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治理的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研究

来源 :工业经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发挥着自己应有的魔力和魅力,激励和引领着物流企业的升级和改造。而目前低端的不成体系的物流服务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下物流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物流服务业的协同创新,对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显得急切和必要。本文基于网络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基于网络治理的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概念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总结出物流服务业提高创新绩效的具体路径,以此来优化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营环境和经营业绩。
  关键词: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 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7866 (2016) 03-275-08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6.03.00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industry as an emerg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should continue to play their own magical and attractive role in logistics services industry, inspire and lead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upgrade and transform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low-end logistics service fragmentation, it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xt large-scale socialized produc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s, it can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optimize logistics resources seem urgent and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 for analyzing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conceptual model of governance, and summed up the model-based logistics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path,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entire
  一、引言
  現代物流服务业的网络治理程度和协同创新程度,直接决定了整个物流行业合理、健康有序的运行。随着物流行业经营环境逐渐加剧的竞争程度和物流企业不断扩大的规模,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向网络化结构演变,传统的物流服务业运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如今变化多端的网络化环境[1]。在过去形成的一些理论已远远不能适应物流服务业网络化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这阻碍了我国物流行业的高水平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创新和治理显得迫切而必要,这迫使物流服务业的自我创新与变革。
  随着近来国家对物流行业在政策上和制度上的重视,有关物流服务业的研究也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2-5],相关物流服务业的理论不断完善与发展。有些学者对网络治理单独进行了研究,李维安等[6]对技术、社会和组织上的网络治理进行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提出了可供研究者参考的未来研究方向,彭正银[7]利用扩展的四重维度交易环境和社会关系结构嵌入理论,探讨了网络治理的理论架构,王德健[8]研究了网络治理的生成机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网络治理的适用性和强大的生命适应能力等等;有些专家学者则对协同创新单独进行了研究,曲洪建等[9]分析了企业内部要素的协同创新模式,阐述了两要素、三要素以及多要素的协同创新模式的内容,全利平等[10]探讨了创新协同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中的路径选择,从而通过协同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熊励等[11]在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在研究对象、研究系统性、研究手段和方法上的改进等等。
  从以上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大多数专家学者分别单独对网络治理和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没有涉及到将两者有效的结合来考虑,而将网络治理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应用到物流服务业的相关文献则是凤毛麟角。本文正是基于此,将网络治理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应用到物流服务业当中,研究网络治理在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中的价值实现,探索适用于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对提高整个物流行业的创新程度和合理有序健康运行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相关理论阐述
  物流服务业是一种包含各种行业和类型的物流服务形式,以满足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目的,集成先进的现代技术和管理技术,涵盖交通运输、流通加工、仓储、信息、包装、搬运装卸等几类行业在内的复合型产业形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服务性产业[12],如图1所示。   1. 协同创新的概念分析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化大生产下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越激烈。单个企业已经难以靠自身力量来应对变化多端的竞争环境,协同创新正不断成为物流服务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与强大动力。
  所谓协同创新(Synergy Innovation),是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13]。
  2. 网络治理相关理论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网络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大型的跨国公司到小型的微型企业,从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到传统的汽车产业,越来越多的组织被描述成网络[14],网络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治理一般被描述为“规制与监管”,通常用于权力的运用、利益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15]。现在治理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企业和政府活动的界限,逐渐被应用到经济、政治、管理和社会等广泛的领域,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网络治理作为适应网络化组织企业而产生的治理理论,和组织本身一样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基本属性。静态属性是指企业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和网络组织,特指因具体的目的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之间的既合作又竞争的状态;动态属性是指相关企业参与网络组织中的网络化的抉择和决策过程以及网络的治理机制。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地共同构成了网络治理的基本属性。
  综合相关文献研究,本文把网络治理定义为具有特定目标的相关企业群体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构建的具有选择性和持续性的生产与交易的互相协调的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企业的能动性
  相关企业是网络治理的主体,网络治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相关目标企业群体在同一目标下的战略决策行为。因此,研究网络治理的主体至关重要,相关企业始终是研究的核心与关键点。
  (2)企业群体构成的网络
  网络化的形成不仅在企业群体之间,也发生在企业的内部。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群体之间的网络化趋势以及协同创新治理。
  (3) 网络治理的层次性
  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企业主动参与网络治理活动和采取的治理行为,另一个是网络内的机理模式對网络主体行为的治理功能。企业要通过网络治理来达成目标,而网络治理又通过企业主体发生演进与进化,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物流服务业创新的协同学分析
  协同创新有很多类型和层次,企业内部的和企业外部的,区域内部和跨区域的等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利用网络治理作为工具,在协同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物流服务业与其外部相关主体协同创新机理进行探讨。
  1. 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系统
  1.1 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的系统界定
  在当今联系日益紧密的经济大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个体都不能单独存在,或多或少地与其他机构或组织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物流服务业中的企业与外部的其他相关主体的协同创新,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与物流服务企业相关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服务等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中。
  结合众多专家学者在相关理论的研究经验,我们把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系统界定为在适当的创新环境上叠加的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网络,是由与物流服务业相关的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服务等机构群以追求创新为目的,整合与优化人才、信息和资本等多种要素,将他们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创新系统。
  1.2 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网络
  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网络是一种由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和高校与科研机构四种行动主体在协同创新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所形成的紧密联系 的有机整体网络,他们的紧密联系会使得相关主体在网络结构上实现一整套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这些相关主体就是通过整个协同网络来实现协同创新的一个过程,如图3所示。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中最小的一个基本单位,是物流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产业当中的投资、盈利和商业化等过程密切相关,而只有经由企业才能实现创新的市场价值。企业是物流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一种主体。
  政府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主要扮演着两种重要角色,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注入资金、培养人才和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等行动,来引导物流服务业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间接通过制定有利于物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校与科研机构为物流服务业培育了大批高精尖人才的同时,又进行研发和设计并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思想,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一个基础性的作用[16]。
  中介服务包括创业中心、技术市场和咨询机构等,在协同创新网络中扮演着联络者和催化者的角色,是协同创新网络中的重要环节。
  除了以上的相关主体,还有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环境主要包括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无形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文化环境等[17]。
  2. 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环境影响机制
  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相关主体是在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共同目的地追求和实现,在实现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面临着环境的变化,怎样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响应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建立一个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从而做出应对决策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网络治理环境下进行协同创新,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外界环境变化,要想更好地实现物流服务业的协同创新,就要细致严谨的研究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图4所示。
  物流服务业的协同创新不仅仅涉及到相关主体的参与,同时也离不开物流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环境,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物流相关主体的变化,迫使他们为了适应协同创新的环境变化,去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环境的变化会反馈到协同创新网络里面的参与主体,经过大量的分析与论证,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解释与探讨,从而响应环境的变化,进而改变协同创新网络主体的认知,促使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来改变决策,从而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不断地协同与改变,来实现物流协同网络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3. 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概念模型
  网络治理理论在协同创新中的应用,能够给物流服务业的创新带来强大的规模效应,在各个相关主体的重要环节上不断扩大创新成果,这涉及到主体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
  在网络治理理论的帮助下,结合协同创新相关模型架构出基于网路治理的物流服务
  业协同创新概念模型,如图5所示。
  各个相关主体通过密切沟通与交流,形成一个紧密链接的整体,不断通过协同创新优化全社会的物流运作环境,以实现物流行业领域内的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物流环境。通过协同创新网络相关主体在知识管理、网络稳定性管理和创新收益管理三个基本方面的配合,实现物流行业的竞争与合作,通过共享收益与知识信息数据等方面的共享,来实现整个创新网络的稳定性协同,以此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促进物流领域发展与进步。
  三、物流服务业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
  基于网络治理的协同创新过程是网络内企业、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外界环境等多种相关因素密切协调、相互配合的过程,是相关主体及各要素在统一的框架协议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要想使整个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促使各个相关主体及要素的优势和特点得到有效的发挥,有针对性的实施。
  1. 增强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1.1 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高层的战略创新意识
  统筹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弄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避免和市场上的产品趋同或一致,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多下功夫。加强与网络内其他成员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创新发展战略,在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体系。
  1.2 构建企业内部协同创新平台,逐渐完善创新系统
  企业的创新是整个网路创新的基本单位和基础,对于提高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企业协同创新平台,不断加大企业的组织和制度上的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激励企业员工的个人创新意识和革新思想,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增强政府的保障体系建设和制度引领作用
  2.1 营造具有活力和动力的协同创新环境
  政府在引领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时,要加大力度吸引那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强化相关企业群体的分工协作,重视相关行业的协同创新网络和行业配套系统的设立,制定必要的制度政策使相关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2.2 培育促进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的基础支撑环境
  基础支撑环境主要是指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等[15]。政府应当加大与协同创新体系配套的科技、信息、教育和文化等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聚集创新性人才;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而重视和保护相关创新主体的正當合法权益与创新的积极性。
  3. 完善中介机构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其服务创新企业的意识和能力
  强化网络内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物流服务企业群体的创新环境[18]。除了政府的制度和政策支持以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还需要在信息、服务、投资和协同创新氛围方面提供支持。
  高校和科研机构要积极与物流服务企业群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共同解决协同创新中的难题,从而企业可以直接利用科研创新成果。科研机构人员可以通过深入物流服务企业了解创新中的问题与研究方向,有利于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和更精准地把握协同创新的研究方向。
  四、结论
  当前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逐渐进入到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家大力提倡物流行业的创新,物流服务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此时,物流服务业的协同创新显得急切而必要,本文基于网路治理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构建出的基于网络治理的物流服务业协同创新概念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主体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构建一个合理健康的网络协同创新环境能够提高我国物流服务业的稳定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物流服务业的生机与活力在于网络治理下的协同创新,对于加快物流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全面提高物流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与行业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Daniel J. Flint,Everth Larsson,Britta Gammelgaard. Logistics Innovation:A Customer Value-Oriented Social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5, 26(1): 113-147.
  徐杰. 物流组织网络结构及运作问题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况漠,缪兴锋.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服务体系创新途径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10 (5): 77-80.
  谢泗薪,张文华. 区域物流协同创新与演化机制探微[J]. 价格月刊, 2014(1): 44-48.
  白鸥,刘洋. 服务业创新网络治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7): 69-74, 81.
  李维安,林润辉,范建红. 网络治理研究前沿与述评[J]. 南开管理评论, 2014(5): 42-53.
  彭正银. 网络治理理论探析[J]. 中国软科学, 2002(3): 51-55.
其他文献
先进产业位于产业价值链高端,具有技术先进、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等特征。从国外发展实践来看,大力发展先进产业是区域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正> (4)饲养管理 亲蛙和亲鲵的饲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创造舒适环境条件、巡塘、投饲、调节水质、预防病害等。 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包括池塘环境幽静、阴凉,切忌干扰和嘈杂;
一、生物学特性 黄颡鱼属底栖鱼类,其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白天栖息于水体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体上层觅食,喜欢集群和在弱光条件下摄食和活动。黄颡鱼为杂 First, t
保乳综合治疗是以保留乳房外形的限制性手术为主,放射治疗为基础,辅以化疗、内分泌治疗的多学科合理化的综合性治疗。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保乳综合治疗与根治术效果相仿,现综述保
目的探讨低场MRI平扫在进展期胃癌胃壁及胃周浸润上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美国Elscint公司0.5T超导型MRI扫描仪,对照病理结果,对65例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扫描。结果以胃
鱼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和机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正确诊断,是治好鱼病的关键所在。我们根据多年来从事鱼病诊断
自动驾驶汽车从技术的成熟到最终的产品落地,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就是测试评价。与传统汽车不同的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评价需要区分人和车,这就需要制定自动驾驶车
<正> 2002年我们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试验,在该年虾价下降至24元/千克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 试验地点在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