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浊化瘀中药对尿酸盐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影响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i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祛浊化瘀药对尿酸盐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祛浊化瘀中药干预人中性粒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T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NF-κB/P65表达,ELISA检测IL-1β含量.结果:祛浊化瘀中药干预后,NETs形成下降,高剂量组(5.36±0.91)ng/mL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5);NF-κBP65/GAPDH在高剂量为0.42±0.13,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0),在低剂量组为1.56±0.4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5);高剂量组IL-1β为166.8± 17.9pg/m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0).结论:祛浊化瘀中药通过抑制NETs生成,下调NF-κB的表达,从而降低IL-1β的分泌,为中药治疗痛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头穴留针法配合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穴留针法配合感觉训练组)和对照组(常规感觉训练组),每组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替吉奥胶囊(Tegafur,Gimeracil and Oteracil Capsules)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的近期疗效观察,并观察化疗
目的:探讨生理浓度雌激素(17β-雌二醇)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室旁核、蓝斑、杏仁核、海马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雌激素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中枢调控机制。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和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68例术前病情分级在在Ⅱ-Ⅲ级、出血量在30毫升左右的基底节区高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TS表达作为胃癌患者判断预后和化疗敏感性指标的价值。 方法:(1)标本收集及分组:收集温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