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实践性较强、学习难度较高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既是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物理实验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因此,教师对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拓宽学生的物理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着重探讨了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作用
  作为初中阶段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特点.因为物理学科的实验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欢探究并验证实验结果,演示实验能够把抽象化为具体,把问题变得简单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改变,把枯涩的物理教学变成有趣的展示,通过物理实验的演示,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激发每位同学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得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扩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掌握知识,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教育目标.
  一、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时期,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心,能够快速学习和吸收知识,对于物理教学中实验具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实验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使得实验具有趣味性、新奇性等特点,对学生来说,在实验过程中,愉快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应该极大限度地利用所具有的资源和机会来为学生做实验,并通过此方法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这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产生乐趣,也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养成一个独立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
  例如,在描述“光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现象时,简单的实验器材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地向学生演示.教师要提前准备好一张比较平整的纸和一支蜡烛,将纸片中间打一个小孔,完成后把纸张放于蜡烛与墙的中间位置,再点燃蜡烛,我们会发现在墙上奇迹般地出现一个倒立的蜡烛火焰图形.这个实验现象可以把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给激发起来,教师就能够对此现象展开教学,进行科学的讲解.等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后,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操作,可以将纸片进行前后移动,此时,学生会看到墙上蜡烛火焰图形发生一些变化,学生会对此现象表示疑问和好奇.
  教师再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探究此实验所出现的现象.在前后移动小孔时,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当小孔距离墙面相对较近的时候,墙上的图形尽管小可是比较明亮;当小孔在逐渐远离墙面的过程中,墙上的图形就会缓慢地增大,可是亮度相对暗一些.也可以通过探究改变纸张上小孔的大小,来观察墙上的图形具有哪些细微变化.对于光沿直线传播这一课程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布置课下作业,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让学生理解并加深掌握相关物理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把复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解决了物理知识抽象化的问题,还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积极地探索更加抽象的物理知识,发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
  二、突破物理教学难点,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有某一个物理知识点由于其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从特定语句中抽象化的,具备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比较难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只能靠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枯燥的讲解,并不一定能让大部分的学生真正理解“吃透”.但是如果在这个知识点讲解过程中,教师设计相对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直观地观察实验、分析其中的实验现象出现原因,就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理解这个物理知识点,而且能够理解“吃透”,不仅使得教师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取得更突出的效果.
  例如,在“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有关”这一课程中,仅凭教师简单的讲解,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理解压强和液体深度的规律,而在这一节课程中教师加以演示实验就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直观、仔细地观察规律,然后进行动手操作,这会让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深刻的认知,才会由内而外的体会到液体和压强之间的具体关系和规律,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教学突破,此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经过学生的长期学习,一个不断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就会被学生逐渐地养成.
  三、能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加深理解
  初中的学生比较小,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都有限,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能较多难以解决问题将会出现.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且掌握物理规律.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感受实验的每个步骤,让学生通过清晰的感性認识观察体验到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再通过分析、归纳,形成理性认识,得到物理课程的客观规律.
  例如,在“声音都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课上,可以通过碎纸屑在鼓面上出现振动现象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有个直观的印象,也正是通过这种演示实验,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可以较好的让学生理解其原理,从而进一步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再如,光的折射这一知识点,可分别将硬币、筷子放入盛了水的碗中,分别观察实验现象,然后仔细观察
  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与斜射入水中的现象,可以看到折射光线以及折射角的不同,在不同的界面所呈现出的光的传播方向也不相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观察折射光线的相关规律以及其中包含的不同关系,只有深入探究,发现内在规律,才可以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四、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物理观念
  所谓物理观念就是对于对物理中概念、规律和运用实践都能进行解释的能力,主要侧重与物理教师引导下就能进行自主构建物理观念.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演示实验的出现能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得出一些物理观念.
  例如初中物理中“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内容讲解过程中,演示大小相同纸片、卡片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然后再将纸片揉成球状重复之前的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两次演示现象的不同去自我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而且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自己构建出来的物理观念他们会更加印象深刻,理解也更清晰,不易遗忘,还能避免与其他类似物理知识点的混淆.
  五、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演示实验就是老师面对学生做出示范,并让学生学习物理实验方法.中学生的模仿心理特征特别强.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方法要被教师加以重视,加强实验演示方法,遵循客观事实.在进行物理演示实验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得多、思考得多、行动得多,使得他们能够开阔思维.
  例如,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这一有趣实验过程,他们会进行积极动脑,通过前期的锻炼可以自己收集实验器材,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之前做过的实验同学们都具有深刻的印象,他们也可以将这些实验进行对比,必须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知道他们分形成这些现象的条件和原因,从而发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客观规律.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力求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物理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物理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要通过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潜力,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佃波,胡艳.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2019(S1):68.
  [2]王琼.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9(17):145.
  [3]贾永超.浅析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2011,29(12):42-43.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之后,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化学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在高中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实践实验中一些总的动手能力,
会议
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实施的背景下,以协同理论为支撑,阐释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时代意蕴,论述与分析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
会议
会议
会议
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是指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实践教学在内四者相互补充,互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着
会议
从国外发达证券发展经验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是一种具有某种分层结构体系的市场,它包含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市场、二板市场(也称创业板市场)和地方性的证券交易所市场、场外
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难以划分明确的界限。因此,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采用建构主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