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韩语专业口语教学现状及提高策略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o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语作为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韩语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高校韩语口语教育的现状及韩语专业口语水平滞后的原因,从而提出提高学生韩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韩语;口语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教学
  一、韩语口语的重要性
  做为一种交流工具,韩语在中韩两国间的经济建设、交流合作及文化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学生择业面试、外贸谈判、出国访问乃至文化交流等都离不开韩语。韩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韩语的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口语,因此口语教学成为高校韩语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思考如何有效提高口语能力也成为高校韩语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高校韩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1.教材单一,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校多选用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延边大学等高校的教材作为韩语口语课的教材。如首尔大学《韩语》一到四册,延世大学《延世韩语》一到四册,国外高校的教材无论在语言的准确性上还是内容的现实性上,都优于国内高校的教材。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的初、中级教材涉及韩国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韩国人的生活和韩国文化。但是,对于韩语专业学生来说,这些教材都缺乏针对性,语法、单词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口语练习部分少,学生口语课学习语法、单词时间长。
  2.课堂教育模式滞后
  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进行“填鸭式”教育。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发言机会少。另外,教师多以问答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模式单调,缺乏趣味性,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兴致不高。
  3.侧重书面考试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用书面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学校口语考试也利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大部分高校用TOPIK、专四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本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另外,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注重学生是否取得此类证件。这就导致教师及学生重视笔试成绩,忽略对口语能力的培养。
  4.高年级口语课开课少,学生锻炼机会少
  大部分高校韩语专业仅在大一、大二专门开设口语课,大三、大四增设文学、翻译、语言学类课程及高级视听课课程,忽视对高年级学生的口语训练,认为可以通过增设的课程间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学生与韩语外教接触机会少。这就导致学生听力、写作能力远远高于口语能力,能写不能说的现象普遍。另外,大部分二类本科院校,特别是内陆城市高校,韩国留学生少,韩语专业学生接触韩国人的机会也少。
  三、韩语专业口语滞后原因
  1.口语课人数多,教师资源少,课外接触韩国人机会少
  韩语专业学生多,口语课多是20~30名学生一起上课,大班授课现象普遍,分配给每个学生的发言机会少、时间短,学生课上口语训练不足。现在很多高校的韩语教师主要是中国教师,外教资源不足,这就使韩语口语的练习大打折扣。另外,学生课外接触韩国人的机会少,除一些重点高校和沿海城市高校外,大部分高校韩国留学生人数少,韩语专业学生很难和韩国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2.口语考核机制不完善
  韩语专业TOPIK、专四考试仅涉及语法、阅读、听力、写作等方面,没有对口语进行专门考核,也没有统一的口试考核标准及参考办法,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大部分高校韩语口语课多以“学生和学生对话”“学生和教师对话”的形式进行考核,仅通过一次期末考试判定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单一,很难达到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多方面有效考核的效果。
  3.学生缺乏自信
  很多学生脸皮薄,对于说韩语自信心不足,害怕出错,特别是在很多人面前,更加不敢表现自己。特别是韩语初学者,没有掌握大量单词、语法知识,在韩语交流中会出现不少错误,造成沟通障碍,这更使学生缺少自信心,感覺沮丧,也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表达积极性。
  四、提高学生韩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1.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另外,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不仅仅利用“问答式”进行口语训练。听、说、读、写是学习外国语的基本方式,把单纯口语的训练变成与听、读、写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很大帮助。可采取以下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有效的口语训练。
  (1)“听—说”式综合教育。口语训练与听力训练密不可分,所以,要想进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必须要提高听力水平。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相信学生,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得越多,越能实现有效的学习效果。“听—说”式综合教育模式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有很大帮助。教师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料时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多选择符合学生水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资料。与日常生活无关的资料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读—说”式综合教育。“读—说”式综合教育是指学生阅读学习材料,根据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总结说出中心思想、内容概要等。例如:以“自我介绍”为阅读材料,教师可在学生阅读前,提出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最后阅读完成后回答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读—说”式综合教育也包括“看图—说话”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幅或者几幅图片,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编造有关联的对话。这种模式对韩语初学者来说是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口语水平的一种方法。
  (3)“写—说”式综合教育。“写—说”式综合教育是指利用所写内容练习口语的一种模式。学生进行写作前,教师可就本次写作主题做出解释,告诉学生应注意的地方,学生完成写作后,可让学生在其他学生前发表自己所写文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能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4)“读—写—说”式综合教育。“读—写—说”式综合教育是指学生阅读教师给出的资料,写出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口语表述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出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实现训练口语的目的。“读—写—说”式综合教育较单纯的“读—说”式综合教育、“写—说”式综合教育,更适合高年级学生。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口语练习中锻炼阅读和写作能力,能使读、写、说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5)“听—写—说”式综合教育。“听—写—说”式综合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听听力材料(独白或对话等),写出材料所列问题答案,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口语的一种模式。对韩语初学者来说,“听写并说出听到的内容”是锻炼听、写、说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但对于中高级韩语学习者来说,简单地听写练习脱离实际生活,缺乏趣味性,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恰当材料。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仪器锻炼学生口语能力。例如可以下载韩国歌曲、韩国新闻、广播、天气预报等,一方面增强了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从而间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此外,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围绕本课主题进行课堂讨论,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2.課外教学
  在日常的韩语教学中要做到“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课外教学”,大力开展各类课外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1)组织韩语角。练习口语需要有良好的环境,练习者应有良好的动机、情绪,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因此一个自然、轻松的语言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韩语口语水平的提高。韩语角是一个以韩语为主要交流工具,大家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它也以另一种比较轻松的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广大学生提供了练习口语的机会,也可以使学生通过韩语角进行口语对话,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另外,邀请韩国外教或韩国留学生参与到口语角活动中,学生在练习口语的同时也接触外国文化,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质将进一步提高,这可以为学生与韩国人交往甚至将来赴韩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举办韩语文化节。举办韩语文化节,邀请韩国外教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韩国文化,能帮助学生提高韩语口语水平和韩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制作泡菜、紫菜包饭等韩国传统料理,参与韩国传统音乐、舞蹈演出,穿韩国传统服装,切身体验韩国文化。韩语文化节能提供平时课堂教学难以实施的各类实践活动,使韩语教学从班级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大课堂。
  (3)举办各类韩语比赛。结合韩语文化节等活动,可定期举办韩语歌曲大赛、韩语演讲比赛、辩论赛、韩语戏剧表演等。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另外,建议学生课余时间多听韩国歌曲,多看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既增强了韩语学习的趣味性,又丰富了韩语口语表述的知识。学生通过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也能学到课堂教学中出现较少的新词、流行语等。
  3.课程改革
  大部分高校的韩语培养方案是在大三、大四开设的课程中增加文学、翻译、语言学类的课程,而认为通过这些课程可间接锻炼学生口语能力,忽视了口语的专门培养和重要性。对高年级韩语专业学生来说,开设演讲类、高级口语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经过2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单词量和口语能力,开设演讲类课程可以给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口语水平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和临场发挥能力。
  4.考核方式
  改变韩语口语课以“学生和学生对话”“学生和老师对话”形式为主的考核方式,不能仅通过一次期末考试判定学生的口语成绩,应在一学期内不定期多次进行口语考试。在口语考核上应该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和内容,可以采取看图说话、情景对话、听材料完成对话、复述、讨论辩论等相结合的方式。
  口语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关,而攻克这个难关,提高口语能力则需要课堂内外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韩语专业也应把提高学生口语水平作为韩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参考文献:
  赵胜兰.高职院校韩语口语教学策略实践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4).
  作者简介:李子月(1985— ),女,山东临朐人,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韩语口语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客观分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社会需求,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方式与策略。
摘 要:目前很多高校本科實验教学以大班教学为主,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笔者者结合在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拓展实验室功能等方面的成功实践,设计了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翻转课堂;创新思维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摘 要:健美操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不断地被拓宽,健美操的音乐也越来越多元化。民族音乐也会伴随着这一股流行风进入到健美操中。  关键词:健美操音乐;民族音乐;因素分析  在健美操教学中,音乐是健美操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套好的健美操如何很好地展示取决于它的音乐的选择是否让人产生共鸣。将少数民族音乐融合到健美操当中,不但能给世人展示出健美操的民族特色,还能使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加增
电视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视娱乐节目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以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也日趋一体化.但是,各个国家的文化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些差异的存在,就会导致社交语用失误.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礼仪方面的社交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近年来快速发展,法制化模式建设已经成为发展必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之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获益匪浅。然而在高校推进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工作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情报,有了情报的传递和交流活动,《左传》中就有不少以情报传递为内容,以情报人物为主人公的情报文学作品。这些古代文献、作品都突出表现了在战争或其他社会
本文将从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入手,分析和研究词块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以期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热贡文化已于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如何使热贡文化产业化,如何实现热贡文化从专为宗教服务的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的转换,如何对热贡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是政
国内婚姻挤压问题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出发,擅长对各项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数据分析。然而,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单纯的数据分析无法体现出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