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开闸陷阱or 馅饼

来源 :中国证券期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l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行节奏交给市场的情况下,不排除新股批量出现,造成二级市场短时间大规模的“失血”
  已经暂停有十余月的IPO何时开闸仍是个未知,但却时时刻刻牵动着市场的心。从暂停至今,重启传闻不断,但时间表和最终的改革定案却仍然是个谜团。
  有消息称,近日监管部门召集券商高层以及学者闭门座谈,就新股发行改革方案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要内容包括强化中介机构责任,讨论发行方式等,旨在进一步优化细节,博取市场更大范围的认可。据悉,IPO改革意见稿最早将于“十一”前后发布。
  IPO重启看跌派
  IPO发行一直被投资者视为A股走熊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监管部门一次又一次表态,股市下跌与IPO发行无关,可在投资者眼里却始终认为:IPO发行同股市下跌正相关。难道不是吗?有股民发布微博称,“IPO进入‘静默期’,股市就大幅反弹了,一说IPO要开闸,股市就噤若寒蝉了。”
  不管这条微博出于做空股市或什么动机,但它对股市的杀伤力明显被放大了,而放大的背后是因股市反弹了几百点累积了众多获利盘,大小非和被套伤了心的股民一听说IPO将重新开闸便草木皆兵,不计成本抛售。由此可见,IPO重新开闸对股市是有负面冲击力的。
  “IPO暂停的时间已经很久,市场对IPO重启的预期一直存在,只不过,随着一次次的政策发布及消息传播,这种预期最近一个多月被逐渐淡化。”业内人士表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融资消息在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传播在近期对股市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刘先生作为一位资深股民对于IPO重启讳莫如深,“IPO开闸消息一旦给出,势必导致一段时间内二级市场的低迷不振。”刘先生接着说,“但二级市场的最终走势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单一因素的影响也有限,所以这个‘一段时间’会持续多久,不可预期。”
  相关专家分析,股票价格的运动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当股票供大于求的时候,股票价格会下跌,当股票供不应求的时候,股票价格就会上升。
  恢复新股发行,将明显增加股票的供给,对股票价格运动是明显的利空。而且由于长时间停止发行,目前已经积压了数百家新股等待发行。在发行节奏交给市场的情况下,不排除新股批量出现,造成二级市场短时间大规模的“失血”。
  IPO重启乐观派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股市的震动并非由某些人说的那样是由IPO开闸引发,即使未来IPO真的重启,股市也不会因此而反弹夭折。”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在报告中指出,“资金的撤离是引起周二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国内期货市场大连、郑州、上海三大交易所由于中秋节和国庆节休市的原因,均提高了期货交易保证金率,保证金增加幅度平均达到50%。这50%的资金一方面可以用原有的账户保证金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投资者自行平仓部分持仓,以达到合规标准。
  如果投资者没有固有资金补充,也不愿意平仓避险,那么就必须要寻找新的资金来源。“由于不少期货投资者同时也持有股票或者基金,那么卖出股票或者基金就成为筹集资金的一个简便办法。”
  民生证券南京营业部总经理邢华秀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股发行也并非全是利空,随着IPO重启,也有上市公司有望从中直接受益。
  “比如,上市券商将因承销收入增加而受益。目前证监会在审企业近700家,已经过会的有80多家。按相应融资规模粗略估计,证券行业有望从中增收百亿元以上。” 邢华秀指出,“券商股将是对冲IPO重启风险的重要标的。参股拟上市新股的上市公司也能从股权投资的市值提升中受益,尤其是创投企业可以通过投资项目上市退出兑现收益。”
  IPO开闸股民无须恐慌
  一个健康的股市应同时具备融资和投资两大功能,IPO迟早总是要开闸的,投资者也无须视IPO重新开闸为洪水猛兽。投资者希望上更多的优质公司,而不是包装漂亮的劣质公司。
  《中国证券期货》认为,IPO开闸主要利好三类股。首先是上市券商因承销收入增加而受益。据统计显示,A股共有32家拟上市公司在2008年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这些“准上市公司”总发行规模超过700亿元,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些项目,将会为券商带来18亿-24亿元的承销收入。上市券商海通证券和国金证券分别拥有2个和1个项目,而广发证券拥有3个项目,均为5000万股以下的小项目。因此,从承销商来看,中小型证券公司受益程度要高于大型券商。
  另外,IPO重新开闸对券商股的信心作用大于实质作用。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仍相对较低,且业务成本相对较高,从营业利润的角度看,投行业务影响相对有限;但IPO重启会使得市场对于券商的直投及自营业务等重燃信心,尤其是对于冗余資本较多,利用效率低下的中信、海通而言,其自营业务获利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其次是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因券商业绩提升而有超额收益预期。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包括以下上市公司:参股国泰君安的中大股份、泸州老窖、华电能源、泰达股份、焦作万方、中华企业;参股宏源证券的华茂股份;参股东北证券的亚泰集团等上市公司。
  最后,参股潜在IPO目标的上市公司将受益于股权投资的市值提升。例如参股光大证券的大众交通;参股招商证券的中海海盛、中粮地产、深圳华强、中信集团、中国医药等。
其他文献
通过月饼券的前世今生的追寻,又可以抽丝剥茧,揭开一场由月饼证券化引发的盘根错节的惊天内幕交易案  中国似乎从老子开始就有一种心态叫“举重若轻”,讲究“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大道至简”的理论指导下,讲求把事情简化到人人都能理解的程度,在这种心态下,“一板一眼”、“按部就班”这样的做事方式反而显得有点不入流,更近乎描写人们“循规蹈矩”的工作生活,而这在讲求开拓创新“大刀阔斧”的改革中显得颇为落伍了。 
期刊
A股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虽然这并不代表一个长期牛市的开始,但至少A股应不再过度悲观  18年后,国债期货9月6日重新开市。早在7月传出国债期货回归的消息后,被市场视作重大利空,股指重新跌回“1时代”,一方面是经历了6月的暴跌,市场心态极度脆弱,另一方面被当作利空的主要原因是股债期货会分流股市资金。  此次开闸究竟会对A股的走势有何影响?市场人士的态度两极分化,一方认为国债期货不会挤占过多资金,
期刊
南方的初秋,叶还不曾枯黄,少有凋零的痕迹,一直以为秋天还不曾走近。北京的此时此刻,几场秋雨几场寒,越发感觉,秋、其实早已来临。金秋十月,收获充实的季节,年初杂志社的诸多计划,如同种子在土壤里一样,慢慢生根发芽,我们的新媒体网站改版上线、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全新呈现。中秋之后,新浪、网易、腾讯、搜狐、凤凰网、龙源期刊陆续成了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打假,协助公安机关查封了多家盗借我杂志社之名所行蝇营狗
期刊
近日,中国民生银行北京顺义万科城市花园社区支行正式落户顺义区后沙峪镇,这是顺义区第一家社区银行。该支行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人,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信贷、理财服务,并对授信权限、放贷流程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它的成立,填补了顺义区社区银行的空白。与传统的银行网点不同,其网点面积、经营规模小,营业场所内不设置现金业务柜台,依靠自助设备办理现金业务。  争相抢滩“最后一公里”  尽管社区银行已经不再是
期刊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1日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显示,我国网络支付实名制并未得到有效落实,目前完成实名认证的支付账户仅占支付账户总量的43%。  报告提出,目前网上商家与自然人客户在网络支付平台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时,没有强制要求进行实名身份信息核实,双方都以虚拟昵称登录网络支付平台系统,非实名支付账户比例较高,给洗钱犯罪等行为提供了便利。  报告指出,目前市场主体在创新发展进程中
期刊
5月20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  据获悉,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8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交了“滴滴打车”的图形、文字组合商标申请。2014年4月27日,“滴滴打车”的图形、文字组合商标通过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初审并予以公告。经过三周的准备工作,确定5月20日将“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  日前,两家
期刊
市场降价声一片  近日,北京二手房市场有点冷,业主下调价格成为普遍现象。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份开始,北京的高端房交易量、门店带看量开始出现下滑。某中介公司一高端区域共有4家门店,3月份共成交了16套房,但到了4月份成交套数降为7套,市场成交急剧萎缩。  对于本轮降价潮的原因,伟业我爱我家品牌经理孔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最先降价的是远郊区的房源和市中心的大户型高总价房源,除限购限贷等原因外,也有
期刊
证券资本化最受益的是银行,其次是券商,也包括一些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甚至为券商开辟了新的“生财”之道  中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继续加速,继上月资产支持票据问世后,信贷资产证券化闸门再度开启。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后由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成为规模最大的一支,52家金融機构组成的超级承销团将为此次发行护航。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概念太专业了,如何看它呢?举一个形象
期刊
11月的最后一周,黄金市场上美国三季度GDP强势上扬,欧元区通胀压力保持低迷,令国际金价始终无法在1200整数关口上方站稳。然而,OPEC会议决定维持产量不变,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温和减产”,令国际原油价格单周大跌逾10美元。受原油价格的拖累,国际金价11月28日“晚节不保”,在连续受阻于1200之后,开始转头向下,最终跌破1175后收低于1167.04美元/盎司。  美经济数据参差不齐  从27日
期刊
从公募到私募,王亚伟的变与不变。从持仓的品种来看,他的投资逻辑和风格一脉相承  歲月真是把杀猪刀。  听到公募“一哥”王亚伟投身私募一周年的消息,我吃了一惊。在我的记忆里,仿佛就在昨天。  一年前的2012年9月28日,“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王亚伟任法人代表。同年12月27日,旗下首只私募产品昀沣成立。当时该产品刷新了阳光私募的几大纪录:轻松募资20亿,固定管理费率达到2.5%,认购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