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越来越深入。高效课堂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一方面是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效益的最优化。
  只有效率最大化或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要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呢?结合实践,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课堂低效多是教师教学观念较落后,没有积极采用新课改理念,教学仍以讲为主,不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进而转变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精心备课,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不同的教法处理重点、难点,更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充分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三、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时间和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五、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
  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增强小组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这样,小组学习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现实中,有些课堂上学生没精打采,既不积极地思考问题,又不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堂效率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能围绕学习目标积极地参与、认真地思考,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热情和激情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不能乱发脾气,要冷静地分析学生不会的原因,学会换一个角度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首先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再针对问题提要求,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了,同时也会更加勤奋,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饱满的热情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说话无精打采,吐词不清、词不达意,学生很快就会被老师的这种状态所感染,也就不能积极地与教师配合。最终这节课就变成了一节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应的课。教师的激情可以带来灵感,让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更多共鸣。如,教师上课没有激情,一进教室一讲到底,一个腔调,平铺直叙,只管教,不管导,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总之,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准确制订教学目标,课前充分准备,合理设计教学流程,科学分配师生角色,提高教师素养。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高效课堂的形成就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江西高职会计人才模式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江西 会计高职教育 培养模式 现状分析    21世纪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西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虽然取
摘 要: 高校新生党员群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此群体的关注、分析、了解将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发挥新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增强党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高校新生党员 现状 教育措施    为了增强党在当代青年中的影响,邓小平曾建议中央有必要加强在高中学生中发展新党员的工作。青年是我们事业的未来与希望。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特别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它
摘 要: 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少大学生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得学习信息,淡忘了从书籍中汲取精神食粮。本文从网络信息与书籍的区别、读书与思考的关系、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书籍仍然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读书仍然是大学生修炼内功的必修课,呼吁大学生做网络时代的“书虫”。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生 读书    一、网络时代背景  你知道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群体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工作人员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大学生正式群体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大学生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正式群体 类型 问题 打造    一、大学生正式群体的类型  (一)团组织。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中国共
摘 要: 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课,科学地开展入学教育,对大学新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步骤,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目标的确立,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入学教育 意义 具体措施    金秋九月,是各高校新生入学的时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是认识校园、了解校园、提高自我锻炼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第
摘 要: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独立学院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还不成熟,存在着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 团中央、教育部在《
摘 要: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基础性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农村学前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存在很大缺陷,作者通过对桂林市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学前教育 现状 对策    学前教育是
决策是学校领导的基本职能,也是学校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决策是否科学,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兴衰和成败,也是衡量校长的领导水平、检验校长工作效率高低的标志。要谋求决策科学,我觉得规范决策的程序是保证决策优化的重要一环。我校在制定“学校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决策理论,从实际出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严格执行决策的程序,所制定的规划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确定目标  
摘 要: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缺乏关爱,表现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思想、道德行为缺乏约束。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可以采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用爱感化等手段。  关键词: 农村中学 留守学生 流失原因 教育管理措施    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还不高,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它是关系民生,关系和谐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巩膜瓣缝合方法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外伤性睫状体脱离25例(25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3例,采用巩膜瓣间断缝合方法;对照组,12例,采用巩膜瓣连续缝合法,对比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散光情况。结果术后1周UBM检查,两组睫状体脱离均复位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眼压、视力和前房深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