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华南地区四省高校“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
在会上,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钦太表示,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日益成为高校在新时期发展的制高点之一。高校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长期过程,在高校的信息化工作中实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支撑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成为“十二五”期间高校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实现信息化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维度与云概念的融合?如何使信息化为学校的科学决策和智慧校园服务?如何体现信息化综合应用的特色和内涵?如何达到信息资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等问题是数字校园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网络中心主任聂瑞华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华南师范大学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应用牵引、技术推动”的数字校园建设理念,制定了学校统一的数据规范与信息标准,建设了信息门户系统和校园数据中心等数字校园基础平台;基于流程定制和办公协作理念开发了协同办公系统,初步构建起了校园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的技术框架和支撑平台;完成了14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改造与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综合应用体系。
期间,华南师范大学打通了“一校三区”校园网互联,增建了电信出口,实施了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校园网建设并初具规模;采用“银校合作”新模式,建成了布局“一校三区”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以提升科研实力为目标,建成了支撑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华南师范大学还搭建了服务于财务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专用安全网络。异地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增强了数字校园关键应用和关键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聂瑞华还指出华南师范大学要凸显开放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搭建移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信息服务的“4R”目标(Right Person、Right Place、Right Time、Right Way)。同时,华南师范大学要加强校园网的质量和安全建設,紧密结合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推动IPv6技术的普及应用,构建安全可控的下一代多业务校园网;依托数字校园公共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电子图书和文献资源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功能,优化电子资源结构,加强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建立与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在会上,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钦太表示,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日益成为高校在新时期发展的制高点之一。高校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长期过程,在高校的信息化工作中实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支撑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成为“十二五”期间高校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实现信息化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维度与云概念的融合?如何使信息化为学校的科学决策和智慧校园服务?如何体现信息化综合应用的特色和内涵?如何达到信息资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等问题是数字校园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网络中心主任聂瑞华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华南师范大学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应用牵引、技术推动”的数字校园建设理念,制定了学校统一的数据规范与信息标准,建设了信息门户系统和校园数据中心等数字校园基础平台;基于流程定制和办公协作理念开发了协同办公系统,初步构建起了校园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的技术框架和支撑平台;完成了14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改造与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综合应用体系。
期间,华南师范大学打通了“一校三区”校园网互联,增建了电信出口,实施了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校园网建设并初具规模;采用“银校合作”新模式,建成了布局“一校三区”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以提升科研实力为目标,建成了支撑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华南师范大学还搭建了服务于财务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专用安全网络。异地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增强了数字校园关键应用和关键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聂瑞华还指出华南师范大学要凸显开放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搭建移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信息服务的“4R”目标(Right Person、Right Place、Right Time、Right Way)。同时,华南师范大学要加强校园网的质量和安全建設,紧密结合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推动IPv6技术的普及应用,构建安全可控的下一代多业务校园网;依托数字校园公共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电子图书和文献资源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功能,优化电子资源结构,加强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建立与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