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相关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位相关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定义为直立性不耐受的症状伴站立或直立倾斜10 min内心率增加≥30次/min或心率≥120次/min,持续时间≥3个月,不伴慢性虚弱性疾病,长期卧床或应用其他降低血管紧张度或降低自主神经张力的药物[1]。

其他文献
胃、肠道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病变,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内镜下染色技术的成熟,对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方法不断增多.2006年9月至2009年4月,我们在行内镜检查时,对消化道息肉样病变黏膜表面喷洒2%的醋酸溶液,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并与亚甲蓝染色对比,同时观察黏膜表面的小凹、边缘结构、腺管开口形态,以达到对早期肿瘤诊断率的提高,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希恩病是由于妊娠期垂体增重型肥大、血供丰富、围生期因某种原因引起大出血、休克、血栓形成,使腺垂体大部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三大症候群。
世界范围内脑卒中仍然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不同,急性期血压管理目前仍存在争议.对于以下几点尚待明确:急性期血压与预后关系如何,急性期降压治疗是否会导致侧支血管到缺血半暗带的血流减少,早期积极降压安全性与效果如何,升压治疗是否能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并且不增加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