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批判性思维深度推进整本书阅读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e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推进如何进行?推进课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应该包含哪些要素?推进过程如何展开?等等,这些问题在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中还缺少实例的验证,这说明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需要我们研究、实践、提升、推广的问题还有很多。本文试以《鲁滨逊漂流记》的推进课为例,说明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应有的形态和策略。
  在初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础上,第一节课围绕大概念“冒险与生存”完成了以下任务:①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成书过程及作者笛福。②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缩写。③小组合作学习,用思维导图画出鲁滨逊的航海图和在荒岛上的财富增长图。④梳理人物年谱,抓住鲁滨逊、星期五、老船长这三个人物形象,从人物出身、性格特点、经典语录、形象概述、主要事迹等方面建构人物图谱。⑤将鲁滨逊、星期五、老船长的经典妙语批注在文本中,并摘抄在随笔本上,不得少于10条。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在规定时间用微信群进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推进课。
  一、紧承主题回顾,深化细节探究
  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课关键是如何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和效度,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阅读障碍、思维障碍,或者限于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没发现文本中具有深度和厚度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推进课上善于积极引导,巧妙搭建思维支架,设计紧承主题的问题链。在问题链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文本的深度阅读,用问题链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激发的互动中,开启思维之门,让思维进入深度思维状态,从而真正读通、读懂这本书。上节课布置给学生的思考题是:①对《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句经典妙语展开思考,说说自己深入细致的理解。②说说小说用第一人称叙事和用日记形式写作的好处。③文本中哪些细节显得真实?基于此,本节课直接开始这一轮问题的讨论。
  师:上次留给同学们的第一个思考题是:对《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句经典妙语展开思考,说说自己深入细致的理解。
  生:“世间万物只有有用处,才是最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该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顶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我的理解是世界上的东西即使我们都有,有些也是没有用的,一些东西用不了就只能等它坏掉,还有一些即使能用但不舍得用,依旧会坏掉。就像人脑一样,越不用就越不好用。
  生:“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孤寂和绝望。能否战胜忧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生:“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孤身一人待在荒岛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师:鲁滨逊的很多经典妙语都可以作为重要素材,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用得上。希望大家对积累的这些经典妙语多读、多背、多悟。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注意到文本中的经典妙语,通过整理、自主思考、深化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解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为以后的写作准备素材。
  师:用第一人称叙事和用日记形式写作的好处是什么?
  生:用第一人称和日记可以直白地写出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想法。就像鲁滨逊说的:“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记录心事,每日可以浏览,聊以自慰。”
  师:非常好。
  生: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师:回答这个问题最好分条,很多同学的回答没分条。
  生:用第一人称叙事有4点好处:①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角色。②便于抒發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③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更生动形象。④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生:用日记形式写作的好处是:提高写作水平;帮助自己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积累生活经验;帮助自己反省过去,养成反省的好习惯。
  生:用第一人称叙事读者代入感强,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师:什么是代入感?这个名词不错。
  生:就是将自己带入文章当中,感受作者或者主人公当时的感觉,引发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
  师:非常棒!笛福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和用日记形式写作的目的是让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状态与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关注《鲁滨逊漂流记》独特的表现形式,更从读者视角体会、感悟鲁滨逊的生命历程,增强学生对文本及主人公的切身体验感。
  二、思辨多样细节,提升认知能力
  教师出示原文,展现鲁滨逊制作陶罐的细节(文字略),开启细节讨论。
  师:作品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是因为细节描写真实、生动。我们来讨论第三个问题“细节描写”,小说中哪些细节使你仿佛身临其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能关注到文本细节,但是对文本是如何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问题却回答得杂乱无章,如一个学生回答“这一段描写了鲁滨逊的动作、陶罐烧制的程度、烧陶罐的技巧”,这说明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没有关注到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不会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也说明学生还没有关注到文本的言语形式,没有关注到言语形式的特点和规律,只是从模糊的感性上用一些简单的套话来回答深刻的问题。因此教师作了如下指导:   师: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我们在鉴赏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来回答,“这段文字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作用?”
  生: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了鲁滨逊制造陶罐的过程,主要刻画了鲁滨逊的动作,反映了鲁滨逊制造陶罐的艰难。
  生:这段话写了鲁滨逊制造陶罐的过程。通过对鲁滨逊动作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鲁滨逊制作陶罐的困难。更加写出了鲁滨逊善于追求、敢于尝试、不怕困难和探险的精神。
  师:哪些细节?要把关键动词摘出来,再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越细越好。
  生:这段话写了鲁滨逊制作陶罐的场景。运用了动作描写,其中“摞”“放”“添”“烧”等动作,描写了鲁滨逊做陶罐的不容易,表现了鲁滨逊自力更生、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积极乐观的精神,也反映了荒岛求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噢,还有“五六个小时”也是时间细节。
  师:小说其他地方,比如作者在记叙鲁滨逊编箩筐、制作面包等过程时也都采用了这种手法。作者正是通过逼真而细腻的细节描写,把这种看似一般的细节跟特定的行动进行巧妙的结合,把平凡的事件与丰富的想象巧妙结合,把平淡的细节跟不寻常的行动相融合,给人以真实感、即视感。
  这一环节的引导,加深了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感受和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文学形象,并能有条理、有依据地表达观点和发现。
  三、多样形态展开,深度推进思维
  本环节主要围绕学生的思辨性阅读来展开,整本书阅读不能只为了阅读而阅读,要通过整本书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师:从现实生活看,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鲁滨逊漂流记》?
  生:鲁滨逊和老船长身上有许多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全书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话,有许多巧言妙语值得我们去借鉴。
  师:什么伟大的精神?请回答。
  生:从这本书里学习他百折不挠的毅力。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以一个好的心态面对现实。让我们珍惜现有的生活,懂得了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
  生:发扬鲁滨逊积极乐观、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要做生活中的鲁滨逊。
  师:你对鲁滨逊的孤独是怎么看的?
  生:首先,鲁滨逊的个性中有坚持己见、独立专行的一面,他和亲戚朋友交往很少,这与父亲对他的期望格格不入,这些都体现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人。孤独让他内心世界丰富,有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其次,遇到星期五之前,鲁滨逊在岛上一直是自己面对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一个人建房子,一个人种田,一个人打猎、写日记、忏悔,他是孤独的。再次,星期五出现后,鲁滨逊和星期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他教会星期五说英文之后,感慨道:“这是我在岛上20多年来第一次用英语与他人交谈。”体现出鲁滨逊对于人际交往的向往。第四,“我总以为我一到英国就会高兴不尽,没想到我在那里却成了一个异乡人。”从岛上归来之后,鲁滨逊与身边的环境更加格格不入,仍然是孤独的。最后,孤独给了鲁滨逊不同于常人的生活目标,也帮助他成功地战胜了人生的考验。
  生:我的看法是,孤独并不全是负面的,孤独也可以成全一个人的伟大。
  生:其实他并不孤独,他的孤独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一直拥有坚定的信念。
  师:你的见解很独特,请详细说说。
  生:可以说他孤独,也可以说他不孤独。孤独是因为他很多年一个人生活,没有可以交流的朋友,不孤独是因为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精神与他相伴。
  这时学生已经学会了对“孤独”进行辩证思考,再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解决“孤独”这个问题就成为深度阅读、深度思考的关键。
  师:对于鲁滨逊来讲,哪种孤独是最大的孤独?
  生:心灵上的孤独。
  师:怎么解决呢?
  生:他在孤独中写日记,反思自己的过去,忏悔,于是有了人格上的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人。
  师:大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方向都对,要辩证地看待鲁滨逊的孤独,还要分阶段看待鲁滨逊的孤独。鲁滨逊自己是怎么解决孤独问题的?用序号标注清楚回答。
  生:①干活劳动。②读《圣经》。③写日记。④驯养鹦鹉,和鹦鹉说话。⑤收养星期五。⑥用石子在树上刻痕等。
  这时,有一位同学用“没有,鲁滨逊就,解决了自己的孤独问题”这一句式来回答问题,教师顺势而为,要求学生用这个句式造句,起到了既深入理解文本又训练语用的双重效果。有的同学这样写:没有人陪鲁滨逊说话,鲁滨逊就写日记,自言自语,解决了自己的孤独问题。
  在解决“孤独”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入对下一个问题的讨论:鲁滨逊的事迹是一个奇迹吗?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不是奇迹,“不是,虽然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死里逃生是个奇迹,但是没有鲁滨逊的辛勤劳作和各种努力他不会活下来,万事都要努力去做才会成功”,“不是,鲁滨逊是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才活下来的”,但也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是一个奇迹,他一个人把荒岛建设成了有多人居住、牛羊成群的富裕小岛,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生:他做到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所以是奇迹。
  生: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所以这是一个奇迹。鲁滨逊没被野人吃掉,一个人救出“星期五”,也是个奇迹。能够遇见带他离开的船长并得到信任,也是一个奇迹。
  生:是奇迹,鲁滨逊有不屈的毅力。试想在那种情况下,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就算可以劳动,又怎么活命?归根究底还是不惧困难、昂扬向上的精神狀态,使他得以生存,创造生命奇迹。
  关于这个话题的辩论,说明同学们在思考问题时,展现更多的是自己个性化的思考,但思考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回答得很笼统。为了让同学们的思维走向深处,教师设置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小说中的种子是怎么来的,火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用文本中的细节作为自己的例证,只有关注细节才能使观点更有说服力。这时学生的眼光就聚焦到文本中的细微处,如搁浅的船、种子、火药、《圣经》等。因此学生呈现出观点更清晰的回答,如“不是奇迹。①如果没有大船上的物资,鲁滨逊也束手无策。②如果荒岛上没有动物,没有食物来源,他也会死。③如果岛上有一群野人,鲁滨逊也会被当成外来物被杀掉。④如果岛上没有淡水,鲁滨逊也会死。⑤他很幸运,他发现了大麦种子”。   这几个问题侧重训练学生的质疑和求证能力,也即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不要轻易接受既有结论,要学会对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培养自己初步评估问题深度、广度以及逻辑性的能力,在独立思考、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见解。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批判性思维不等同于标新立异,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多层面、多角度、辩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追求问题解决的逻辑性,不满足于轻松地给自己一个标准答案。
  四、整合全面资源,完善自我见解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整合、利用更多更全面的资源辅助加强整本书阅读,需要从以下四个角度着眼。一是理解整本书的创作时代及背景,二是学会建构基于大概念的群书阅读意识,三是引导学生读书一定要对接自己的生活体验,四是善于用比较全面的表达来完善、深化自己的认识。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自立精神与当前我们的教育”这个问题的设置,目的是通过阅读文本涵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所必备的关键品格与能力。
  生:如果没有读过《鲁滨逊漂流记》,对于如何在荒岛上独自生存,我一无所知。假设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以我现在接受到的教育内容,我想我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读完这本书,再思考一下荒岛求生的问题,脑子里的求生方式几乎全部来自这本书。所以,这本书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生:我要有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属于男子汉的阳刚、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这种意志,无论对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男孩子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尤其是处在多变的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假设”的灾难和艰险,也随时都有可能降临。重要的是,当意外的事情来临了,要学会接受和面对。
  教师提出“你认为鲁滨逊是一个开拓进取的英雄,还是一个只顾满足自己欲望的自私自利者”这一问题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在争论过程中都是自说自话,缺少阅读视野的拓展,使自己的思维仅仅局限在狭小的思维圈内。如有的学生这样思考问题:“一方面,鲁滨逊克服种种困难,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同时开发了这个没人知道的荒岛,他是一个开拓进取的英雄。另一方面,鲁滨逊来到荒岛之后,打猎、砍树、挖洞,用人类的生活方式破坏了岛上原有的生态秩序,把原本属于大自然的财富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从这个角度讲,鲁滨逊是一个自私自利者。”教师顺势引导:这个问题谁关注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从历史背景出发,很难说清楚这个问题,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个思维角度一抛出,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没有把“鲁滨逊”放在当时的大航海、资本主义扩张时代来思考。
  师:冒险类的整本书你还读过什么?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现在布置一个大作业《论人类的冒险精神》,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文章怎么写。
  《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骑鹅旅行记》《神秘岛》《海底两万里》等,这些书学生大都读过,以“冒险”这一话题贯串成一组群书阅读,意在建构大概念统领下的群书阅读意识,这也是部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读书要求。“写论文”这个看似大问题的抛出,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要举实例说明人类冒险永不停息。
  生:冒险精神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哥伦布、麦哲伦、郑和、张骞,都是在冒险中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贡献。
  师:郑和、张骞,我正要说不要忘了中国人呢。点赞!


  生:天宫一号、二号,将来还有三号。如果没有冒险精神,我们就不会有玉兔号月球车,就不会有天眼,就没有舍身前往抗击病毒一线的科研人员。
  师:这位同学还关注了当下,这是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有的意识。要从古、今、中、外四个角度举例。
  师:那第一段怎么写呢?
  生:第一段就举例子。
  生:举例子,从古至今来写,第一段还要总领全文,引用一句名人关于冒险精神的话。
  师:那我们就课下写一篇关于冒险话题的小论文,不少于1000字。
  本环节,由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展开自由辩论,既结合文本又结合学生对当今国家、社会、自然的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了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整本书阅读推进课的展开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搭建思维桥梁,设计以读书目标为核心的问题链,在问题链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本,探究和發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在自觉分析和反思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语文素养,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打好坚实的品格和能力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白重恩院长、各位来宾、同事们、朋友们:  我首先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届毕业生以及所有教职员工和朋友致意。  上周,我为纽约城市大学的毕业生送上了祝福。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致辞。和他们一样,你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步入社会;和他们一样,你们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入职场;和他们一样,你们的身上肩负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但令人遗憾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剥夺了你们欢聚一堂参加毕业庆典的机
期刊
兕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他捉了唐僧并不吃,他究竟想干什么?孙悟空打不赢他,到处请救兵。第一次,兕大王说:“这猴子铁棒被我夺了,想是请得救兵来也。”第二次,兕大王说:“你这泼猴,又请了什么兵来耶?”无论孙悟空请来什么救兵,兕大王都没有意见,总想看他请的是谁,可后来听说只他一人没请什么救兵时,兕大王就恼火了:“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兕大王当然是不会吃
期刊
《菊次郎的夏天》剧情简介  暑假到来,自幼丧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正男(关口雄介饰),如今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特别无聊。他拿出母亲从外地寄来的信,准备自己一个人去爱知县丰桥市看望母亲。  邻居阿姨(岸本加世子饰)发现后,决定帮正男完成心愿。她拿出一笔钱作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北野武饰)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寻母之途。可是在第一天,菊次郎就把老婆给的钱全部输光,于是两个人只好步行前往爱知县。  
期刊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脫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标题: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
期刊
故宫一直是骄傲的,它今年600岁了。故宫最好的东西不止古董钟表,那些宫殿里的瓷器摆设、木石雕刻、金银玉器、名家书画……集几百年皇家之力留下的精品,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魂所在。故宫自有骄傲的本钱——本“宫”高高在上,汝等理当甘拜下风。  从来不缺爱慕者,更令人高兴的是,骄傲的故宫这些年还一直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故宫的故事,亲民的举动讨好了年轻人。于是乎,印象中那个吃皇粮、卖门票、不食人间烟火的故宫博
期刊
1.剧情梗概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因文革而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着叶嘉莹的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的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
期刊
【导读】  少年汉斯与父亲从挪威出发,前往希腊寻找为追寻自我而离家出走的母亲。途中,汉斯得到一个放大镜与一本神秘的小圆面包书。书中讲述一个水手遭遇沉船流落到奇异的小岛后,他每天把玩的一副纸牌幻化成鲜活的人物的故事。汉斯的欧洲之行变成了解谜之旅:重新洗过的纸牌带来怎样的启示?小丑牌是唯一的永生之牌吗?两百年前的沉船之谜与母亲的失踪之谜又有怎样的关联……本书用52张纸牌与一张小丑牌来挑战读者的好奇心与
期刊
看动漫并不是不务正业,它可以是闲暇时的娱乐。动漫不是生命中的一切,但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许多家长对动漫并不是很了解,以为动漫就是动画片之类的,或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他们不让自家的孩子看动漫。其实不然,动漫里也有很多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内容。这取决于看动漫的人如何选择。家长谈之色变的二次元,也并不是什么娱乐“鸦片”,相反它是另一种美的艺术形式。比如,《灌篮高手》以动漫的形式展现
期刊
旷野上有一堵墙,它绵延万里,把一个世界划作两半。墙的这头是土地肥沃的平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算不上富足,却充实而幸福。那墙高达万丈,鸟也飞不过去,何况是人。  平原上的人们,劳动,游戏,搭着帐篷居住,围着篝火起舞,一切在既定的轨道上,井然有序地发展着,可不时也有人想:墙外面是什么?有人说是一条深不可测的断崖,向前一步就尸骨无存;有人说墙那边是一望无际的花海,由黄金铺成的路,美酒流淌的河。
期刊
有人喜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有人喜欢傲雪斗霜、四季常青的松柏;有人喜欢月月绽放的月季……我却喜欢那绽放只有一瞬间的昙花。  一日,我在朋友家看见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朋友自豪地说:“没看过吧,这是昙花。我已经看过它开花了,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美。”我心里一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昙花?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朋友小心翼翼地拔了两株给我。  我欣喜若狂,一路跑到家里,虽气喘吁吁,但连口气都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