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模式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学习?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总结出以激发学习动机为突破口,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先导,以知识体系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1.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激励人去达到行动目标的主观原因,表明人为什么要达到那个目标。动机具有发动功能,有动机才能唤起动力;动机具有指向功能,使活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动机还具有激励的功能,对活动起着维持和强化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把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动力。
  激发动机,可以从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出发,应用语言的暗示性,开放性功能,引导学生进入各种学习状态。如:导语引入法,即在新课学习前,教师精心设计导语,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语设计可用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联想、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等多种方法。挖掘应用题的社会实际背景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对社会的进步,人才的竞争及作用,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有较为清醒的认识,逐步形成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和内驱力。使学生在问题的变化与联系中感受思维的多重性、发散性、层次性;体验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魅力,逐步克服思维惰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进取心和信心。
  
  2.明确学习目标
  
  每一节课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有利于学生把握自主学习的方向,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构建学科教学的目标体系,并将目标体系分解到各年级段,形成年级段的子目标,再将子目标落实到每一教学单元、每一课时。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为了使教学目标能顺利完成,同时也为了使抽象的目标具体化,在教学中,通过精心选编问题来体现教学目标,通过问题的设计,讨论分析和问题的解决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问题化也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探索、发现和思考,也使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性。这样,目标便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先导,完成目标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的内驱力。
  
  3.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它既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思维训练模式有:知识识记型、类比联想型、阶梯思维型、发散思维型、聚合思维型。
  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怎么样,教师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检测,通过知识识记型训练使学生构建知识间的联系、知识网络,同时,教师通过这种训练获取一定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调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正确导向作用。学生也能从训练中发现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矫正自己的自学方法。
  学生的思维往往并不限于所学知识和方法,常有联想思维模式、有跳跃思维模式。教师根据教学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目的地选配训练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类比联想型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强化应用已知解决未知的思维能力。通过阶梯思维型的训练引导学生不断深化思维层次,通过深层次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和方法的内涵。通过发散思维型、聚合思维型的训练,借助数学问题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探讨,学生会进一步体验到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总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或是通过对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问题的提问,或是选配上述各种类型的思维训练,来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调控,确保自主学习有序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对自主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作为教学模式,本文仅仅粗笔了大体轮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避免因过程的程式化、单调性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收稿日期:2009-09-24
其他文献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大家的共识。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偏重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由于学生素质、教学进度或其它原因,我们往往忽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满堂灌”现象屡禁不止,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投入多,收效少。笔者经过多年摸索,反复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做法,不妨抛砖引玉。    1.调整小组活动的人数、结构,重新定位组员角色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作文教学中的教要变成学生的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习惯与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关键词】作文;提高;修改     A good article is changed out  Zhang wen  【Abstract】"primary school language c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学生个性化阅读为主体的活动,它强调让每个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进行不断的自我思考,自我体验,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充分创造条件和机遇,放飞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正在个性化阅读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学生读的能力提高了,会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期刊
在现代教育条件下,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认识过程的感知、注意、想象、记忆、思维等智商,还取决于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情商。就现在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商的差异并不悬殊。大量的事实表明,导致学生物理学习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情商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量事实也表明,成功人士不是智商很高,而是情商很高,情商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学活动是由操作系统(即智商组成的系统)
期刊
【摘要】我国新一轮的中学教学改革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 新《英语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又是课堂教学。那么,在面对升学压力的初三英语总复 习阶段,能否体现并实施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呢?为此,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三英语总复习;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期刊
1.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忽视语文双基知识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新课程、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等诸多“新的色彩”使得我们当今的高中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些“活”的试验课堂气氛中,往往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各地的新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教师讲的多
期刊
提到“训练”,大家就会想到“题海战术”、“机械重复”之类的字眼。确实,在急功近利、胡搅蛮缠者手里,刻板训练无异于一把能斩断学生所有“慧根”的巨斧。但是,在新课改中,我们不能就此漠视语文训练这种教学方式,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关键在于一批教师们不能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动体验,但在主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科学的训练是必要的。那么,自动样的训练才叫适当的、科学的训
期刊
现今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讨论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中政治“讨论法”的点滴认识。    1.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局限,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以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段话深刻地阐释了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中,音乐欣赏确实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做为一名音乐教师一定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
期刊
1.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积极思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段话发人深思。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创设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中发掘出不是简单临摹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