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嫉妒 你遭遇了吗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江女士有一个儿子不到半岁,丈夫平时工作很忙,她一个人带孩子比较劳累,于是便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娘家,平时江女士与儿子享尽了母子亲情带来的欢乐。有一次,丈夫周末回来与儿子一起玩耍得很尽兴,儿子乐得“咯咯咯”,爸爸乐得“哈哈哈”,这本来是好事,结果江女士当天哭了一个晚上,还没头没脑地训斥丈夫:“你带过几天孩子?你知道带孩子有多辛苦吗?你就知道捡便宜!你就会带孩子玩!”丈夫感到莫名其妙。
  
  案例二:
  张涛上小学四年级,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偶尔翻看之后,红着脸气冲冲地对儿子兴师问罪:“你爸爸这好那好,以后你就别叫我帮你了!”儿子是个“直肠子”,说:“我爸爸就是好,怎么了?”妈妈更加恼羞成怒:“你爸爸好,以后你就别叫我这个妈了!”眼看母子俩要吵起来了,爸爸赶紧把他们拉开,关起门把孩子他妈安抚了老半天,这件事才平息下来。
  
  客观存在的“亲子嫉妒”
  以上两个案例中的妈妈都产生了嫉妒心理,而且她们是嫉妒孩子与配偶之间密切的亲子关系,现实生活中这类亲子嫉妒较常见。
  如果说同事、同学和朋友之间存在嫉妒心理,大家都能接受,但是说父母有时会因为孩子互相吃“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呢?亲子之间怎么会有嫉妒呢?”然而,不管是孩子小时候还是孩子长大了,亲子之间的“醋意”和“嫉妒”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时是难为人所察觉的潜意识嫉妒心理,有时是比较明显的显意识嫉妒心理,因其隐晦曲折而常常被人忽视。
  
  “亲子嫉妒”的特点
  普通的嫉妒心理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内心情绪反应,它常常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抱怨、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消沉、憎恶、敌意、报复、失望、冷漠等等。别人的才华、名誉、地位、容貌、气度、和睦的人际关系等都可能引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嫉妒,并且自己陷入挥之不去的情绪困扰。
  亲子之间的嫉妒与一般的嫉妒心理有相同之处,也有它自己独特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潜意识嫉妒心理,还没有形成自觉意识,对人的心理激活作用微弱,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这种心理存在非常普遍,常常与羡慕、竞争等心理混在一起。有时面对孩子与配偶关系亲密,自己有点“隐隐”的不快,就是潜意识的亲子嫉妒心理。
  第二层次是显意识嫉妒心理,已经由无意识(或下意识)转到有意识,显露出来的行为是挑剔或散布不良言论。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人身攻击、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江女士和张涛的妈妈都属于显意识心理嫉妒。
  第三层次是变态嫉妒心理,所谓“变态”即脱离正常社会生活范围的异常表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疯狂地攻击被嫉妒者,另一种则变成一种无事不嫉妒的人,甚至本不该嫉妒的事也要嫉妒。很多纪实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家庭暴力、身心虐待甚至弑亲等恶性事件,都有可能存在变态嫉妒心理因素。
  可见,亲子嫉妒不一定立刻显现于表面,很多情况下都是深藏在人的内心,并以伪装、歪曲的形态呈现出来。
  
  “亲子嫉妒”让孩子少得一半爱
  嫉妒主要是一种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有害性,反映在亲子关系中,会让人不知不觉地排斥孩子与爸爸或妈妈之间的亲情。当孩子还处在学龄前阶段中,不少家庭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妈妈,她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在感情上对孩子的独占欲望比较强烈,总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如小鸟依人,才能补偿自己生育和养育孩子的代价。因此,有的妈妈对孩子总是不放手,对孩子“粘”着自己还挺自豪,至于孩子与爸爸之间的疏离则认为应该如此,甚至有时干涉、剥夺孩子与爸爸游戏的机会,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会让孩子损失了完整的爱。
  江女士曾以多种方式流露出亲子嫉妒心理,她在逗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有时会这么说:“宝宝学妈妈说话,妈——妈——好——,爸——爸——坏——”有时婆婆说:“这孩子长得真像他爸爸小时候。”江女士就会立即反驳:“宝宝像妈妈,不像爸爸,妈妈比爸爸漂亮,对吧?”如果三人一起出游,江女士总是与孩子亲密接触,丈夫则是拎包或者做旁观者。丈夫把妻子的行为理解成对孩子的爱,甘愿自己处于“待岗”状态。
  张涛的爸爸则把妻子的行为理解为小心眼儿、爱生气,就处处让着她。张涛的妈妈还说过:“儿子越长越大,感觉离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我真怀念他小时候一离开我就哇哇大哭的样子。”有时丈夫双休日出差,她感觉孩子就得依靠她了,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她想借此机会好好笼络儿子,丈夫说她溺爱孩子,妻子则反唇相讥:“只许孩子与你好,不与我好?”可见,溺爱的行为背后还有这么微妙的亲子嫉妒心理在起作用。
  众所周知,母爱和父爱有不同的特点,两相结合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控制和排除嫉妒心理,让孩子尽情地享受与表达完整的爱。
  
  避免“亲子嫉妒”的方法
  ▼不独占孩子,鼓励孩子与其他长辈相处
  孩子既要爱妈妈也要爱爸爸,还应该尊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才拥有一个完整、美好的心灵。如果平时主要是爸爸妈妈带孩子,那么到了节假日就应鼓励孩子与其他长辈相处,锻炼孩子与不同人相处的能力与技巧。
  ▼善于商量,不一味排斥与己不同的教育方法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最好,别人的方法与自己的不一样,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于是“独占孩子”。事实上,把孩子罩在自己的保护伞下,过分限制孩子的交往范围,会有碍孩子的发展。如果不同意别人的教育方法,可以采取主动交流、沟通商量的方式达成教育上的共识,不宜采取封闭、拒绝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态度。
  ▼父教很重要,创造爸爸带孩子活动的机会
  由于妈妈倾向于进行一些小动作、小范围、比较安静的游戏,爸爸通常则鼓励孩子冒险、探索,玩一些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游戏,因此,有机会多让爸爸带孩子活动,对孩子的身体素质以及热情、开朗性格的培养都是很有益处的。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热敷:将毛巾叠成方块,浸在60~70度的热水中,稍稍拧干后敷在硬块部位,每5分钟更换1次,持续20~30分钟。   外敷土豆片:将新鲜的土豆切成片,大小比硬块略大些。把土豆片覆盖在硬块上,用两条胶布固定好,24小时后取下即可。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期刊
国外有学者对300名婴儿进行了长达5年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观察、思维、记忆的发挥能力都高于普通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反之,如果婴幼儿经常生活在黑色、灰色等令人不快的暗淡色彩环境中,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显得呆板,反应迟钝和智力低下。   另一位心理学家花了3年时间,研究色彩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他让孩子们在漆成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结果发现
期刊
杨金芳,南京梅园街道社区的一位残疾人,因小儿麻痹症而双腿瘫痪,又被多种病痛缠身,但她性格坚强,以孱弱的身躯与命运抗争,不仅自己坚强地生活,还辛苦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的人生经历表明了一个道理:不向命运低头,就可以实现人生梦想!    杨金芳的人生经历可谓不幸,1958年出生的她患有先天性的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成长的路上充满艰辛与坎坷,杨金芳始终坦然面对。后来她进入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并与来自农村
期刊
我很喜欢音乐,所以当我的小孙女婷婷只有一两个月大时,我这个当奶奶的每逢哄她睡觉,总是轻声哼着音乐,在我的音乐声中,婷婷很快就能甜甜地入睡。其实,我并不是有意施教,而是因为既过了自己的音乐瘾,又能哄婷婷睡觉,一举两得,算得上是欢哉乐哉。想不到的是,我这无心的自娱自乐,居然浇灌出一朵乐趣的小花——婷婷从半岁起,只要听到电视上播放音乐,就会随着节拍扭动起来,谁见了都大呼可爱!我这个奶奶当然更是喜上眉梢,
期刊
胡延北,北京十一学校初一学生。曾任中关村二小金帆交响乐团的小提琴首席,两次随学校金帆交响乐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比赛演出,并获得团体金奖。    团队生活使儿子打下良好的性格基础    刚怀上宝宝时,表姐对我说,一定要让孩子早点接触同龄孩子,早点融入集体,如果能加入一个团结向上、需要共同去完成一些任务的团体,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力等都非常有好处。  表姐是搞幼儿教育的,对
期刊
“妈妈,我告诉你,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趣的课。”我下班回家刚一推开门,儿子就急不可待地冲到门口,拉着我的手,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科学课,老师用多媒体给我们看的,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外面,还有太空,有太阳、有月球,还有很多星座,就是我们晚上看到的星星。地球、月球、还有很多星星都会沿着自己的轨道一圈一圈地自转,另外,他们还都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是老大。”小家伙一边说,一边还用手
期刊
绘本作为幼儿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是什么?绘本就是图画书,它具有图文互补、相衬的特点,是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字少而画面丰富,有的甚至没有文字,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当今,越来越多的经典绘本走进家庭,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面对呈现在面前的绘本,有很多家长反映不知该怎样指导孩子阅读,怎样才能让孩子在不
期刊
面对宝宝,大人常喜欢逗一逗。可有时候,原本的玩笑却“逗”出了别扭和矛盾。    丁丁爸爸制造“误解”    爸爸出差刚回到家,两岁半的儿子丁丁向他要礼物。“你猜猜。”丁丁爸爸决定逗逗他。丁丁不明白,重复了一遍:“你猜猜?”“对,你猜猜!”爸爸点头肯定,其实是想逗逗丁丁。可丁丁似懂非懂地走开了,感觉有些疲惫的爸爸也没有再逗他,就当事情过去了。  晚饭前,爸爸把买的玩具拿给丁丁,可丁丁似乎还在找什么。
期刊
案例:  小小又考了“100分”  刚上一年级的小小回家跟妈妈说:“妈妈,我觉得我的语文学得比数学好。”做数学老师的小小妈很是惊讶,心想:不会这么小就偏科吧?好歹也应该遗传一点我的数学优势啊!聪明的小小妈没有立即在脸上流露出焦急的神色,而是心平气和地问孩子:“能告诉妈妈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吗?”“我每次默写都得100分,语文老师表扬我呢!可是我的数学都有好几次没考到100分了!”小小的表情由自豪转为沮
期刊
孩子自制力差,怎么办?  江苏淮安市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3岁多,好动,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像“巡警”一样转来转去,上课时也安静不下来。老师提醒他一下,会好一点,可是一会儿就又忘了,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一刻不歇。在家里也这样,还很有表现欲,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表现,所以只是走来走去,很兴奋。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去引导他?  答:1、你孩子的这种表现欲,实际上是他控制不住自己,自制力差的表现。这种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