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整合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rcji54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普及,跨国和地区的经济交流与渗透,加剧了不同文化形态间的冲突与对立,应该从沟通、融汇、统一、协调方面实现人类的文化整合。
  [关键词] 文化整合; 沟通; 融汇; 统一; 协调
  [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7-0021-02
  
  文化整合,旨在强调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一种凝结着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从而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从这一层次看,文化的整合不仅要超越具体的价值和目的,而且在整合过程中,还要抵消、同化和融合那些具体的文化价值和目的,使其顺乎人类整体的文化运作而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合力。这种文化实践合力作为一种超越性的人类文化理想,反过来对各种具体的文化实践行为和具体文化形态具有价值导引的作用。
  
  一、东西方文化的沟通
  
  由于东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差异性,使得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很难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展开。全球化时代大大增加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增强了相互间的对话,为东西方文明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走向团结,走向文化融合,从而避免或减少彼此间的对立和冲突提供了现实基础。我们不否认东西方文化之间有利益的冲突,及语言、信仰、价值观念等等的差异。然而这种冲突和差异,只有在不断的交往之中才能了解,才有可能寻求逐渐消除的解决途径。
  在现时代,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应提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促进全球文明,保护民族文化”。一种全球文明的视野只能在文化开放的氛围中才能确立。也许正是在文化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之后,在全球文化的关照下,东西方文化都重新发现了自己文化的根,人们才真正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比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还重要。然而,保护民族文化,并不是像对待古代文物那样把它与周围世界隔绝开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才能成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民族文化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在文化一体化时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东西方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必须激活各自文化的潜在生命力,使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科学与人文的融汇
  
  当代人类对科学理性的反思,预示着一个重要的文化走向,这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将是未来人类文化整合的一个壮观的画面。
  随着当代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逐渐接近,科学技术的具体研究重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世纪以前,人类科学的主题是无机世界,我们基本上可以将其看做是以数学、物理学为中心的时代。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大的范围之内。到了20世纪,无机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让位给有机的对象。生命科学、遗传科学、大脑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已成为21世纪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科学研究的对象从无机到有机这一重大转变与当代哲学中的反感觉、反经验、反理性的潮流,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反现实主义、反自然主义的潮流,以及宗教领域中的废除无机的宗教规范、寻找宗教和自我的有机统一的潮流遥相呼应。这些领域中的变化预示着文艺复兴以来崇尚感觉、经验、理性的大时代的终结已经开始了。但这绝不是说今后人类就不要感觉、经验和理性了,而是要超越它们,去探寻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世界,去获取人类认识和创造的更大的自由。科学技术的发展顺应并参与了这个重大的转变,这个重大的转变反过来又在更高的层次上影响了科学精神的更新。我们可以预见,21世纪的科学精神将不再以崇尚实证和理性为重心,而是以注重和探索人的生命本体、人对环境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为重心。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与合流,将为人类未来文化的整合展示光明的前景。在今后的人类生活中,科技文化存在的若干盲区,需要人文文化去关照,而人文文化又需要科学文化的滋养使之清晰化、形象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将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三、个体与人类的统一
  
  协调个体与人类的关系,这是未来人类文化整合的又一重要内容。个体与人类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思想家们所殚思竭虑以图圆满解决的哲学难题。自从人类社会产生起,这对矛盾就已经存在,而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二者的矛盾冲突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有关个体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曾有一段精当的阐释。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这种关系的动态变化,他认为个体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地发生着变化的。具体来说人的生存和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或形态,即: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的最初存在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构成人的发展的第二种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可以预见的最高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个性解放的意义,认为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冲决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和奴役,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他同时也指出,这种以崇尚物质享乐为取向的人的解放也是对个体感性欲望的一种放纵,对个体地位强调的同时却忽略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社会的价值和理想被淡化了,结果造成个体与社会的尖锐对立:精神颓废、信仰丧失、道德滑坡、人际关系冷漠、社会秩序紧张。也正是基于这种考察分析,马克思特别强调:“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同上)。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知识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都呈加速态势,人类作用于对象世界的能力增强了,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也相应变得异常复杂和敏感,一味的向外追寻、一味的向物的世界“进军”,导致了人的世界荒芜,人赖以确证自身的家园——社会关系也日趋紧张。在这种背景下,重新确立个体与人类的和谐便成了当务之急的文化课题。
  
  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随着近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一方面人类的物质欲望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满足,另一方面这种物质欲望的满足又进一步刺激了人的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推动着人类去无限度地开发耗费自然资源,因而工业化进程的负面效应——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随之渐渐凸现出来。人与自然的冲突矛盾能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人对自然的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标示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毫无疑问,人的能动性因素是真正达成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关键环节,所以人类应在反思自身文化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地消除与自然的对立意识。尤其是着眼于未来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培养,现代人类应该注意认真检讨反思传统的自然价值观,并在检讨中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自然意识。
  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人类必须认真考虑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回首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的全部文化观念都是在与对象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对自然的认识与理解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走过了主宰和征服自然的片面性发展之后,今天的人类应该有一种对自然的全新理解:自然不只是人类的环境,同时也是人类自己,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我们将会发展并把握大自然展示给人的全新的意义。当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丰富内涵的合理把握,从根本上说有赖于人的现实实践行为上的自觉。随着人类文化实践的深化,我们也许能在更高层次上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悠远意蕴。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绥化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
  责任编辑史小今
其他文献
2013年11月2日,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赴上海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与周边安全”学术研讨会,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rn解放军已变成“
近年来,拉美左派正逐步走出低谷,重新进入政治中心,在拉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左派政党走上执政地位,一些左派代表人物进入议会或担任要职,拉美的政治格局发生
面对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日趋复杂,项目管理要想与建筑工程的特点相统一,就要不断的调整项目管理方法,才能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关乎文明兴衰,关乎人类未来.rn自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就,采取了一系列加
期刊
地铁车站主体基坑施工作业期间,施工风险会随着工序的前进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工序的变化趋势,对施工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准确的分析,对风险工程采取控制,以确保施工安全。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行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引起了相应的重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铁路运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铁
电气控制设计是现代建筑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其不仅能够完善建筑的功能性,还能够满足居民对于建筑的使用需求,充分体现了电气控制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电气控制设计已经
在当前公路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种沥青公路的施工应用必须要重点把握好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效果,这也就需要针对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重点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相应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近几年,创新意识就比较深入人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
5月14日下午,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楼继伟为财政部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主持会议.rn楼继伟指出,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