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英汉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不同民族对色彩有着不同的情感和解读,这源于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由此可知,色彩是具有文化承载和表现的文化符号。而词汇同样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传承载体。因此,由两者组合而成的色彩词无疑有着巨大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内涵中对于颜色的解读共性与差异,本文比较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化对于六个基本颜色的解读。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色彩文化和词语文化的发挥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关键词:英语 汉语 色彩词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言是人类文化内涵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础性载体本身便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每一个词语的产生和传播都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在不同类型的词语中,色彩词是其中文化内涵更深刻的词汇。这是源于色彩本身便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而不同民族和文化中对色彩词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可以说色彩词也是文化差异的一种表现。在英汉文化中,黑(black)、白(white)、红(red)、黄(yellow)、蓝(blue)、绿(green)都是最基本的色彩词,但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却大不相同,本文通过比较这六个基本色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差异,来分析英汉色彩词文化内涵的关系。
  一 黑(black)
  由于黑色在颜色构成上是吸收了所有的颜色,表示“没有”的意思,所以黑色在两种语言文化中都带有悲哀的情绪而且都形容社会阴暗、邪恶的一面。在代表悲哀的情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要在葬礼上佩戴黑纱,这和英国人在葬礼上一般穿黑色的正装极为相似。而中国文化中的“黑色分钟”常常被用来形容非常悲哀的一段时间这与英国文化中的表示耶稣遇难日的“Black Friday”不谋而合。在表示社会阴暗、邪恶方面,汉语中有“黑社会”“黑帮”“黑手”“黑幕”等词汇用于形容社会中不正当的另一面。而在英语中也有“black money”“black market price”等表现社会非法交易等违法事件。这是源于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化中黑色都是和光明相对应的,因而都用来表现阴暗、邪恶的词汇。
  黑色在英语和言语的语言文化中的差异在于黑色在汉语中并不完全是贬义词汇,也有褒义的一面,黑色也有用以表现人物刚正不阿、严正无私的性格。例如,汉语中“一个唱黑脸的,一个唱红脸的”其中的黑便表示严厉、正直、无私的人物形象。而黑色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则没有褒义,除了上文所述的表示悲哀情绪和社会黑暗面,英语中的黑色还是禁忌色,用来表示不吉利的一面,例如:“black death(黑死病)”、“wear black(守孝)”、“black words(不吉利话)”等。
  二 白(white)
  白色在英语语言文化中是崇尚色,象征着纯洁、高贵、典雅、幸运和吉利。根据《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祭祀上帝的供品都是白色的,所以同样信奉基督教的英国也将白色视为节日庆典的颜色。英语中的白色是纯洁、希望、光明、美丽等一些列褒义词的象征,就连婚礼也被命名为“white wedding(白色婚纱的婚礼)”,而白色也是英国人婚礼现场装点的主色调。英语语言文学中的好多人物形象都用白色来进行修饰,例如,人们熟知的“Snow White(白雪公主)”,其中的白色就是纯洁、美丽和善良的象征。而《圣经》中的天使也同样是白色的装扮,包括她们头上白色的光环。英语中的白色常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相联系,是英语文化中最具褒义的色彩词,例如,白色的日子在英语里表示吉日,白色的心灵表示纯洁的心灵,白色的人物表示高尚的人等。
  汉语中的白色虽然也有表示纯洁、明亮的意思。例如,我们常用的词语“洁白无瑕”“阳春白雪”里的白色便是褒义词,但更多的时候白色在汉语里是表示贬义的意思——汉语中的白色表示不吉利,如丧事也被称为“白事”,形容反动势力所制造的恐怖气氛为“白色恐怖”;此外,汉语中的白色还有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的意思,如将无用功称之为“白费劲”。这便是由于文化差异而体现的不同语言中对与色彩词汇的不同理解和文化认知。由于中国的文化中并没有多少对于白色的主动认知,所以中国文化中的白色的文化表现相对于英语中的白色文化要显得逊色的许多。当然,随着中西两种文化在近年来的广泛交流与融合,汉语中对于色彩的文化认知也收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汉语中对于白色的解读也并非如传统文化中那样生硬和惨败,而开始侧重于从褒义的方面进行认知和解读。正如中国的婚礼上越来越多的新年身着婚纱一样,我们对于颜色的解读也在与其他的文化进行着不断地交流与融合。
  三 红(red)
  红色在汉语文化中是崇尚色。中国人对红色的钟爱与西方人钟爱白色有着同样的情节。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喜庆、节日的象征,所以红色是中国每一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装饰色。结婚时的红色喜字、红色蜡烛、红色盖头、红色被褥等无一不是用红色加以装饰。红色象征着吉祥、热闹、蒸蒸日上,所以人们把促成别人美好姻缘的人称为“红娘”,将事业处在上升期的人称为“红人”,将分发的奖金称为“红包”。而在英语文化中的红色并没有像汉语中那样喜庆,相反还带有一些贬义,如“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便表示色情集中的场所。由此可见,在英语中红色往往代表着耻辱、肮脏和下流,例如,英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所著的长篇小说《红字》中的红便是描写带给女主人公的屈辱。正因为如此,著名的汉语学者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认识到由于文化差异而容易事读者对于红色而造成的误解而采用小说的另一个名字《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作为翻译。红色在汉语和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差异可见一斑。
  在汉语和英语语言文化中对于红色的理解也并非全是差异,也有相似的情形。如由于血液的颜色是红色,所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中都把红色作为革命的颜色。中国将革命的军队称之为“红军”,将政权称之为“红色政权。而英语中也有使用红色形容革命的词语,如:“Red(红色分子)”、“red coat(红衣战士)”等。此外,在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文化中,红色都用来表示警示的作用,这都是由于红色容易让人联想到任何事故中的鲜血。例如,交通灯里“红灯”代表停止;而“财政赤字”代表财政运行中入不敷出的文化背景;而“红牌”更是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表示严重警告的含义。   四 黄(yellow)
  汉语中的黄色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由于中国古代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所以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而黄色是大地的颜色,所以在汉语文化中黄色被赋予了重要、尊贵的象征意义。黄色在汉语文化中是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引申出来的国土、帝王和政权的象征。甚至在中国古代,黄色是帝王权贵之家的专用色,平民百姓是不能使用黄色的。所以“黄袍加身”便是指夺取政权,革命胜利的含义。此外,由于黄色是秋天的色调,所以象征着秋天的萧瑟,被引申为老年、消亡等含义。
  而在英语文化中,黄色并没有那么尊贵,这和英国并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有关,所以并没有汉语中的土地情结。相反地,由于《圣经》中记录了犹大出卖耶稣时身穿一件黄色的衣服,所以黄色便被引申为卑鄙、背叛、胆小、忧郁等贬义。在英语里“yellow dog(黄色的狗)”被用来形容那些卑劣的小人;“yellow looks(黄色的眼神)”被用来形容阴森、怀疑的神色;“yellow streak(黄色的性格)”被用来形容胆小;“yellow press(黄色的报刊)”被用来形容毫无文学价值的、低级趣味的报刊。
  除了差异,由于黄色本身所散发的热量,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对于黄色都存在着“热烈”“警戒”的文化含义。例如,“黄牌”往往是作为警告的起点,用以表示对于某些事情和行为的警示。
  五 蓝(blue)
  在基本颜色中,汉语中的蓝色并没有太多的引申含义。由于天空和大海都是蓝色的,所以蓝色通常用来表示广阔、憧憬和令人心旷神怡的含义。而英语中的蓝色则有着更加丰富、复杂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英语中的蓝色首先表示犹豫的情绪,例如,“in a blue mood”表示情绪低落;“having the blues”表示沮丧、抑郁和难过;“blue Monday”表示沮丧的星期一等。其次,英语中的蓝色表示身份的高贵,是贵族和权势的象征,如“blue blood(蓝色的血统)”表示的是贵族血统;“blue eyed boy(受到蓝眼的男孩)”引申为在工作中受到特别照顾或者特别器重的员工;“a blue moon(一个蓝色的月亮)”表示的是千载难分的好机会。然后,英语中的蓝色还被经常用在经济用语中,例如,“blue market(蓝天市场)”表示露天市场;“blue chip(蓝色证券)”表示当前热门的证券;“blue button(蓝色按钮)”表示有权力按动蓝色按钮开关进入股票交易的经纪人。最后,英语中的蓝色海带有色情、龌龊的含义,如“blue movie(蓝色的电影)”表示色情电影,“blue talk(蓝色言论)”表示龌龊、下流的言论。对于蓝色解读的巨大差异同样可以看出中国和英国两国之间不同的地理背景和文化背景。在中国发展史上,内陆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只是到了现代才开始注重沿海开放与发展。这和英国等西方国家自古就热爱航海有着截然不同的心境。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能够对于代表海洋的蓝色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内涵,而中国则对于代表土地的黄色有着更加痴迷的热爱。
  六 绿(green)
  在汉语文化中,绿色是春天的象征,所以引申出生机、希望、宁静、青春等意义。例如,汉语中的“绿媛”便表示年轻的女子;“绿鬓”表示年轻女子乌黑发亮的头发,进而引申为青春少女的容颜。近年来,由于中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所以绿色又被引申为生态、环保等含义,如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工程、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奥运、绿色包装等。我国的邮政部门还将绿色作为标志,喻指“畅通无阻、方便快捷”,因而汉语中有了“开绿灯”(表示给予方便条件),“绿色通道”(比喻简化手续、安全快捷的途径或方式)等词语。此外,绿色也有卑贱、幼稚、不名誉的联想意义,如愣头青、绿帽子等。
  而英语中的绿色一方面和汉语文化一样象征朝气、年轻、生生不息,如英语中的“in the green(在绿色的时节里)”便表示在年轻的时代;“green from school(从学校走出的绿色)”比喻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a green old age(绿色的老年时代)”表示汉语中的“老当益壮”的意思;而《红楼梦》中的“怡红公子”更是被翻译成“Green Boys(绿色的男孩)”。另一方面,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绿色还有着一些贬义的含义,通常用来表示生涩、不熟练的含义,如“green hand(绿手)”便是我们汉语中常说的“生手”的含义,“as green as grass(像草一样绿)”表示一个人没有任何生活经验,是一个新来乍到的年轻人。此外,英语中的绿色还代表邪恶、嫉妒的意思,如“green with envy(嫉妒的眼睛都绿了)”就是形容一个嫉妒心极强的人,和汉语中的“眼红”有着同样的意思。
  结语
  不同民族各自独特的历史进程和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不同语言文化中对于色彩词汇不同的文化理解和认知。从本文对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六个基本颜色的分析来看,不同语言文化对于颜色的认知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而且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民族对于色彩词汇的文化认知也在发生着动态的改变。在这样的改变背后,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理解和互相接纳的过程。所以,对于不同文化内涵下的色彩词汇,我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所带来的差异,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才能不断促进和加强汉英民族间以及汉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各民族语言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如:《试析中英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内涵》,《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第28期。
  [2] 孙大雨:《浅谈色彩词所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中差异》,《魅力中国》,2010年第17期。
  [3] 李爱君:《色彩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4] 张明熹:《色彩词语意义形成的社会因素》,《汉语学习》,1989年第6期。
  [5] 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3期。
  作者简介:黄建华,女,1968—,四川安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讲师艾丽娟、硕士研究生刘静冉在《人事决策问责制:防范政府人事风险的必要举措》的来稿中指出,要加强人事决策工作中的监督:(1)加
林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任务,具有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在推进新农村建
目的 :探讨保存及新鲜人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新鲜及保存的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39例 ,术后随访 3~ 38月。结果 :39例翼状胬肉 ,术后均未见羊膜植片
地名数据库建设是地名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的基础,也是新时期地名工作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方便高效的好形式。没有健全完善的地名数据库,就不可能提供高效优
从国家食物安全、国际粮食市场的潜力、农业和农村规模化经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视角探讨了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提
一、多项选择  1. I travelled back home 20 years later, the beautiful scenery here_________my childhood memory.  A. called up B. came up  C. brought up D. backed up  2. Immediately I arrived, I_________ inve
写在前面的话:私家影院走进校园了,我们的首站是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在光谷四小我们与班主任、学生、家长共同观看了印度影片《三个傻瓜》,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短短
2009年.河北省平泉县列出“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群众生活、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9项惠民便民工程。全年筹集各级各类 In 20
考点一 考查a与an的区别  原则上说,a用于辅音(指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an用在以元音(指元音音素)的词前。但要注意hour, honest, honor等单词的拼写虽然以辅音字母h开头,但其读音却以元音开头,因此,前面要用an。反过来,有些单词虽然以元音字母开头,但其读音却以辅音开头,那么它们的前面应用a而不是an,这些词常见的有useful, university, usual, Euro
禅宗语录的“龙头蛇尾”到后代演变为“虎头蛇尾”。文章分析了“龙头蛇尾”的义项及造词理据;梳理了“龙头蛇尾”到“虎头蛇尾”的词义演变情况;探对了“虎头蛇尾”替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