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06至2011年急性农药中毒分析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绍兴市2006至2011年急性农药中毒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绍兴市2006至2011年农药中毒报告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至2011年绍兴市共报告急性农药中毒2024例,漏报44例,漏报率为2.1%(44/2086).死亡119例,病死率5.9%(119/2024),其中生产性中毒病死率为1.0%(3/289),非生产性中毒病死率为6.7%(116/1735).女性急性农药中毒1038例(51.3%),男性986例(48.7%),各年度不同性别急性农药中毒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16,P=0.10).2024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平均年龄为(47.0±18.7)岁,其中男性(50.7±19.0)岁,女性(43.4±17.8)岁,男性急性农药中毒病例的平均年龄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P<0.001).生产性中毒289例,占全部病例的14.3%,其中男性生产性中毒22.2%(219/986);非生产性中毒1735例,占全部病例的85.7%.其中女性非生产性中毒93.3%(968/1038).2024例中毒病例的中毒农药为杀虫剂中毒86.7%(1754/2024),除草剂5.1% (104/2024),杀鼠剂3.6%(72/2024),杀菌剂、混合制剂、生物化学农药以及其他4类共占4.6%(94/2024).杀虫剂中有机磷中毒占83.0%(1455/1754).结论 绍兴市非生产性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率较高,且以女性为主,30~ 60岁组人群中毒的构成比较高;中毒农药主要为杀虫剂.应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农药的安全管理。

其他文献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3年8月出版了第一期杂志,至今已经创刊30周年了.今年是我们杂志第一、第二届编委会总编刘世杰教授诞辰100周年,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格外怀念这位我们杂志创刊人、我国预防医学专业的奠基人和创始人,缅怀他对我们杂志的贡献和对祖国劳动卫生事业的贡献。
期刊
目的 探讨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44例急性百草枯患者人院后尿中NAG活力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百草枯中毒组尿中NAG活力为(40.7±10.6) U/g C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8.6±5.1) U/g 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G活力≥25 U/g Cr中毒组30 d死亡率(34.4%)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生教授2011年当选为拉马兹尼科学委员会院士。2012年10月26—28日在拉马兹尼的故乡——意大利中部的卡皮镇召开的年会上举行了授予仪式并颁发了证章。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化学品与健康(chemicalsandhealth),重点讨论了化学品的致癌问题,包括职业接触和生活环境中接触化学品引起的癌症,强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研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化学品危害。
期刊
目的 分析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人员干眼症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保护VDT作业人员眼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85名VDT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以及作业场所微环境检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多因素水平上控制混杂因素而筛选VDT作业人员干眼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平均每日接触视屏时间、平均每日看电视时间、视屏-视线角度为平视
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承办的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全国百草枯农药中毒学术会议”暨“2013年泰山高峰论坛-职业病诊治新技术学术研讨会”(项目编号:2013032)定于2013年11月1—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
期刊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与贫瘠环境对锰染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环境染锰组(模型组)、丰富环境染锰组(丰富组)以及贫瘠环境染锰组(贫瘠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锰的方式制造小鼠锰中毒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高于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没有劳动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学科,相关文献报道也很少。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设立劳动卫生专业,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其他几所院校最早设立了这一专业,刘世杰教授是我国劳动卫生学奠基者之一。
期刊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4例尸检病例的肺组织切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结合职业史、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年龄46~71岁(平均57.7岁),2例诊断粉尘性反应,1例为单纯煤工尘肺(煤矽肺Ⅰ期),11例为复杂煤工尘肺(9例为煤矽肺Ⅱ期、1例为Ⅲ期、1例为矽肺Ⅲ期).12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8例并发肺心病,4例并发肺结核,
百草枯(paraquat,PQ)因其良好的除草作用,自1962年上市以来,作为除草剂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对人有较强的毒性,成人口服半数致死量约50 mg/kg,通常儿童服质量浓度为20%的PQ 4.5 ml,成人口服10~15 ml即可致死[1].口服中毒病死率极高,可达60.3%~87.8%[2].我们2012年1月至11月收治了16例PQ中毒儿童,报告如下。
期刊
GBZ 11-2002《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自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职业性和非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和处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陆续对现有标准进行修订,其中部分条款与现有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存在不一致或不衔接,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受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委托,联合河南省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苏州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