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中数学教学对新课改的要求的不断落实,许多教师提出了很多新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其中,问题驱动模式就是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驱动模式有助于革新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作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1 引言
学习数学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很高的要求,高中数学也一直是让很多高中生头疼的科目。高中数学比较难学,其实有可能不仅仅是学生的原因,很有可能高中数学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太过老旧,不能适应新的高考制度的要求,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等等。对此,研究革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被广泛热议。很多学校也正在校内的数学教学上,推行这种模式。笔者对这一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下文将具体阐述。
2 问题驱动模式的优势
问题驱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放弃传统上的,以讲授书本上的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为以问题为主导的,通过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由教师明确思考的方向,最终点出课本上需要讲授的内容,这样一个教学模式。问题驱动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教学比较枯燥的,这样一个缺点。相对的,他的趣味性就比较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在选择引出教学内容的问题时,选择是很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以往的经验,选择比较成熟的试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置一个情景,自己编一道试题等等。也就是说,问题驱动模式具有比较灵活、比较生动的特点。
其次,问题驱动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往往都是由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流程,整节课都由教师一个人主导,进行讲授。但如果把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问题驱动模式。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可以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可以由此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知识,这样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所以说问题驱动模式,还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势。
再次,问题驱动模式还具有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优势。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容易走神、容易打瞌睡。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把教学模式改为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走神、溜号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为教师在让学生结束思考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提问的环节,这样只要学生想要学习,就不得不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哪怕思考没有成果,但动一动脑,思考数学问题,对数学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己思维的敏捷程度,提高理性精神。在解题时,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调动能力,也会比较强。因为他亲身参与到了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脑海中的印象自然会比较牢固。所以说,问题驱动模式还具有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势。
3 使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第一,教师应当多搜集与教材上的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一些很经典的习题,也可以是这些知识点在历史上被创造出来时的背景、故事。教师通过把收集这些例子,在课堂开始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开始思考解答的方法,接着再展开下面的教学内容。比如说,在讲解导数时,教师就可以引用牛顿在发明导数之前,所遇到的问题,既求曲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个曲边形(教师可以把这个图形在黑板上画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该如何求这个曲边形的面积”。学生在思考过后,可能会讨论出不同的方案,但最后教师应该对每种方案进行简短的解释,然后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也就是选择那个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的方案作为开头,接着讲授与导数有关的内容。
第二,教师应该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一些有趣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来,但不作回答。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思考,待到下节课上课时,教师可以就这部分内容进行提问,了解学生课后自学的情况。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椭圆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改变椭圆的表达式,可以使椭圆变成其他的图形?”,提出这样比较有趣的问题,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课后也能多付出一些经历来学习数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但使用这一技巧时,也要注意把握问题的尺度,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而且每堂课提出的问题的数量也要认真把握。
4 结语
問题驱动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生事物,把问题驱动模式运用好,有助于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在使用问题驱动模式进行教学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该模式的应用方法和特征。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准备充足的问题,灵活地运用问题驱动模式开展教学,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福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04):62.
[2] 高玉敏.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00.
[3] 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31+233.
[4] 贾勇.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19,21(16):220.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1 引言
学习数学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很高的要求,高中数学也一直是让很多高中生头疼的科目。高中数学比较难学,其实有可能不仅仅是学生的原因,很有可能高中数学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太过老旧,不能适应新的高考制度的要求,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等等。对此,研究革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被广泛热议。很多学校也正在校内的数学教学上,推行这种模式。笔者对这一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下文将具体阐述。
2 问题驱动模式的优势
问题驱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放弃传统上的,以讲授书本上的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为以问题为主导的,通过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由教师明确思考的方向,最终点出课本上需要讲授的内容,这样一个教学模式。问题驱动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教学比较枯燥的,这样一个缺点。相对的,他的趣味性就比较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在选择引出教学内容的问题时,选择是很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以往的经验,选择比较成熟的试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置一个情景,自己编一道试题等等。也就是说,问题驱动模式具有比较灵活、比较生动的特点。
其次,问题驱动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往往都是由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流程,整节课都由教师一个人主导,进行讲授。但如果把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问题驱动模式。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可以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可以由此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知识,这样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所以说问题驱动模式,还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势。
再次,问题驱动模式还具有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优势。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容易走神、容易打瞌睡。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把教学模式改为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走神、溜号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为教师在让学生结束思考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提问的环节,这样只要学生想要学习,就不得不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哪怕思考没有成果,但动一动脑,思考数学问题,对数学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己思维的敏捷程度,提高理性精神。在解题时,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调动能力,也会比较强。因为他亲身参与到了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脑海中的印象自然会比较牢固。所以说,问题驱动模式还具有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势。
3 使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第一,教师应当多搜集与教材上的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一些很经典的习题,也可以是这些知识点在历史上被创造出来时的背景、故事。教师通过把收集这些例子,在课堂开始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开始思考解答的方法,接着再展开下面的教学内容。比如说,在讲解导数时,教师就可以引用牛顿在发明导数之前,所遇到的问题,既求曲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个曲边形(教师可以把这个图形在黑板上画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该如何求这个曲边形的面积”。学生在思考过后,可能会讨论出不同的方案,但最后教师应该对每种方案进行简短的解释,然后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也就是选择那个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的方案作为开头,接着讲授与导数有关的内容。
第二,教师应该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一些有趣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来,但不作回答。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思考,待到下节课上课时,教师可以就这部分内容进行提问,了解学生课后自学的情况。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椭圆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改变椭圆的表达式,可以使椭圆变成其他的图形?”,提出这样比较有趣的问题,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课后也能多付出一些经历来学习数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但使用这一技巧时,也要注意把握问题的尺度,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而且每堂课提出的问题的数量也要认真把握。
4 结语
問题驱动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生事物,把问题驱动模式运用好,有助于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在使用问题驱动模式进行教学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该模式的应用方法和特征。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准备充足的问题,灵活地运用问题驱动模式开展教学,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福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04):62.
[2] 高玉敏.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00.
[3] 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31+233.
[4] 贾勇.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19,21(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