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专业“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qads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出发,充分考虑专业的前修与后续课程,对“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内容等方面上做了一些探讨。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电气专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考核内容
  作者简介:陆茵(1978-),女,广西岑溪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5-0201-02
  
  经广泛的社会调研,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四种类型的工作:第一,建筑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第二,现代楼宇和智能小区的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监控与管理。第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第四,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及物业管理。其中,第二种工作的核心技术就是楼宇智能化技术,即包括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athode Ray Tube,CRT)的“4C+A”技术。
  这就意味着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技术,但对该专业课程的学习目标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有所区别,且教学的内容应紧扣专业。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该专业的传统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电气专业关系不大,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手段,偏重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非常差。
  本文从我院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出发,充分考虑专业的前修与后续课程,就“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内容等方面上做了一些探讨。
  一、依据人才培养计划,合理设定课程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授课的对象是高职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如“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学习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后续专业课程所需及我院可编程控制器的实训设施,重新设定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可编程控制器与应用”课程的能力目标为:能熟练应用“STEP7-Micro/WIN”软件进行梯形图程序输入、调试;能熟练运用“组态王”软件构建简单的控制系统;能设计简单的PLC控制系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知识目标为:熟练掌握西门子S7-200常用梯形图符号如触点、线圈、定时器、计数器、传送指令、移位指令、比较指令等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熟悉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EM235;掌握模拟量的输入及输出,能用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组成PLC模拟量控制系统;理解组态王的内存变量与I/O变量;掌握组态王的一些基本语句如赋值语句、if-else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PLC与组态王工程的联机调试方法。素质目标为: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信息获取的能力;计划、组织、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能力。
  二、紧扣专业,重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于采用当前众人所推崇的“项目化”教学组织教学,但如何选取合适的项目值得深思熟虑,笔者综合考虑:(1)建筑电气专业的前修课程有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机拖动知识,对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保控制、正反转控制已较为熟悉。(2)PLC的基本梯形图符号与电气符号相似,比较学习有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3)后续课程“楼宇智能化技术”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一个重点是智能建筑的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构建、调试、监控与维护,而照明设备与给排水设备便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监控对象,组态软件则是快速构建监控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软件工具。
  最终,在我院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2008级的“可编程控制器与应用”课程教学中选取了合适的项目,如表1所示。所选项目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理,与专业领域紧密相连,充分考虑前修与后续课程,既复习、巩固了旧知,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建筑电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现场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需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普通的教室组织课程教学难以完成以上目标,故自2008级开始,我院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全部在自动化综合实训室中完成,采取四节连上的制度,先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操作,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法”,即把课程的学习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小项目,所需理论知识全部隐含到各个项目中,项目做完,知识点也就学习完。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融合了其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学习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的硬件结构时,我们采用实训室的CUP224、CPU226进行实物直观教学;而对于一个实训项目,我们通常的做法是:(1)教师演示项目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以问题形式把项目所需新知识、设计的要点、设计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3)在教师的引导上,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共同寻找答案。(4)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5)随机抽取几组学生进行过程考核。(6)随机抽取几个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四、更新考试内容,注重能力考核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和加强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但如果以传统的理论考试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是不客观的。有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很高,但却连最基本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保控制系统也无法实现;而有的学生虽然能很熟练地完成教学实践操作,但理论知识明显欠缺,若在原有系统基础上稍作修改,便无法重组系统。因此,“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考核,应既能反映学生对可编程控制器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体现学生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能力。
  笔者在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2008级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1)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一些过程考核,重点考查实践操作过程中表现不佳、行为散慢的学生。(2)在期末考试的笔试试卷中增加基本控制系统的硬件连线、I/O分配表和符号表的制作、梯形图的完善、组态王变量的定义等体现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能力的考试内容。实践证明,此法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应用性与实践性非常强,如何选取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服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仍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宏伟,于立影.案例和启发式教学在PLC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2).
  [2]张文.PLC教学方法探讨[J].机电技术,2009,(4).
  [3]熊轶娜,宋福林.高职学院《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9,(33).
  (责任编辑:李海静)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了基于仿生嗅觉技术的枳壳气味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枳壳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仿生嗅觉系统电子鼻(PEN3)检测不同产地枳壳气味信息,用线性判别分析(LDA)进行气
兰政办发[2016]131号2016年7月5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按照《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财政部
从信号平均法与残余信号法在故障识别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自的数学处理过程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残余信号法在故障识别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及
大多数机械设备都需要密封,防止油液泄漏.特别是对轴端的密封更为常见和重要.有些机器还需密封气体或其它流体.被封流体除在常压下工作外,有的还在负压、高压或超高压状态下
在低温条件下,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条件恶化,外部因素稍有不利,将造成冷车难以起动,影响冷车难以发动的因素有: 1.机油在低温条件下,粘度增大,使发动机启动时阻力增加,造成起动
跳远助跑上板的准确性一直是中学田径教学和训练的难题。本文着重从助跑速度、助跑节奏、助跑距离、丈量步长及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来解决
口靡匕.月由刁O} }一}甸.一4l一-一-,二i.{)(}}圈区区司}门}}」l刁月J}曰明l兰11旦}峨J』‘斗祖闷 l砚、1.1门门几l口一:,习n口口(口厂门二习司里口丝-州一!「二一一【二〔〕
每一个考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高考志愿填报的个性化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分数相同、性别相同、报考类别相同的考生,他们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所考虑的问题都会有所不同。虽然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降低了考生的落榜风险,但是由于原来的二本院校升格到一本招生、二本与三本合并招生、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各个院校招生计划数增减不同等因素,高考志愿填报的难度反而增大了。本文以2016年广西理科考生小苏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
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地区间生产要素等资源环境差异的存在和企业内在的逐利本性,决定企业的跨区域流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结果。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deciding the c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来确定汽车起重机的动力性指标,简化了计算,为合理选择发动机和传动系参数提供依据。本方法程序简单,易于实现。 Using computer aided design metho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