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与乡镇企业空间聚集历程关联性反思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企业是经济现代化过程的主导力量之一,但乡镇企业离散型布局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加快城市化进程,引导乡镇企业迁离其原生地--乡村,朝更适合其发展和市场运作的大中城市集中,量现代化进程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其他文献
期刊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已逾10年,近年正经历一场举世瞩目的、经济下滑”或日“增长减速”。基于网络经济研究和最新动态跟踪,本文提出“准衰退退”范畴,并就其背景成因、展开机制和动向前景提出如下意见,试图回答企业界、政界和学界各方面所关心的一系列现实和理论问题。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对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的措施。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消了政府的直接拨款,而引人有息的银行贷款。然而,由于贷款者(国有银行)与贷款者(国有企业)同属于国家所有制,贷款仅仅是资金在国有部门内部的流动,因而借款者根本不重视借款的偿还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大量“三角债的”出现就是这种“软债权约束”的表现。与此同时,由于中央部委和地方当局都可以对银行的信贷决策施加重大的影响,银行仍需从事所谓的政策性贷款,包括为亏损的国有企业提供宽松的信贷条件、为国家的粮食收购提
本文讨论的问题主要侧重于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的外部监管问题。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在不断下降,1978年其占总消费的比重为62.1%,1998年便降低到47.1%,几乎年均下降一个百分点。与此相应,农村居民消费比重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其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1978年该贡献率为31.93%,1998年则下降为4.64%,这表明,农民消费需求不足是造成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工业革命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已走过了200余年,从当时城市化水平的不足5-6%,到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50%,发达国家达70%以上,纵观世界城市化历程呈现一定的阶段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