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变性侧后凸冠状位及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相关性的影像学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后凸(DLK)及腰椎退变性侧后凸(DLKS)冠状位与矢状位畸形的相互关系及矢状位平衡的代偿机制。

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腰椎退变性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8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52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6岁。根据是否存在冠状位畸形,将患者分为两组:同时存在腰椎冠状位和矢状位畸形者为DLKS组;仅存在腰椎矢状位畸形者为DLK组。其中,DLKS组患者39例,男性12例,女性27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9岁;DLK组患者43例,男性17例,女性26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冠状位与矢状位的脊柱骨盆参数。

结果

DLKS组冠状位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3.0±11.8)°和(18.2±12.1)°,DLK组腰椎前凸角为(20.4±10.2)°。腰椎退变性侧后凸组冠状位与矢状位参数间,Cobb角与腰椎前凸角(r=-0.338,P=0.035)、冠状位偏移距离与胸腰交界区角(r=0.488,P=0.002)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两组间所有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LKS组中,腰椎前凸角与胸椎后凸角(r=-0.363,P=0.023)以及骶骨倾斜角(r=0.617,P=0.000)均有相关性。DLK组中,腰椎前凸角与胸椎后凸角(r=-0.341,P=0.025)以及骶骨倾斜角(r=0.772,P=0.000)也有一定相关性。按照Nash-Moe分级对于椎体旋转程度进行评估,DLKS组39例患者中,10例患者为Ⅰ~Ⅱ度,29例患者为Ⅲ~Ⅴ度。

结论

腰椎侧凸与后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DLKS患者冠状位侧凸程度未能影响脊柱矢状位形态;胸椎曲度改变和骨盆后倾均参与了腰椎退变性侧后凸患者矢状位平衡的调节。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4月—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及社区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导致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1 670例住院肝硬化患者中合并感染294例,感染总体发生率为17.6%。剔除资料不完整的病例后共纳入208例肝硬化合并感染者,其中以酒精性肝硬化最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腔镜和开放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初治患者资料,男性78例,女性228例;年龄(45.6±12.7)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48例及开放组258例。记录临床病理学信息及随访结果。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
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7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年龄25~45岁,中位年龄32岁。0期原位癌2例,Ⅱa期1例,Ⅱb期7例,Ⅲa期1例,Ⅲc期2例,Ⅳ期4例。结果13例患者于妊娠期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手术时孕周为(27.7±4.6)周,其中2例原位癌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其余1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先期接受手
肥胖症与诸多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减重治疗包括行为、心理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但对中重度肥胖治疗效果有限。减重手术是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公认的有效的中重度肥胖治疗手段,但由于国内缺乏减重手术的多学科管理特别是长期的营养管理监测,减重手术后患者面临营养不良、复胖、功能损害等问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营养与代谢协作组与北京协和医院减重
前列腺癌近年来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现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指导前列腺癌诊疗方面的价值有限。随着核医学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分子影像检查在我国逐渐开展。为进一步提高该检查应用的规范性,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特组织专家制定本共识,对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分子影像检查在前列腺诊疗方面的应用提出推荐意见,供正在开展或准备开展该技术的医师参考。
目的比较后路经第2骶椎骶髂(S2AI)螺钉固定技术与髂骨螺钉(IS)固定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后凸患者的矫形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经S2AI螺钉固定术(S2AI组)和IS固定术(IS组)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后凸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S2AI组14例,男性2例,女性12例,年龄(58.8±7.3)岁;IS组8例,男性1例,女性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