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回避的:不是文化霸权,而是资本逻辑--詹姆逊对作为他者的现代性的晚期马克思主义抗争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xhjj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詹姆逊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的观点越发令人困惑了,甚至其理论形象也似乎由此变得模糊起来.引起人们困惑的主要原因是詹姆逊提出,现代性正在复活,并没有像后现代所想象的那样已被彻底制服了,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使学科体制获得某种谱系学的认同;二是现代化的兴起及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努力.
其他文献
邓小平的民主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充满了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民主的价值: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民主被引入中国后,一开始是被当作一种救亡图存的手段被利用。改
<正>1984年,在一篇题为“论地理学的历史和当前状况: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纲领”的论文中,英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强调,地理学必须是“人民的地理学”,是一项政治事业,其基本目标
邓小平的一生几乎和 2 0世纪的中国共始终。邓小平的根 ,始终深深地扎在 2 0世纪中国这块土壤中。要了解 2 0世纪的中国 ,必须了解邓小平 ,了解他走过的路 ,了解他的思想和贡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空间上、时间上两个向度。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中,时间向度上的推进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时代对于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方针的确定以及邓小平理论形成
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就是要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
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理论事实上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对马克思的现代化运动历史任务的全面把握 ,不仅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而且丰富了对社会主义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发端于他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思考 ,脱胎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说法” ,根源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
 “气感说”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学说。它从天人一体、互相感应的角度去看待文艺与宇宙的关系,主张在人与自然界的亲和与感应中去吸取文艺的生命精神。“气感说”是从中华
毛泽东在探讨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特别强调我们从中获得的最重要教益是要独立自主,并提出要进行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第二次结合的内
党的“三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弄清楚“脉”在哪里、“进”在何处 ,是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关系的必然要求。作者认为除了应当从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