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全球温度场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来源 :气候与环境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00~1998年全球5°×5°年平均表面温度场序列,提取具有不同温度变化型态的显著区域,探讨温度背景趋势的区域性及其对变暖显著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对Hadley中心HadCM2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初步分析,研究温度背景趋势地域性差异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全球年际至世纪尺度温度变化距平场存在差异显著的20个区域.温度场的背景趋势主要表现为两大类,背景增暖型和背景波动型,其中背景波动型以准70 a的波动变化为主,主要存在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并以北大西洋地区尤为显著
其他文献
<正> 最早医学上应用的抗真菌药是单纯染料和抗菌药如苯甲酸、雷琐辛、龙胆紫、煌绿染料,均只能作外用药。碘化钾饱和溶液可口服对某些真菌感染如孢子丝菌病和某些皮下结合菌
利用Sellers等对于不同植被类型在观测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吸收系数 (FPAR)或叶面积指数 (LAI)与归一化标准植被指数 (NDVI)的函数关系 ,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接收到的美国卫星NOAA 1 6的范围为 (5~ 65°N ,60~ 1 50°E)、分辨率为 1km的NDVI资料为原始资料 ,根据 2 0 0 0年 1 0月 1 5日至 2 0 0 1年 1 0月 1
利用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试验站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在退化草地下垫面获得的近地层湍流通量及能量的连续观测资料(样本间隔30min),分析了半干旱地区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