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医疗系统也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获益,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效率。基于此,本文以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价值、优势等作为切入点,分析其计算机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相关理论的可行性以及系统优势,以期通过分析明晰理论,為后续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作流体系;临床路径;物联网;单片机
  现代医疗系统的发展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作的要求,但依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求保证各类工作的效果、准确性、有效性,设法提升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十分必要。目前来看,工作流、临床路径相关理论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发展成果,对二者加以融合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设法构建计算机支撑系统,可以直接提升医疗系统的工作能力,对上述内容加以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
  1.1 工作流与临床路径
  工作流(Workflow),指“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当系统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在多个参与者之间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属于一种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可以促进治疗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避免问题、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工作流与临床路径的共同特色是“规范的流程”,这是对二者进行融合、提升二者价值、发挥二者共同优势的基础。
  1.2 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的优势
  工作流体系能够保证相关工作在计算机的支持下自动进行,临床路径则能够保证针对疾病治疗给予的各项措施安全可靠,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其核心价值是进一步保证工作的自动化水平和有效性,保证相关工作能够按固定规则(通常为计算机默认程序)进行,避免人员工作的疏漏,也能降低管理成本。如某位患者需按时服药,在工作流体系临床路径模式下,系统可以将用药信息传递给护理人员,提醒护理人员用药患者位置、用药类别、用量等,工作效果和效率都得到了保证。
  2 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的构成
  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包含5个主要模块,即信息采集和存储模块、通信模块、输入和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以及各个移动终端。信息采集和存储模块主要负责采集患者信息并存储于系统中,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默认程序进行工作。通信模块是指根据采集所获信息进行提醒、信息传递等工作的结构,如根据患者情况传递用药、护理需求等。输入模块指人员操控系统、改变指令、更新软件的模块,输出系统主要通过数字化设备显示各类指令的执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实时状况等信息。中央处理器是系统的核心,以单片机为基础,可以实现信息分辨、工作指令下达等操作。移动终端采取分布式设计,由医护人员携带、放置于各个办公区域中,用于接受指令、进行工作。上述五个模块各自工作,又共同构成了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
  2.2 系统核心技术
  系统核心技术包括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通用的集成技术、嵌入技术。通信技术上看,为保证系统工作的有效性,采取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超短距射频通信技术,有线通信主要是连接系统的各条线路,系统内部信息的传递一般取有线通信的方式。无线通信指系统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当医疗系统的各个环节存在用人需求,系统会发出固定波长的信号指令给对应人员,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接收该指令,并投入工作中,该方式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灵活性。超短距射频通信技术用于身份识别,以保证系统安全性。[1]单片机技术主要用于移动终端和分布式分管站,为其提供默认工作程序和基本的数据存储等功能。物联网技术主要用于连接系统中央处理器以及分布的各个节点,使其处于计算机支撑系统总体范畴下,可以有效传递各项工作进度、需求。集成技术、嵌入技术等则保证了上述各项技术在统一计算机支撑系统下的兼容和有序工作。
  3 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的实现
  3.1 实现基础
  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是医疗科技发展的成果,其实现的三个基础是医疗工作需求、技术发展和理论进步。医疗工作需求可以看做是系统实现的内在动因,现代社会条件下,医疗工作面临的压力逐渐加大,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依然采用旧式的医疗服务方式渐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2]如患者按铃呼叫护理人员,如果护理人员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察觉,患者的生命安全就可能受到威胁,在新的计算机支撑系统中,值班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终端了解客户需求,工作效率高得多。
  技术发展是计算机支撑系统能够实现的基础,如上文所说的分布式移动终端,其设计上的实现非常依赖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物联网保证了人员和系统处于共同管理体系中,无线通信则保证了通信工作的有效性,使移动终端和系统能够同步工作。理论进步主要是指各类医疗系统管理理论,如循证护理、临床路径等等,这些理论推动了实际工作迈向现代化,并使其能够和信息技术融合,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3.2 实现方式
  在理想状态下,系统的工作带有明显的模式化、自动化特色。以某外伤手术人员的护理为例,系统建成后,病房中存在一处分管站,监测病人状况,当病人存在明显的疼痛情况、需求护理时,可以将护理需求通过分管站输入系统中,分管站根据默认程序识别患者需求,并利用通信技术快速将患者需求传输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默认程序寻找该患者对应的护理部门、人员,将患者需求信息直接传递给护理人员,携带移动终端的人员根据指令来到患者处提供服务,上述为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基本工作流程。其实现依托于第二章所述的各类技术,在现有条件下,上述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也具有理想的实现空间。[3]
  3.3 模拟实验
  3.3.1试验观察指标
  为求了解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实用价值、不足之处,建立了分析模型,进行试验,试验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满意度和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实验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系统使用前,第二阶段为使用后,为求保证系统有效性,在正式试验之前进行了人员培训,使人员充分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快速适应,以保证系统投入实际工作后的效果
  3.3.2实验过程与结果
  培训工作周期进行,持续1个月,之后开始进行试验,参加调查的医护人员数目为33,患者数目为61。结果上看,应用计算机支撑系统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快速投入工作,且工作得到信息系统支持,效率更高,总体满意度较为理想,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应用情况良好,医护人员和患者均得以因此受益。对系统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系统应用的各类技术在现有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实现空间,这表明系统在设计和实现上均是成功的。
  4 总结
  通过分析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计算机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基于工作流体系的临床路径价值,实现了二者优势的融合,在此基础上,计算机支撑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功能全面化和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数据的完善性,其核心技术是物联网以及单片机等,实现方面要考虑需求、理论和技术的融合,模拟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和价值,后续工作中可以推广计算机支撑系统。
  参考文献:
  [1]马小艳,史冬梅,王小亚.PDCA循环在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兵团医学,2017(04):6972.
  [2]庞会,刘忠和,张艳芳.一体化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访及双向转诊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47(02):253254.
  [3]何欢.临床路径管理对医疗质量管理及控制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1):112113.
其他文献
生物技术与食品唐琳(山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250014)樊庆义(济南市教学研究室250001)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食品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天然的植物和动物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语言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在计算机语言高速发展的今天 ,汇编语言即有其不可弥补的缺陷也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如何在Delphi中应用汇编
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与发展趋势刘仲敏,曹友声(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450003)编者按据农业部推广总站对我国25省市关于农田地膜残留量的调查,截至19gb年我国已推广使用地膜达2亿亩。地膜一
早在1972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推出ISDN时,人们预言它将迅速发展成为网络主流,事实上过了十多年ISDN才慢慢发展壮大,尤其是因特网在90年代走红,ISDN便宜的连接设备,低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着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廊坊市发展教育产业、打造"教育城"的最优选择.通过为高职院校努力争取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加强区城教育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当前,微机电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了加速度计、陀螺仪等元件的快速发展。利用倾角传感器进行角度的测量,价格过于昂贵,适用范围较窄。微加速度计和微陀螺仪低成本小体积且性能稳定。选用卡尔曼滤波法,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获取的数据整合到一起以达到小车倾角信息的最优估计。以MPU6050作为设计目标,从软硬件、功能设计到仿真,从微机电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分析MPU6050的特点,然后利用设计出的MPU6050传感器
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韩志泉(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37)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已描述的有2万多种,绝大多数属世界性分布。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就是其中的习见类群。太阳虫(Actinophrys)常见的有放
蓝藻水花的毒性及其生物控制由文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近几十年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业上广泛施用化肥,大量污水排入水体中,使很多水体富营养化。在富
两种宽带接入究竟孰优孰劣,Cable、DSL谁领风骚?两篇文章见仁见智,论点鲜明,值得玩味。
可管理性是当前IT界最热门的技术话题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用户最关心的一个技术要点。当人们在各个领域大谈可管理性的时候,病毒防治软件提供商也在向这一目标迈进。通过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