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课程开设情况及改革方法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d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了运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运动生理学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材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提出合理建议,使教学更适合二本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期提高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 课程改革 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8(a)-0076-02
  运动生理学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也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目前各个开设此课程的院校的课时数、使用教材情况以及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素质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该研究主要针对安康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大胆改革和尝试,以期提高今后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为学生更好地提高考试成绩和考研率提供支持和保证。
  1 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概述
  运动生理学是重要的体育专业课程之一;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因此,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成为体育学院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既帮助掌握运动技能、动作的规律、运动训练的原理、运动与慢性疾病的关系等,也为今后学生继续学习相关课程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安康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现阶段开展情况
  运动生理学课程所涉及的基础专业知识、词汇、方法以及原理较多,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初入大学校门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讲,学生时常感到很枯燥、没有兴趣。最近几年,一方面,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不断改革,该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生理学》课程的课时数减少;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学校提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加大了实验课程的内容,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以及应对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
  3 前期研究基础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目前我们的运动生理课程教学学时数量减少,而教材内容较多,部分内容与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复,一些教材内容与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不匹配。因此,教学改革中主要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需要制定改革方案。
  通过在安康学院的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理科基础较差,因此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并且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初入大学校门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讲,运动生理学课程内容多,课程对学生的数理化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基础较差的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而且常感到很枯燥、无味或不感兴趣。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只运用灌输式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误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误区。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思考及综合能力,在运动生理学的教学中,应该尝试多样化教学模式。运动生理学教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和应用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从运动的角度探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应用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实验环节,实验环节是学生更加喜欢的部分,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加大了实验时数和实验内容更强调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中可借助现有的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或者是通过其他院系的设备进行交叉使用,以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改革和提高,这也将是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3.1 教学环节安排
  现阶段该院开设的运动生理學课程的学时共计64学时,共计时长1学期(16周),每节课2学时共110 min,分配形式如下:课堂教授环节为48学时,实验环节为16学时;考核形式为“考试”;学生每班基本在40人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对课程有一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但其中也存在着两种情况:(1)根据3年的教学发现,学生上课积极性最高,迟到率最低,且学习效果最好(包括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和实验考核环节);(2)课题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效果最好的,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本中关于运动生理课程内容和运动训练相结合的部分,如“延迟性肌肉酸痛”“高原训练”等问题;第二部分就是课本上一些和平时生活结合紧密的实例,如“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血压”等问题,但是学生对于纯理论性的问题感兴趣程度低,学习效果不理想。
  3.2 教材使用情况
  现阶段该院使用教材是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生理学》,我们在使用教材过程中,由于教学学时数仅有64学时(教学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不能将整本教材全部教授完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书中的个别环节进行删减教授。因此,我们学科组认为,今后的教学中是否考虑适合二本院校使用的教材,这样对于学时的安排、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有力。
  3.3 成绩考核与评定
  成绩评定:该院运动生理课程的总评成绩分为3个部分:(1)平时成绩(考勤、平时测验/作业、课堂表现);(2)实验成绩;(3)期末考试成绩。
  4 建议
  通过《运动生理课程改革与探讨》课题的不断进行,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
  (1)增强学生的互动环节,争取让学生自己多听、多问、多想;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行“互动”,机动灵活地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师生双向启发和问答、讨论和辩论、实验验证等,将“互动”这一观念贯彻始终;注意课堂民主氛围和秩序的把握,做到活跃而不混乱,应用到运动生理学课程中,具有生动性、集成性、交互性等优势,很容易地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及视频组合起来,使大量的信息具体化,复杂的信息简单化,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的动态画面来展示给学生,给惯于形象思维的体育专业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运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等现代教育技术,把运动生理学中复杂、抽象和动态的人体微观环境直观展示出来,比传统的板书填鸭式教学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雪琴,奚凤兰,陈士强.《运动生理学》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1):112-114.
  [2] 李健.运动生理学实验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3] 李洁.高师“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设计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49-52.
  [4]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刘钧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现状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2-74.
  [6] 姚兰发,宁文晶.《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4):79-81.
  [7] 刘金海.基于结构主义课程观的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构想[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253-254.
  [8] 莫伟彬,黄天昌.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2-84.
  [9] 徐苗.运动生理学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13):91-92.
  [10] 陈栋,袁艳,沙海燕.体育院系运动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2):205-207.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吉林省冰壶运动员投壶技术动作特点,从运动解剖学角度出发,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环节受力分析法,对冰壶运动员在投壶过程中主要关节的运动规律及肌肉的工作进行分析,阐明投壶动作的一般原理和内在规律,为运动员更直接全面地了解技术动作、掌握技术要领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吉林省冰壶队科学的训练提供运动解剖学上的依据。  关键词:冰壶 投壶动作 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通过实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河池学院大一学生公共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体验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并作出整改建议。同时为推广体验式教学提供更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信息,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及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学习兴趣 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校本课程的理论应用于羽毛球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关于中心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背景,以及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意义以及具体的羽毛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旨在促进羽毛球校本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生羽毛球课程的学习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羽毛球校本课程 自我锻炼能力 课程设计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b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实现城镇一体化教学体系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提升田径特长生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为学生运动能力升级奠定基础,为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身体素质保证,也有利于为同类型学校的田径特长生培养提供借鉴。积极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该文从该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入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进程也随之加快,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工作的重点环节,各高校都开始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大学体育教学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指引下,重视健身,降低竞技的比重,以人为本,把身体和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工作重心。该文就针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就相应问题提出了针对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运动自信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和运动自信心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身体自尊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两者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整体运动自信心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体育专业 身体自尊 运动自信心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摘 要:2015年我国申办“冬奥会”成功,使我国的冰雪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北冰南展”战略后,南方一些城市特别是上海纷纷开展冰上运动。本文主要以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为例,研究冰上运动项目在上海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分析。经分析知:上海冰上运动项目发展还未完善,居民意识不强,为了进一步发展上海冰上运动项目,提供有效的对策,促进上海冰上
摘 要: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 以数据举证、文献总结和逻辑推理为主要方法,分析了体育企业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内涵及其分类,并从价值创新的角度剖析B2C电商模式的价值创新与价值传递的主要构成要素,认为目标客户、顾客价值、赢利模式是电商模式的核心要素,建议电子商务模式下体育企业应该通过流量来锁定目标客户、通过产品来体现顾客价值、通过平台来传递价值,最终实现企业与客户双赢的局面。  关
摘 要: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重庆工商大学篮球专项学生的执裁能力主要受到理论知识、实践次数、基本功、心理素质和体能等方面影响。应通过强化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次数、巩固基本功、提高心理素质和体能等措施增强学生准确的执裁能力。  关键词:影响 篮球裁判 准确 执裁 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乒乓球直拍快攻型打法,是我国领先且独特的传统打法。然而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少儿直拍选手的培养相比横拍打法仍是寥寥无几。基于当前现状,该文主要探究乒乓球直拍快攻打法为何会出现断档局面,少儿直拍启蒙训练的难点,并提出启蒙训练中用横拍训练法来替代直拍的学习训练等相关建议,以此弥补直拍启蒙训练中少儿的一些客观难点,同时为日后直拍横打等技术奠定基础,确立意识。根据所提建议,结合研究所学,简析从横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