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术语部件的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方法研究——以教育技术学领域本体构建为例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a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工程研究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其中构建领域本体是知识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已有的基于本体的应用研究来看,领域本体可以在资源聚合、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网站导航、平台开发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构建领域本体是各种应用得以实现的前提。目前,构建领域本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领域专家的参与,常常是手工完成,建设周期长。面对一个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仅仅依靠领域专家来手工构建领域本体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术语部件的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术语部件之间的关系来自动发现术语之间
其他文献
室内环境设计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可提升居住者的品味与格调。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内涵,其次简要阐述传统装饰艺术的特点
[摘 要] 云计算为聚合海量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研/教学在线服务、促进各业务系统功能的整合与协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因此,打造北京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云)已成为推进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探索新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推进模式的新机遇,通过北京基础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全程化活动支持提供一体化的、便捷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云  
电子课本一般指称用于教学的电子书,是一种不同于电子书、教学软件的特殊形态的数字学习资源。其不仅需要具有数字化阅读的一般属性,而且需要体现教育领域的应用特性,起到连
[摘 要] 媒体空间代表着物质与信息的双重属性。用物质和信息的微观量——原子与比特来解析空间的微观特性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引入原子的组合度和比特的知识度构成了媒体空间的特定分布。介质性和传播性是媒体空间中原子与比特的空间特征体现。原子与比特间的作用力是媒体空间的价值动力。教育形态的空间微观表述使我们认清了教育的微观机制——比特的知识化、教育的比特化和教育的技术化的意义。   [关键词] 媒体空
[摘要] 文章选取农远工程实施中以贵州乌当区阿栗小学徐永胜、陕西宝鸡市相庄中学物理教师南建校、甘肃天水市秦安县魏店中心小学伏启为代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挖掘他们在农远环境下的成长路径,以期让更多教师在模仿、突破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农远环境; 教学模式; 教师发展; 案例透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陈庆贵(1955—),男,江苏扬州人
[摘 要] 网络化学习研究从兴起至今,已走过“萌芽期”、“发展期”与“繁荣期”。这一发展历程背后隐含着“技术决定论”到“社会建构论”再到“共同进化论”的技术哲学发展路向。同时,技术与学习的关系也从“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发展为“技术改变学习方式”,再演绎为“技术与学习融合创生为学习环境”。深入剖析后发现,无论是网络化学习研究的主题、方法还是价值取向,均蕴涵着走向整体主义的哲学发展趋向,它更强调经验
本文探讨市场参与者视角下公允价值概念,以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脱手价格为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市场参与者是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市场参与者观是公允价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