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重建主动脉弓分支动脉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b_c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性,79岁,声音嘶哑1年半,CT血管造影(CTA)发现主动脉弓动脉瘤9 d 于2011年8月10日入院。直接喉镜检查显示左侧声带麻痹,主动脉CTA显示Ⅲ型主动脉弓,主动脉Ⅱ区小弯侧真性动脉瘤,直径6 cm。主动脉弓及全脑动脉造影,测量动脉瘤近端主动脉直径为30 mm,左颈总动脉根部直径10 mm,与无名动脉根部轴向距离5 mm,左锁骨下动脉根部直径9 mm,左椎动脉为优势动脉,颅内Willis环前交通开放。

其他文献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患者术中需要大面积剥离与截骨,开通长骨髓腔,需要广泛而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再加上长时间使用抗凝药物及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等,术后失血量较大。贫血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dessection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DSMA)是一种临床罕见病,但近年报道不断增加。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9例,现将诊治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前路松解后路混合钉钩内固定融合术(APSF)与单一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SSF)治疗严重特发性胸椎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APSF治疗的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资料,选择其中胸椎Cobb角≥70°、柔韧性≤50%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PSF组),并选择同期胸椎侧凸严重程度和柔韧性匹配的行PSSF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PSSF组)。全部患者术后均随
高浓度蒸馏水顺铂溶液对恶性骨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可以用于恶性骨肿瘤手术术野的浸泡冲洗[1-2],以减少肿瘤的复发。由于脊柱肿瘤可能对硬膜浸润侵袭,手术中经常出现硬膜囊的破裂,局部用化疗药物可能对脊髓产生损伤。该实验旨在探讨在大鼠脊髓周围应用高浓度蒸馏水顺铂溶液对脊髓的影响。
期刊
患者 男性,64岁,因"发现上腹部肿物2年、上腹部疼痛不适2个月"于2010年4月25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稍隆起、可扪及一个15 cm×15 cm×10 cm大小肿物,质中,活动度差,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化验检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和血尿淀粉酶均正常。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符合Milan标准的小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0年2月的文献,对比分析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两种方式治疗符合Milan标准的小肝癌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总体生存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共有4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此分析,包括539例患者,其中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52例患者,手术
患者 女性,60岁,因反复腹痛、腹胀5个月于2010年8月11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间断上腹胀痛,伴胸骨后不适按"胆囊炎"治疗后好转。2个月前腹痛、腹胀症状再次出现,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占位,诊断为"肝囊肿",并拟行"肝囊肿开窗术",术中改行囊肿穿刺液,抽出褐色囊液1000 ml。术后复查腹部CT两次,见肝占位逐渐增大,并于2周前再次出现腹痛、腹胀症状。
期刊
目的对比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留置引流与否的临床结果。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56例单侧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一组留置引流(27例),一组不留置引流(29例),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疼痛评分、出院时关节活动度、肢体周径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感染、血肿形成、伤口愈合不良等临床结果。结果术后失血量有引流组为(1250±
目的总结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2002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ELD治疗腰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9例,男性448例,女性241例;年龄13~84岁,平均39.8岁。单间隙椎间盘突出669例,双间隙椎间盘突出19例,三间隙椎间盘突出1例。中央型突出66例,旁中央型365例,外侧型242例,极外侧型10例,游离型6例。观察术中和
患者 女性,25岁,因"反复腹痛、发现腹部搏动性肿物2年,加重半个月"于2011年8月27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腹痛为持续性绞痛,餐后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患者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拟诊"多发性大动脉炎"予泼尼松、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脂及三苯氧胺等治疗,但症状反复并进行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