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困境与变革进路——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

来源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xi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作为满足建设用地供给需求和保障农民土地发展权益的政策产物,经过长期试点实践最终得到立法肯定.从“三块地”改革的联动性视角出发,入市改革在理论上需要解决所谓的“圈内”“圈外”争议,在实践上面临着“协调与土地征收的关系”“衔接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增值收益分配规则”等问题.通过考察浙江省德清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创新路径,获得的启示是:入市范围不宜包括城镇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入市原则上优先于征收;建立宅基地使用权人无偿退出或不退出宅基地情况下、将宅基地转化入市的制度;明晰土地收益分配主体,并通过税制调节入市增值收益.
其他文献
新时代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从课程育人层面上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促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治安学导论课程中的“治安预防”内容为例,按照对应式从“明确教学目标→选取教材内容→对应思政元素→实施课堂教学→开展教学小结”五个环节展示和探究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过程.
公平责任是《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民法典》中一直秉承的侵权法律体系的损失分担规则.公平责任的性质、适用前提、适用情形、功能及适用限制素来皆有争议,在《侵权责任法》的司法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而立法者依然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并规定在《民法典》第1186条之中.主要变化在于:《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对公平责任的规定采取的是“一般性规定+选择性适用”的立法例,而《民法典》采取了“一般性规则+封闭式例举”的立法例.但是,这样的转变并不能完全冲破适用公平责任的困境,亦不能解决其滥用的风险.只有通过分析公平责任
在公安机关“大部门制”与“合成作战”的警务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当前经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在于探索并形成“合成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体系上,应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经侦课程“合成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应重组优化经侦课程“合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资源上,应建设“合成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在课堂模式上,应形成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的“合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团队上,应建设跨学科的经侦“合成教学”团队;在教学考核上,应探索“合成教学”学习效果考核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