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山石造景艺术展现出来的文化与思想内涵着手,对国内园林山石造景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现代化背景下园林环境中山石造景艺术的特色,综合分析现代园林山石造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园林山石造景提供借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的山石造景应该摒弃传统的叠石掇山模式,将现代化要素融入到山石造景之中,追求景观的生态效果以及自然美,从而满足大众对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园林;景观置石;方法;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344-02
前 言
以山水为主的国内传统园林重视对山石的应用,在长久的造林过程中塑造了独特的选石、相石、置石、叠山的理论与石文化体系。现代化园林更加注重生态化建设,具有极好的造景效果和丰富的文化色彩的山石得到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化园林中置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创新置石的模式、方法以及防范事项,对置石能够继续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化园林有着重要作用。
1 园林置石的方法与特点
(1)特置,还可以称之为孤置与孤赏山石,或者峰石。特置山石大部分是由独立的山石设计而形成的景观,经常在园林中充当局部主题。特置在园林中可作入口的障景或对景,也可以放在廊间、天井的中间、漏窗的后侧、水边、路口以及曲折的地方。而且,特置可以和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呈现独特的风景。
(2)对置,是把山石沿标志线或者在门庭、路口、桥头、马路以及建筑物的入口两边作对应的放置。对置较为规范,能够给人庄严的视角效果,经常应用在规则式园林以及园林的入口处。然而,对置并不是对称放置的。不用追求山石在数量、体量和形式上的对等,它们挺卧皆可,可坐可偃,也可以仰或者俯,保证构景上的平衡和形式上的相互融合就可以,以给观众呈现出稳定以及情感的熏陶。
(3)散置,通常是由奇数3、5、7、9、11、13来散置,散置最常见的是三块山石组合而成,都包括一个“3”。比较而言,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略低,但对组合的要求比较高。散置常用于园门的两端、草坪或者花坛中。
(4)群置,是运用多种山石搭配构造而成的,群置也可以称之为聚点。群置大多放在在山顶、池畔、路边、交叉路口和大树旁边、水草旁,群置还能够与特置山石组合。群置可以呈现墩配、剑配以及卧配,不管应用哪一种配置方法,都需要分明主次,层次要清晰,而且要做到疏密有致以及虚实相间。
2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置石的人文作用:置石尽管是一种静态的景观,但它却能够呈现动态美,展现出活力与生气勃勃,能够达到审美的精神境界。园林中经常应用置石来创造意境,赋予人生哲理,使观众在景观中体验到乐观的精神境界,展示出重要的人文意义。
(2)置石的应用作用:置石作为艺术景观,是观众休息娱乐的视角景观。随着生态环境观念的深入人心,住在大都市的居民渴望回归大自然,但出于条件的限制,置石变成了人们的观赏目标。对置石进行艺术塑造从而呈现山林特色,给人们提供观赏与游憩的场所。
3 园林中置石的布局要点
(1)选石与布石:要掌握比例尺度,且应该与周边景观相融合。如果环境过于狭小,石组不能过大,不然的话会给人窒息的感觉。建议选用石笋之类的石材置石,配上以竹或者花木,作竖向的扩展,进而避免紧张感;如果环境比较宽广,石组则不能过小和过散,以免因空旷而导致环境的不协调。
(2)形态:置石追求的是神似,仿造形象物的置石又注重对似与不似的把握,不用刻意注重形态的相像,表达出来的意蕴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3)效果:置石分地面以及水中两种,无论放在那里,都应该追求置石与所放置的地方的协调,要将山石埋入土中或水中一部分,已达到置石像是从土中、水中长出来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和谐的感觉。
(4)位置:置石应放置在观众的视线集中处,但也不能放在园子中心,要稍稍偏于中心,这样就不会影响后来的造景。
(5)目标:不同种类的山石置于园林,又能够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置石的布局中造景的目标要明确、格局要谨严、方法应冼炼、要寓浓于淡、做到有聚散有度、断相间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以简胜繁、小中见大、寸石生情等,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4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特点及发展趋势
4.1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特点
作为为大众服务的现代园林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并且追求生态的园林势必会取代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园林。置石应该响应现代化园林发展的要求,以构建生态园林为目的,“生态”置石。综合国内优秀的置石作品得出,现代化园林置石具有相同的风格,具体包括以下几分方面:
(1)山石的选择与布置与现代化園林总体规划的要求是一致的。山石的布置做到了因形就势,具有明确的构景目标--与环境的融合,并呈现出自然淳朴的景象。山石是天然的材料,展现出自然特征,朴实无华,巧布于环境中,能够给园林增添质朴的气息。
(2)置石所选用的山石简洁,而且置石放置合理。山石是自然与人工景观的过渡,虽然多说“无园不石”,但山石充当作局部景观的点缀物,不能过多应用,进而丧失造园生态意义。
(3)置石的形式追求“置”,石组组合以水平方向的列、布为主。
(4)置石追求神似,在构建过程中擅于拟形象物来增添景观的活力(图1是桂林七星公园拟形象物的骆驼置石)。
(5)置石造景呈现出简洁、明朗的特征,而且追求景观和功能的融合。在景观斜坡上仿制不规则排列的置石,从而使得地形呈现起伏感,并起到保护道路的功能和护坡作用(图2展现的是不规则地形置石兼具造景、道路、护坡作用)。 (6)置石追求意韵和情调。置石通常被放置在大范围以及大面积的植物景观环境中,充当点缀,进而呈现“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象。
(7)置石作品展现出地域特色。
4.2 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趋势
虽然没有古典园林假山置石中系统化与程式化的理论支撑,但现代园林置石能够应用古典园林中优秀的掇山叠石理论。在沿用的过程中也应该以分析和批判的视角对传统理论进行综合考量、鉴别与挑选。舍弃与新时代文化审美不一致的理论与作品,选用具有实际意义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现代城市化高楼耸立,绿化带弥足珍贵,因此不能盲目仿模、照搬古典园林。置石应响应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目标,符合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追求生态效益,利用新材料、新方法来制作现代化置石作品,而且置石还应与其他环境要素紧密结合,进而构建富含活力的自然景象,营造美好的视角效果。
新材料以及新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置石中。塑石作为可塑性强以及材料消耗少的新型置石,在施工和承重受限制的地方可大量应用,如屋顶。但“塑石”的寿命很短,“塑石”过程中有过多的人力参与。针对这个问题,应将天然石材与塑石组合。将植物作为修饰物,追求真假渗透的效果。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塑石材料和技术提供改进方案,塑石将朝着更加贴近天然山石本色的方向发展。
5 现代园林置石存在问题的看法
现代化园林置石创造了新的置石风格,建造了许多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置石作品,其中优秀作品众多,但也有一部分是不理想的,本节就不理想的因素归纳如下:①置石布局在总体设计上缺乏审美力度,不够自然,缺少自然的意态神韵之美。②置石存在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的现象,缺乏个性。如风靡一时的假山、置石风。③置石刻意追求形状的类似,从而忽略了形象美。④置石在环境中的位置过于居中,产生严整对称与矫揉造作视角效果。⑤置石的人工痕迹尤为显眼,没能达到“宛自天开”的境界。⑥片面地追求名石与奇石而忽略环境的要求,没有将石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铺地等有机结合起来。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应该追求对观众具有美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为前提。
6 结 语
园林能够满足人们回归的需求,包括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意蕴、观赏休息的综合性要求,园林是服务于人民需要的综合体现。现代园林建设要以满足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置石作为现代园林景观的物质组成成分,虽然使用的材料不多,篇幅较小,布局也较为简单,对制造技术也没有很专门的要求,但要想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少质高的目的却是不容易的事情。在实践中我们应明确置石目的以及布局特点,反复推敲置石设计的方案,把置石与各种园林其他要素融合起来,力求打造一个统一的又具有独到之处的自然景观,进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為园林绿地增添异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置石景观在现代园林环境中展示出多形态的特征,结合现代化的制作技术和材料,展现在城市绿化带、游乐场所、风景区、购物广场、住宅小区以及室内庭院等多种环境之中,展现出了石景在园林中较强的造景能力,成为打造个性化景观的一个关键途径,置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神韵为景观环境增添了情趣,给休闲娱乐的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角享受。
参考文献
[1]彭国豪.中国古典园林置石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8(11).
[2]陈赟皓.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及现状问题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7(24).
[3]赵晶晶.浅谈黄蜡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方法[J].广东园林,2013(04).
[4]吴 军,刘玮芳.叙事语境下现代景观置石的应用[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7(03).
[5]邓大华,魏凡翠,蒋快乐.园林置石的作用和展现方式[J].南方农业,2015(03).
收稿日期:2018-8-2
作者简介:何 谊(1979-),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建筑、室内外装饰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园林;景观置石;方法;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344-02
前 言
以山水为主的国内传统园林重视对山石的应用,在长久的造林过程中塑造了独特的选石、相石、置石、叠山的理论与石文化体系。现代化园林更加注重生态化建设,具有极好的造景效果和丰富的文化色彩的山石得到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化园林中置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创新置石的模式、方法以及防范事项,对置石能够继续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化园林有着重要作用。
1 园林置石的方法与特点
(1)特置,还可以称之为孤置与孤赏山石,或者峰石。特置山石大部分是由独立的山石设计而形成的景观,经常在园林中充当局部主题。特置在园林中可作入口的障景或对景,也可以放在廊间、天井的中间、漏窗的后侧、水边、路口以及曲折的地方。而且,特置可以和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呈现独特的风景。
(2)对置,是把山石沿标志线或者在门庭、路口、桥头、马路以及建筑物的入口两边作对应的放置。对置较为规范,能够给人庄严的视角效果,经常应用在规则式园林以及园林的入口处。然而,对置并不是对称放置的。不用追求山石在数量、体量和形式上的对等,它们挺卧皆可,可坐可偃,也可以仰或者俯,保证构景上的平衡和形式上的相互融合就可以,以给观众呈现出稳定以及情感的熏陶。
(3)散置,通常是由奇数3、5、7、9、11、13来散置,散置最常见的是三块山石组合而成,都包括一个“3”。比较而言,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略低,但对组合的要求比较高。散置常用于园门的两端、草坪或者花坛中。
(4)群置,是运用多种山石搭配构造而成的,群置也可以称之为聚点。群置大多放在在山顶、池畔、路边、交叉路口和大树旁边、水草旁,群置还能够与特置山石组合。群置可以呈现墩配、剑配以及卧配,不管应用哪一种配置方法,都需要分明主次,层次要清晰,而且要做到疏密有致以及虚实相间。
2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置石的人文作用:置石尽管是一种静态的景观,但它却能够呈现动态美,展现出活力与生气勃勃,能够达到审美的精神境界。园林中经常应用置石来创造意境,赋予人生哲理,使观众在景观中体验到乐观的精神境界,展示出重要的人文意义。
(2)置石的应用作用:置石作为艺术景观,是观众休息娱乐的视角景观。随着生态环境观念的深入人心,住在大都市的居民渴望回归大自然,但出于条件的限制,置石变成了人们的观赏目标。对置石进行艺术塑造从而呈现山林特色,给人们提供观赏与游憩的场所。
3 园林中置石的布局要点
(1)选石与布石:要掌握比例尺度,且应该与周边景观相融合。如果环境过于狭小,石组不能过大,不然的话会给人窒息的感觉。建议选用石笋之类的石材置石,配上以竹或者花木,作竖向的扩展,进而避免紧张感;如果环境比较宽广,石组则不能过小和过散,以免因空旷而导致环境的不协调。
(2)形态:置石追求的是神似,仿造形象物的置石又注重对似与不似的把握,不用刻意注重形态的相像,表达出来的意蕴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3)效果:置石分地面以及水中两种,无论放在那里,都应该追求置石与所放置的地方的协调,要将山石埋入土中或水中一部分,已达到置石像是从土中、水中长出来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和谐的感觉。
(4)位置:置石应放置在观众的视线集中处,但也不能放在园子中心,要稍稍偏于中心,这样就不会影响后来的造景。
(5)目标:不同种类的山石置于园林,又能够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置石的布局中造景的目标要明确、格局要谨严、方法应冼炼、要寓浓于淡、做到有聚散有度、断相间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以简胜繁、小中见大、寸石生情等,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4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特点及发展趋势
4.1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特点
作为为大众服务的现代园林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并且追求生态的园林势必会取代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园林。置石应该响应现代化园林发展的要求,以构建生态园林为目的,“生态”置石。综合国内优秀的置石作品得出,现代化园林置石具有相同的风格,具体包括以下几分方面:
(1)山石的选择与布置与现代化園林总体规划的要求是一致的。山石的布置做到了因形就势,具有明确的构景目标--与环境的融合,并呈现出自然淳朴的景象。山石是天然的材料,展现出自然特征,朴实无华,巧布于环境中,能够给园林增添质朴的气息。
(2)置石所选用的山石简洁,而且置石放置合理。山石是自然与人工景观的过渡,虽然多说“无园不石”,但山石充当作局部景观的点缀物,不能过多应用,进而丧失造园生态意义。
(3)置石的形式追求“置”,石组组合以水平方向的列、布为主。
(4)置石追求神似,在构建过程中擅于拟形象物来增添景观的活力(图1是桂林七星公园拟形象物的骆驼置石)。
(5)置石造景呈现出简洁、明朗的特征,而且追求景观和功能的融合。在景观斜坡上仿制不规则排列的置石,从而使得地形呈现起伏感,并起到保护道路的功能和护坡作用(图2展现的是不规则地形置石兼具造景、道路、护坡作用)。 (6)置石追求意韵和情调。置石通常被放置在大范围以及大面积的植物景观环境中,充当点缀,进而呈现“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象。
(7)置石作品展现出地域特色。
4.2 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趋势
虽然没有古典园林假山置石中系统化与程式化的理论支撑,但现代园林置石能够应用古典园林中优秀的掇山叠石理论。在沿用的过程中也应该以分析和批判的视角对传统理论进行综合考量、鉴别与挑选。舍弃与新时代文化审美不一致的理论与作品,选用具有实际意义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现代城市化高楼耸立,绿化带弥足珍贵,因此不能盲目仿模、照搬古典园林。置石应响应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目标,符合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追求生态效益,利用新材料、新方法来制作现代化置石作品,而且置石还应与其他环境要素紧密结合,进而构建富含活力的自然景象,营造美好的视角效果。
新材料以及新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置石中。塑石作为可塑性强以及材料消耗少的新型置石,在施工和承重受限制的地方可大量应用,如屋顶。但“塑石”的寿命很短,“塑石”过程中有过多的人力参与。针对这个问题,应将天然石材与塑石组合。将植物作为修饰物,追求真假渗透的效果。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塑石材料和技术提供改进方案,塑石将朝着更加贴近天然山石本色的方向发展。
5 现代园林置石存在问题的看法
现代化园林置石创造了新的置石风格,建造了许多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置石作品,其中优秀作品众多,但也有一部分是不理想的,本节就不理想的因素归纳如下:①置石布局在总体设计上缺乏审美力度,不够自然,缺少自然的意态神韵之美。②置石存在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的现象,缺乏个性。如风靡一时的假山、置石风。③置石刻意追求形状的类似,从而忽略了形象美。④置石在环境中的位置过于居中,产生严整对称与矫揉造作视角效果。⑤置石的人工痕迹尤为显眼,没能达到“宛自天开”的境界。⑥片面地追求名石与奇石而忽略环境的要求,没有将石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铺地等有机结合起来。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应该追求对观众具有美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为前提。
6 结 语
园林能够满足人们回归的需求,包括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意蕴、观赏休息的综合性要求,园林是服务于人民需要的综合体现。现代园林建设要以满足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置石作为现代园林景观的物质组成成分,虽然使用的材料不多,篇幅较小,布局也较为简单,对制造技术也没有很专门的要求,但要想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少质高的目的却是不容易的事情。在实践中我们应明确置石目的以及布局特点,反复推敲置石设计的方案,把置石与各种园林其他要素融合起来,力求打造一个统一的又具有独到之处的自然景观,进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為园林绿地增添异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置石景观在现代园林环境中展示出多形态的特征,结合现代化的制作技术和材料,展现在城市绿化带、游乐场所、风景区、购物广场、住宅小区以及室内庭院等多种环境之中,展现出了石景在园林中较强的造景能力,成为打造个性化景观的一个关键途径,置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神韵为景观环境增添了情趣,给休闲娱乐的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角享受。
参考文献
[1]彭国豪.中国古典园林置石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8(11).
[2]陈赟皓.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及现状问题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7(24).
[3]赵晶晶.浅谈黄蜡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方法[J].广东园林,2013(04).
[4]吴 军,刘玮芳.叙事语境下现代景观置石的应用[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7(03).
[5]邓大华,魏凡翠,蒋快乐.园林置石的作用和展现方式[J].南方农业,2015(03).
收稿日期:2018-8-2
作者简介:何 谊(1979-),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建筑、室内外装饰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