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戒烟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建立初期,陈毅曾担任上海市市长。有一次,他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就吸了近十支香烟。司机忍不住问陈毅:“陈老总,您的烟瘾怎么这么大?您说说,这吸烟究竟有啥好处呢?”
  “吸烟对人体一点好处也没有,”陈毅摇着头接着说,“有时候,我看着烟卷在燃烧,感到自己也在随着毁灭哩!”
  “那为啥您还要吸这么多的香烟呢?”司机追问道。陈毅坦率地回答:“惰性!惰性!说实话,我戒过几回,都没戒掉。”
  1954年,陈毅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工作更忙了,这香烟也更离不开。一次,他患了支气管炎,医生郑重地提出要他不再吸烟,陈毅表示接受劝告,一旁的司机听后“噗哧”一声笑了。陈毅一本正经地说:“你就监督我吧!我小时候的学名叫世俊,长大后,大号叫仲毅。后来我想,万事成功都得有毅力,我就取了陈毅这个名字。这回戒烟,我就拿出点毅力给你们看看。”说罢,当场把烟盒交给了司机。
  自那以后,陈毅真不抽烟了。
其他文献
小学时读《草地晚餐》,当时已临近中午,肚子正饿,文中讲到红军杀了牦牛用牛骨头炖野菜,“巴掌大的牛骨头在热气腾腾的锅里翻来覆去”。忍不住赞叹,乖乖,红军吃了骨头,更不把万水千山放在眼里。  我一向认为骨头非常好吃,原因是老爸给我讲了个故事:抗战时期,美国大兵与中国军队一道从滇缅公路开进来,一路上都以煮猪肉充饥。美国大兵把肉分给国军,自己只吃骨头和汤。连我老爸小时候也忍不住赞叹美国大兵风格高,然而有见
我院自1990年3月~1998年11月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HDS)治疗转子问骨折156例,本文就其中发生并发症的8例患者加以总结并分析如下.rn1临床资料rn8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53~7
金岳霖是哲学家,一生主要从事纯抽象思维的逻辑学研究,因而他谈吃的文字和其他文人相比,显得尤其特别,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甚至富于智慧,有一种哲学味。  金岳霖早年游学德国时,经常吃鹅,认为烤鹅很好吃,回国后就再没有吃过,由此引发这样一段颇有几分逻辑分析的批评和建议:  人们有一个很怪的先入之见:“那么大的东西好吃吗?”有这一奇怪思想的人所假设的前提是,禽兽越小越好吃。所谓“小”有两个意义,一是与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小、散光小、伤口愈合快、不需住院、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我院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
尸位素餐  光绪即位后,因不能获得西太后那拉氏的欢喜,略有权势的内监们亦多方加以阴损,所以光绪所用的御膳,亦往往食以隔宿而不新鲜的菜肴。不过体制未更,依然每次必开出两席,而每席菜肴的数目,仍然有数十盘之多,在桌上摆得满满的,但不是馊的,便是走了味的。光绪面对如许菜肴,有无从举箸之苦。有一次实在忍耐不住了,向伺候左右的小太监道:“以后不必再开两桌了,以省靡费;菜肴亦不必如此之多,只求新鲜足矣。”小太
强劲的东南风搅得海底开了锅,成百万成千万手指头大的小鱼,浩浩荡荡地挤在一起,密密麻麻地抱成一团,犹如黑压压的乌云;陡然间改变方向,翻出白亮的肚皮,于是黑压压又变成亮闪闪,造成一种变幻的壮观之美。然而,这是千千万万个愚蠢的生命,它们没有目标,也没有目的,所有的行动路线都是逃命。为此,它们一会儿蘑菇云般地升腾,一会儿又自由落体般地下沉;东躲西奔,左冲右突,花样不断翻新。  这一切皆因它们的后面跟随着一
自1997年3月~1998年9月应用联合椎管内阻滞行下腹部手术110例,报告如下.rn1资料与方法rn本组110例,男29例,女71例,年龄20~60岁.体重45~105kg,ASAI-Ⅱ级.手术种类:外科33例,妇产
车前子写过儿时吃糖,别的什么糖不记得了,只记得“躺在热被窝里吃酥糖,三九天气,吃得床单上都是沙沙碎屑,很不舒服”。他还说,他的牙就是吃酥糖吃坏的。  酥糖我当然吃过,江南的人谁没有吃过酥糖?现在也只有过年才吃一点,它成了传统产品,只有在景点或旅游商店才能见到。  今年春天雨水特别多,就像前年秋天桂花特别多一样,我在南京夫子庙一家茶楼又见到了酥糖,特地点它来吃。老板是个白面书生,他告诉我,这种糖从前
五张毕业证书,40年前我很珍视它们,藏在木箱底层,上面放了些书和当“礼服”穿的的确良衬衣,以及一条半新不旧的茄色裤子。  退休后,闲来无事,不知怎的,又想起它们,拿出来看看。  小学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剃了个瓦片头,似乎向人炫耀说,土改时,人民政府分给我家瓦房,不再住茅草屋了,头顶上的这片瓦可以作证。脸部是皮包骨、棱角清晰的孩子相。之前没照过相,第一次摆姿势,显得很不自然;龇牙咧嘴,好像饿狼吃食,没
记得有文章写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军和德军士兵在堑壕中互相谈话的轶事。然而,我仍然难以想象在那场战争中,中日两国的军人会有类似的交流。  直到我看完这段对话。  那么,就翻译一下吧。  日军士兵斋藤在修水前线作战,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水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走了。日本兵跟在后面追,却发现汽油桶漂向了对岸。  这时,他发现对岸有个正在洗澡的中国兵,双方都大吃一惊。  因为都没有带枪,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