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法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必要性分析
  学习是技校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时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技校生啥都不懂”,“现在的这些孩子简直要去补习小学课程”。然而满腹牢骚也无济于事,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技校老师改变教学观念,发挥教学机智,运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施教。语文课传统的分析主旨,剖析思路,赏析艺术手法的老教法,对这群学生就“曲高和寡”。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也是当务之急。
  二、可行性分析
  愉快教学法以赏识教育为基础方法,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开发潜能,探索思考,从而达到在教学中享受快乐的境界。
  1、老师“乐教”。即便面对的是一群缺点弊病甚多的学生,我们也要调试心态,使自己适应,微笑面对,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感染他们,用充满赏识的语言感动他们,用富有魅力的言行举止感召他们,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调控他们,极力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2、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乐学”。由于学生有着自卑心理,厌学状态,很多学生不想学习,而老师在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关爱,发现其长,不揭其短。听过一个美国教育故事:老师对一名患有自闭症的患者男孩说:“孩子,我知道你一定是个不同反响的孩子,来,只要你能数出老师伸出的手指有几个,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孩子了。”黑人小孩好半天才抬起头看了看老师伸出的手,轻声的回答:“三个手指”。老师立即摸着孩子的小脑袋,充满赞许的口气说:“我说吧,孩子,我就相信你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你能报出三个来,与五个不就只差两个了吗?”孩子感激的看着老师,身体离老师越近了。
  一个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小孩都能用愉快教学方法唤起学习的信心,何况我们这些正常的仅有些缺点的技校生呢!
  3、教学相长。学生的良好状态自动生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又刺激老师乐教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即“乐教”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乐学,学生乐学又促进老师乐教,这便是愉快教学的良性循环圈,是实施愉快教学行之有效的理论依据。
  三、实施愉快教学的基本原则
  1、目标原则
  愉快教学的实施,应该围绕技校语文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展开。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实施愉快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及品德培养的目标,教学手段只是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或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实施教学时,心中要有目标,首先知道要把学生往哪儿引。
  2、赏识原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愉快教学的基础是建立在赏识学生的基础上的,鼓励学生发言,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努力,让学生把老师看做知己。从而克服学生自卑感建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乐于学习。
  3、激情原则
  愉快教学实施要求老师饱含热情,富有激情地面对学生。传授知识,组织教学,赏识学生时,常发肺腑之言,更易感染学生,如充满感情的讲述能将学生带入意境中,满腔热情的指导能鼓舞学生的上进心,亲切自然的交谈能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老师的爱。反之,一个在情感上冷若冰霜的老师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就无法实施愉快教学。
  四、实施愉快教学的具体方法
  实施愉快教学的方法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异。方法是多种的,但目标是一致的。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利用学生探索追新求变的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进入要学的境界。
  1、全面赏识法
  赏识教育主要是老师要会赏识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这种赏识形式及范围不仅仅于此,我们还鼓励学生自我赏识,相互赏识,甚至学生赏识老师法。
  2、艺术互通法
  表演、话剧、唱歌、舞蹈等艺术,都是从某一特定角度或特定形式诠释情感与形象,与文学的主题相互融洽。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文学主题与形象,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常常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解释语文内容。有的学生有表演欲望及表演才能,就请他们将课文改写成情景剧,分组表演,比赛,甚至选出优秀作品到别的班级巡回演出,扩大知名度,让特色学生成为小明星;同样爱唱歌的同学鼓励他们唱古诗文改写成的歌。
  3、合作探索法
  目前我们的学生虽然水平不高,但竞争精神,求胜欲望还是很强的。我在课上常采用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讨论发言等方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比如作文课,学生怕写作文,我让他们按四个学生小组进行比赛,每组座位相邻的四位同学合作编故事,派代表上台朗读,由学生和老师组成评委团当场亮分,并陈述原因,学生积极性很高,也很较真,常常引起唇枪舌战,据理力争,一场场精彩的辩论会自然产生。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结合作能力都得到训练,而且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个学生的自信心缺失,畏惧,懒惰,三个人一起来帮,提高了水平,激发了自信心,提高了感情与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中田.中专语文教程与练习 [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8
  [2]张新阳 李建树.职高语文教学探讨[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7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素养教育现在全国各地已大力发展,将通过多媒体、广告、新闻报刊等各大通讯相继出现。此时,我们想要提高艺术水平必须跨越新时代,挑战新的机遇,过程中被人们所重视,带动人们对此行业的信心和力量。  一、对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  1.艺术歌曲的领域及地位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把一些艺术歌曲及一般的歌曲相联系,把一般歌曲错误的理解为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宝物之一。因为它具
一.咬字和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声音的影响  歌唱是一种经过加工了的语言艺术,歌唱是语言的扩大与延长,是把歌声和语言结合起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说:“歌唱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由于语言的差异。歌唱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它们各国之间的差异就很大,至于汉语其区别就更大了。所以,歌唱者在演唱中文歌曲时,有必要认真了解汉语的语音特点,汉语的声调特点,并在歌唱中很
当前,我国高中已普遍开设艺术欣赏课,音乐欣赏是其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欣赏既是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有效途径。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乐夫指出:音乐教师们必须十分明白,他的学生中去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很少的,所以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学生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新一轮课堂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根据学龄特点,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倡导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设计合理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积极性。其目的就是要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如何打造音乐的高效课堂呢?我认为:要达成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下功夫。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