加速交流,扩大合作的范围和频率。要广泛利用网上资源,把科技成果、科技优势、人才资源等通过网络介绍给企业;把企业的技术难题、科研难题、人才培训等需要及时反馈给学校及实验室。如此,才能使实验室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渠道更加畅通,以适应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的瞬息万变[4]。
  3高校专业实验室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3.1解决了高校专业实验室经费不足与闲置浪费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高校专业实验室通过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不仅可以筹集实验室建设的所需经费,弥补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的不足,避免实验室建设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也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综合发展实力,使其不仅具有教学和科研功能,还具有对外开放、对外服务的功能,具有自我生产经营能力,提高实验室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成为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型现代实验室。
  3.2有利于构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从教师方面看,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的建立能够使教师的专业视野得以拓展、固有观念得到升华,既往知识得以更新,实践技能得到巩固。而从学生角度看,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的学生无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还是事业心、责任心方面,都明显优于非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学生。因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业实验室能够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先进技术与丰富的实战经验有计划地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宽松自由、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促使学生养成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5]。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不仅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将理论知识与能力相挂钩,实现学习能力的转移,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了解社会需求,找准自身差距,增强就业竞争力。
  3.3为专业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动力和现实条件
  当前高校不少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批量生产,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科技人员在研究选题时,只重学术不重市场,只为学术而研究,课题成果远离市场需求,脱离市场。高校专业实验室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能够使实验室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在与企业的社会生产实践合作中逐步转变学术观念,以市场需求为教学科研导向,提高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重视力度。实验室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能够从中得到更多市场反馈数据,为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科研课题。企业利用其销售渠道和公关渠道能够对产品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从而得到较为完全和真实的市场反馈信息,有利于进行较为客观和合理的统计分析,为实验室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现实依据和动力,促进实验室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使实验室不仅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而且能在市场经济中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之,高校专业实验室只有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找准产学研合作的定位,建立和不断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找准合作的切入点,遵循市场客观规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实践积极性,发挥实验室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和功能,才能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深入发展,达到各方“互赢”的良好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06-13)[2010-04-2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4/info3314.htm.
  [2]杨晨光,赖红英.教育部部长周济:高校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求发展[EB/OL].(2007-06-28)[2010-04-21].http://www.chinanews.com.cn/edu/zcdt/news/2007/06-28/967319.shtml.
  [3]唐育正.创建工程型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21-23.
  [4]陶华.新经济结构与产学研结合国际会议论文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22.
  [5]汪培根.产学研合作教育[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3-34.
其他文献
[摘要]在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以及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教学型高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教育质量;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4-0036-0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迅速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高中文理分科并不是导致知识结构片面、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与缺失的真正原因;在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统领下的应试教育才
[摘要]目前,我国已有相当部分高等院校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在学生管理中开始探索实施辅导员和班主任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本文将从管理主体和教育主体两个角度出发,对此模式下学生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客观评价现有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双行制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1-00
大庆实验中学创建于1985年,1992年晋升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首批晋升为省示范性高中。现为亚洲第二大高中。原址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经三街纬八路交汇处,于2005年3月迁入现址位于
如何理解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社会性的新含义,是当今信息研究人员应该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只有理解了这个基础问题,信息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本文试论述网络时代信息社会性
为了从期刊文献被引用角度,了解我国情报学研究成果变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客观评价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本文应用CNKI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
本文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和《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FT)两大中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就收录数量、收录质量、检索功能与速度、检索结果显示与浏
网络百科全书作为一种新型的百科全书已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本文对5种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一一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总结出网络百科全书的发展特点,借以推广这种检索
燕山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依托于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原机械部重点学科,成立于1953年,原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锻压工艺与设备”专业的一部
本文介绍了网上商品信息及XML语言的定义与特征,根据网上商品信息描述与处理的需求,分析了将XML语言用于网上商品信息描述及处理的意义.同时建立了基于XML的网上商品信息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