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人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随访分析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11例患儿安装永久起搏器后原发病改善情况、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术后的并发症,于术前,术后1周、1、3、6及12个月,此后每年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等检查;同时检测起搏器阈值,阈值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术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胸片、超声检查结果较术前改善;术中与术后1周、术后1周与1个月、1个月与3个月阈值比较有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与1年、3年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感染等并发症多见于术后3个月内.提示:术后原发病预后得到改善,起搏器起搏功能良好,阈值于术后3个月稳定;并发症于术后3个月内多见,在
其他文献
为了比较头颅 B超( US)、 CT和磁共振( MRI)对新生儿颅内病变的诊断特性,应用头颅 US、 CT及 MRI对新生儿颅内病变进行同步对照检查.结果: US对室管膜下囊肿( SEC)和脑内钙化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对 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 -α 1b(商品名:运德素)进行治疗,并与病毒
本世纪发生的第一起世界性新发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2002年11月起,截至2003年6月2日,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诊断病例累计达8384例,死亡770例,累计病死率为9.2%.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压颈挺胸法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胸背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压颈挺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67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39例;年龄最大69岁;30岁以下4例,30~40岁19例,40~50岁35例,50岁以上9例。病程在1周以内者为急性期,59例;1周以上者为慢
为了进一步探讨粘附分子 CD44在血细胞的分布特点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利用荧光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各种血细胞的 CD44分子的表达,利用 3H-TdR掺入法检测 T细胞的 DNA合
为观察小儿血清补体C3d在迁延性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84例迁延性肠炎患儿进行C3d检测,并探讨其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多为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常诉有轻重不等的腰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症状多以患侧腰痛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我科采用针刀配
以针灸推拿为主进行了针灸、推单独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针灸组;24例中治愈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推拿组21例中,治愈1例,好转18例,无效2例,针推组: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