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运动有讲究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综合治疗中,运动是重要的一环。但是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适时、适量、适度,以获得更好的降糖效果。
  血糖波动大时别运动
  运动对降低血糖确实有帮助,不过,糖尿病患者是否适合运动,需要综合评估。如果有反复低血糖、血糖波动很大、空腹血糖超过16.7毫摩/升、急性感染等情况,不建议运动。等病情稳定且血糖波动不大了,再开始运动。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出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后仍坚持运动,就可能会突然晕倒。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结伴运动,并且相互了解身体情况,以便发生意外时及时救治。血糖偏高时,运动也要注意。如果运动前空腹血糖>16.7毫摩/升,表明自身胰岛素缺乏较严重。这时再去运动,会加重胰腺的负担,使胰岛素缺乏加剧,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糖来提供能量,会代偿性地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来供能,可誘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运动强度以中度最佳
  运动有助于降血糖,但研究发现,当人的运动强度超过某一界限后,血糖水平反而升高。这个界限一般为最大心率的80%~90%(最大心率一般为220-年龄)。当运动强度超过这一界限后,交感神经明显兴奋,从而刺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并刺激肝脏将储存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有效的运动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广场舞、健身操、游泳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
  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下列几种运动方式:
  散步 每天散步30~45分钟。
  太极拳 练太极拳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每天练习1小时,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
  水中运动 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改善身体灵活性。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尿病患者。
  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
  平衡锻炼 平衡能力训练最好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其他文献
有朋友告诉我最近她的皮肤既怕冷又怕热,脸上干燥泛红,之前使用的护肤品现在也不怎么好用了,感觉不容易吸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有可能是皮肤屏障受损了。  什么是皮肤屏障?  皮肤是暴露于外界空气中的最大器官,如果将皮肤比作城墙,皮肤屏障就是“士兵”。皮肤屏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皮肤屏障主要由角质层、表皮脂质以及天然保湿因子等组成。皮肤的表皮层是防止外界物质进入人体和体内水分丢失的主要屏障。  破坏皮肤屏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童年时期的自我控制程度与日后成功之间存在联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了解儿童自控能力与将来生活的关联,为此从新西兰选取了1972—1973年出生的1037名儿童,在其3~11岁时,通过和孩子父母、老师交谈,评估他们的自控能力。之后,对这些长到45岁的孩子再次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结果显示,自控力强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比自控力弱的孩子要好。具体表现为他们的大脑老化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