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 蛇影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4381858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时候,有个人应邀去喝酒,发现酒杯中好像有条小蛇在游动,当时硬着头皮喝下去了,谁知回家后疑神疑鬼,竟然一病不起。主人弄明白了原因,又请他来喝酒,并告诉他这所谓的蛇实际上是墙上的弓的倒影,于是这人的病很快就好了。这个故事,就是成语“杯弓蛇影”的来源。确实,很多人对蛇有着近乎本能的恐惧与厌恶,原先我也有类似感觉,但随着近几年对蛇类的了解,我终于明白,人类对蛇的误会实在太深了。
  8月立秋,但暑热未消,正是蛇类的活跃期,大家出去郊游、登山、露营,有时难免与蛇不期而遇。那么我们该如何与蛇打交道,使得双方都相安无事呢?

最常见的“狗屎蝮”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国内的常见毒蛇。首先亮相的是国内分布最广的一种毒蛇—短尾蝮,北到辽宁,南到福建,都有这种蛇的分布。我从小就很怕这种蛇,特别是走到野外阴暗的地方,都特别小心,偶尔看到,也都是赶紧绕道走。
  前几年热衷于夜拍,有一次在田边的小水沟旁看到一条短尾蝮。它盘身在一堆枯草上,一动不动。我蹑手蹑脚走近,终于第一次拍到了这种自幼便“如雷贯耳”的毒蛇,也第一次仔细观察了它的模样:头部略呈三角形,与颈部区分明显,眼后有一道特别明显的很粗的黑色眉纹;背面深褐色,背上有两行乌云状深色圆斑。当它盘起身子的时候,真的有点像一坨狗屎,所以有的地方赠给它的俗名就是“狗屎蝮”。
  据说,短尾蝮是浙江咬伤人最多的毒蛇。但实际上,跟绝大多数蛇一样,短尾蝮也不是一种会主动攻击人的蛇,咬人只是它被迫的自我防卫。那些人被短尾蝮咬伤,往往是由于踩到它,或者弯腰割草时不小心触碰到它了。

“烙铁头”惊魂


  说到“原矛头蝮”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会摸不着头脑,但如果说它就是俗称“烙铁头”的蛇,大家就会有点印象了。这种蛇的头部呈明显的长三角形,而颈部细小,整个形状很像一块烙铁,故此得名。
  有一年8月,我和朋友到溪流中夜拍。那天深夜,我准备先回去了,刚上岸,就听到朋友“啊,啊”的惨叫声。我急了,以最快速度再次换上高帮雨靴,立即下溪。过去一看,只见朋友蹲在溪边的石头上,正手持相机对准前方拍什么。我心一宽,说:“你没被蛇咬吧?”他说:“没有。”“那你杀猪般叫什么呀?”“蛇,蛇,你自己看!”他用手指了指前方。我顺着一看,哟,近两米外,一条原矛头蝮盘在草丛中,头朝着我们一耸一耸的,同时嘴里发出“呼,呼”的威胁声,倒跟眼镜蛇类似。显然,它也很紧张,大概是朋友的闪光灯惊动了它。
  原矛头蝮是夜间活动的蛇类,既在地面活动,也会上树,主要捕食蛙类、鱼类、蜥蜴、小鸟、鼠类等。

狭路相逢五步蛇


  对于我来说,真正感到惊险的一次,是与俗称“五步蛇”的尖吻蝮的狭路相逢。有一年夏天酷热异常,连山区的晚上都闷热难耐,我约了好友去山里夜拍。我们沿着小溪溯溪而上,但没走多远就已汗流浃背,我对走在前面的好友说:“停一下,我喝口水。”就在低头拿水壶的瞬间,我瞥见了一团东西,顿时吓得一激灵,马上大声喊:“停下!停下!一动都不要动!五步蛇!就在你脚边!”好友吓得当即收住了脚步。
  果然,一条成年的尖吻蝮,像一卷棕黑色的粗绳子,安安静静盘踞在溪畔石头上。蛇的背部是黄黑相间的大斑纹,很像落叶的颜色。灰褐色的岩石跟它的体色很接近,夜色中,若不留意,真的会以为它是石头的一部分,或者就是一小堆枯叶。唯一让人快速分辨出那是一条蛇的部分,是它那向上昂着的三角形的头,当然,嘴端反翘的尖尖的吻,无误地昭示了它的身份:五步蛇,千万别惹它!我知道,它待在溪边的石头上,一方面是为了凉快一些,另一方面当然也是为了捕食蛙类等小动物。

真假银环蛇


  我开始玩夜拍的时候,曾见过一次银环蛇,但没有机会拍好这种中国陆地上最毒的蛇。后来有一次晚上进山,忽然发现路边的排水沟里有一条黑白相间的蛇在游走。哇,银环蛇!
  仗着自己脚穿高帮雨靴,我手持蛇钩(一种专门用来防御、控制蛇的工具)走近了它,大着胆子用蛇钩拨动了一下它那椭圆形的头部。忽然,它身子一扭,竟然作势要沿着蛇钩的长柄游上来,我吓了一跳,心中一慌,非但没有撒手扔蛇钩,而是竟用力将蛇钩往上一甩!我原想把蛇就地甩脱,谁知由于过度紧张慌乱,导致用力过猛,这条蛇竟然飞到了半空中。我赶紧向后一跳,紧接着蛇便落了下来,刚好掉在我前面。万一刚才它落在我的身上,随便一口下去,我岂不是完了。我后怕不已。
  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明白原来自己那天拍的只是一条“山寨版”的银环蛇,实际上是黑背白环蛇,无毒蛇!它是通过拟态剧毒的银环蛇来保护自己。
  最后想说,我的几点经验教训是:一,夏天到野外荒僻之处,最好穿长袖长裤、高帮雨靴,切记不要随意踏入、触摸;二,普通人完全没必要试图去分辨毒蛇还是无毒蛇,哪怕是有一定经验的人,也可能造成误判;三,见到蛇,请一律敬而遠之,绕开走就是。人与蛇,互相留点空间,相安无事,否则很可能两败俱伤,这又何苦?
其他文献
【关键词】区域自媒体;用户参与行为;媒介融合  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重磅发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真正从相加走向相融,共筑全媒体传播体系。[1]媒介融合、新旧媒体的关系作为经久不衰的议题,至今仍有很高的热度。本文以笔者长期参与式观察的“畅说108”APP为例,研究区域自媒体的用户参与行为,剖析用户认知和态度,并基于此探讨区域自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平台运营策略;同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方面愈加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探索。如何把握好这一新的机遇与面对挑战,成为各高校影视专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点。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为例,从师生双主体工作室教学、校企合作办学与双导师制等方面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予以探究,以助力培养新型影视专业人才,促进学科专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师生双主体工作室教学;校企合作办学;双导
政 治  1日 当天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Δ 《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工作规定(试行)》今日起施行。  2日 人民日报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案,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作出系统修改和完善。  3日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
Yi YiMagazineZ 郑培明  当电梯从建筑中的“奢侈品”成为“必需品”,电梯公司需要提供的也远远不止一个能够载物的产品这么简单。根据奥的斯中国总裁郑培明的观察,中国的电梯硬件设备消费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增长,在服务方面也开始提升,但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在部分电梯市场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维保服务业务的占比超过50%,这一数字在中国仅为10%左右。但幸运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抱有更大的
心脏好比人体发动机,每天跳动10万次,夜以继日地工作。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但心脏又是最容易“受伤”的器官。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脏病,每年都会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无情的伤害。更要命的是心脏猝死,它可能毫无征兆地降临,瞬间让你与死神面对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國心脏性猝死总人数高达约54.4万/年,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心脏骤停,如果救
那天清早,我跟往常一样,换上运动装,沐浴着淡淡的晨光,去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晨练。  山坡上翠草凝绿,杂花吐红。“呱哇!”不知从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蛙鸣。我向四周循声探望,却也寻不着蛙声何来。再听,已是蛙声四起,接连不断,由远至近,频频传来。“呱——哇——”“呱哇——”“呱呱哇哇——”蛙声如潮。如急促的鼓点,似断续的笛吹,若点滴的鸟鸣。时而,众蛙鸣戛然而止,只有一缕蛙鸣缓缓地流淌,似山间小溪流过月光下干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台长丹佛斯·奥斯汀(Dan Austin)分别向两班中文部员工宣布了毫无浪漫可言的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美国之音将全面停止中文短波、中波以及卫星电视广播。  停播就意味着裁员。普通话广播组将从目前的69人裁减到31人;粤语广播将全面取消,7名员工全部裁撤。面对员工提出的质疑和反对声音,奥斯汀表示,他支持上面——监管机
缘由:新的平台高度    2006年底的一次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做了“站在新的平台高度上”的专题报告,主要介绍了学习管理系统Moodle。这让我感觉到Moodle将是在未来几年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平台。于是为了给我省广大教师和教研员提供一个公共的Moodle平台系统,我构建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Moodle平台。  在经过一段学习和研究之后,我们将Moodle应用在了
第一次有人称我“铁人警察”,是在十三年前惠阳特大洪水抢险救灾的新闻媒体报道上。2008年6月14日上午8时许,当得知辖区淡水河旁的桥头市场被淹,我上报后迅即带领几名同事赶去抢险。在被淹的桥头市场一带,数十名被困的居民正焦急地等待救援,我们硬是用绳索、轮胎和木板,来回不停地接送被困居民。其间,我的右脚被掉落的砖头砸伤了,简单处理后我忍着疼痛又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直到天黑把所有被困居民全部安全转移。当时
【摘要】媒体对深圳“联防队员施暴”事件的报道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口诛笔伐。众人责难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逼迫受害者回忆受辱经过。而媒体辩解,采访第一当事人是对新闻的尊重,是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是对新闻价值的挖掘。一方面是新闻价值以及媒介生存现状对轰动性新闻的需要,一方面是采访对象的感情,媒体应该如何选择?本文以“联防队员施暴”事件为例,试从事件的分析、挖掘新闻事件与维护采访对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