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查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查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下面从命题和解题两个方面初探影响试题效度的一些因素。
一、命题过程中试题效度的影响因素
1。试题类型对效度的影响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测量,一般是以试题为载体,通过考生对试题的解答来分析判断学生相关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程度。由于不同的题型,试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因此检测的结果及准确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选择题具有选项的提示及猜测的可能性,填空题仅仅只需要填写一个结果,以结果的对错论成败,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这两类题型都不能直接显性地反映出来;而计算题强调的是解题过程,则比较多的反映出考生的思考过程。填空和选择题的评分比较客观,但计算题评分具有主观性,它们各有利弊,因此一份试卷一般要采取多种题型,取其优点,补其不足,以便求得整体上的和谐合理,进而对学生有一个相对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判断和考量。可见试题类型对效度一定的影响。
2。试题情景对效度的影响
试题的情景是试题的一个重要要素,由于考查的知识和能力都蕴含在试题的情景之中,所以试题情景的选择和设计将直接影响试题的难度、信度、区分度,以及考查的力度和程度等因素。就高考而言,考查的知识点就是这些,基本上变化不是太大,但每年的试题情景总是在不断翻新,而且对试题的情景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试题情景要新颖,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产关系要密切,而且要体现考试的公正公平性,为此试题的情景对大家要么都熟悉要么都陌生成了命题者心中的一个念想。另外,试题的情景熟悉度也将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应试心态,以及建模、解答的成功率,所以试题的情景是影响到试题效度的因素之一。
3。试题结构对效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的试题类型,结构不尽相同,就是同一种类型,试题的结构也有差异。结构有优良之分,残缺之别,不同的结构,其功能也不一样。试题结构对效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审题过程,要求解题者要了解试题的组成和要素,也只有了解了习题的结构,才建构起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方法、模型。这一个过程,不仅反映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评价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折射出解题者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所以试题结构的设计和调整、优化在命题过程中是十分重要。
(2)试题结构的特点对考生认知和解答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结合实际的结构不良的估算题和结构优良的常规题,它们的检测功能不一样,检测的角度、侧重点也不一样,有时由于结构的原因,有些想要检测的未必就能测到。
图1
例题如图1所示,光滑的凸轮绕O轴匀速转动,C、D是凸轮边缘上的两点,AB杆被限制在竖直方向移动,杆下端A在O点正上方与凸轮边缘接触且被托住。图示位置时刻,AB杆下降速度为v,则()。
A。凸轮绕O轴逆时针方向旋转
B。凸轮上C、D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C。凸轮上C、D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D。凸轮上与杆下端接触点的速度大小一定为v
答案:A。
对于这道单选题而言,如果学生能正确地选择出A的话,那么后面几个选项学生就不会去看,因此,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就没有检测到。如果将A和D选项对调一下,那么这道试题的效度相应地就提高了。因此在考虑单选题效度时,对选项设置要注意这种情况。
4。试题设问对效度的影响
对于试题的设问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是否值得问?是否是你想要问的?是否问到那个点上?问的角度是否适宜?问的方式是否恰当?问的难度是否适度?问的梯度是否合理?问的数量是否适当?以及问的问题之间的相关度、问的表达方式、问的语气句式、学生对这样的设问是否认同、是否理解、是否激发应答的欲望等,如果这些方面欠考虑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试题的效度等方面。所以试题的设问对效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5。试题呈现对效度的影响
试题不外乎由文字、字母、关系式、图表、图像等方式来呈现,其整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试题呈现格式不同,如选择题和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都有各自的呈现特征和特色,即使同一种类型的试题,形式也会大同小异。比如用文字和图像分别呈现相关信息。可是不同的学生对试题的呈现形式各所偏好,有喜欢文字表达的,有喜欢字母表达的,有喜欢图像的等等不一,正因为如此,试题呈现和解题者的认知偏好未必一致,这势必会影响到解题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思维速度、解题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试题检测的效度。
6。评分标准对效度的影响
测量离不开载体,同样也离不开评价。对考生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的一个判断,常常以评分标准来裁决,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因此评分标准的制定、把握和执行对考生答题的客观评价都有影响,特别是解答不唯一的情景,不同解法的予以及它们之间的配比权重等问题,对“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有着不容忽视偏差,因此评分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一致性。
二、解题过程中试题效度的影响因素
1。解题策略对效度的影响
解题策略包括试题的表征策略、探究分析的策略、实施解答的策略及解答的表述策略等。一般解题策略不同,解题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测量某些知识和能力,就必须要考虑解题策略问题,否则就有可能测不到所要测量的知识和能力,比如有些选择题,原本是想检测学生使用等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哪知道有些学生却运用别的策略去处理,与命题者的初衷有些出入,结果想检测
的倒没有检测到,或者只是部分涉及要检测的知识和能力,想检测的与考生所反映的也就不一致了。
2。解题方法对效度的影响 方法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前后相联系、目标指向解题结果的程序性的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对其测量和评价带来了影响,比如要测量某种方法的话,那就不仅仅是能否正确解答这个习题,更要关注考生是否能运用要检测的方法,是否会运用此法去解,以及这种方法运用得如何?若遇到一些试题的解答方法是命题者始料未及的,比如有些学生参加过竞赛辅导过的,在解答试题时却不是用中学的方法解答,而是用大学里知识和方法解答。再有就是本想通过某道试题测量一组方法的,如有些选择题通常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去解,而学生偏偏运用特殊解法来解答等,所以解题方法对效度也有影响。
3。解题经验对效度的影响
其一,解题经验对解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解题过程其实就是调动和运用解题经验的过程,解题经验越丰富,见多识广,那么其解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越多,正确解答试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二,还表现在“会应试”上,解题经验老道的人,往往能看出试题命题的意图,进而会投其所好,其解答就会向你试题想考查的方向上去靠,因此相比而言检测的效度就高些;其三,如果对一些类型的试题进行适当地规范化的训练,解题者在获得和积累一些必要的解题经验之后,就会用通式通法及常规的思维去解答这类题,常常与命题者的初衷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说解题经验对效度是有影响的。
4。解题态度对效度的影响
解题态度对效度影响也不可小视,比如明明是可以解答出来的,然而由于解题者对解题的态度不认真,结果却没有解出来,或者解了一部分就草草了事,或者为了应付乱写一通。再就是一些试题明明就不会做,如计算题,解题者也胡乱的写一些公式,像一些选择题,凭着侥幸心理去猜,填空题有时就蒙一个答案等,在目前考试评价体系架构内,这些都会影响到试题的效度。
5。解题环境对效度的影响
解题环境对学生的解题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些考生一遇到大考就紧张,平时的水平就是发挥不出来;有的学生在本校考试还可以,若是换一个环境去别的学校考就不行;有些学生坐在教室的前排就不行;有些学生考试水平的发挥还与时间有关,在某一段时间内能正常发挥,而在另一时间段内就发挥失常。可见解题环境不仅影响到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而且还影响到考试的效度。
综上所述,影响试题效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仅仅就这些因素各自单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实试题的效度是这些因素的作用所决定着,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命题者的角度,还要从解题者的角度去思考,更要从试题本身的特点去把握,把试题调整到一个较为适宜的程度,进而切实提高试题的效度。
一、命题过程中试题效度的影响因素
1。试题类型对效度的影响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测量,一般是以试题为载体,通过考生对试题的解答来分析判断学生相关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程度。由于不同的题型,试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因此检测的结果及准确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选择题具有选项的提示及猜测的可能性,填空题仅仅只需要填写一个结果,以结果的对错论成败,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这两类题型都不能直接显性地反映出来;而计算题强调的是解题过程,则比较多的反映出考生的思考过程。填空和选择题的评分比较客观,但计算题评分具有主观性,它们各有利弊,因此一份试卷一般要采取多种题型,取其优点,补其不足,以便求得整体上的和谐合理,进而对学生有一个相对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判断和考量。可见试题类型对效度一定的影响。
2。试题情景对效度的影响
试题的情景是试题的一个重要要素,由于考查的知识和能力都蕴含在试题的情景之中,所以试题情景的选择和设计将直接影响试题的难度、信度、区分度,以及考查的力度和程度等因素。就高考而言,考查的知识点就是这些,基本上变化不是太大,但每年的试题情景总是在不断翻新,而且对试题的情景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试题情景要新颖,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产关系要密切,而且要体现考试的公正公平性,为此试题的情景对大家要么都熟悉要么都陌生成了命题者心中的一个念想。另外,试题的情景熟悉度也将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应试心态,以及建模、解答的成功率,所以试题的情景是影响到试题效度的因素之一。
3。试题结构对效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的试题类型,结构不尽相同,就是同一种类型,试题的结构也有差异。结构有优良之分,残缺之别,不同的结构,其功能也不一样。试题结构对效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审题过程,要求解题者要了解试题的组成和要素,也只有了解了习题的结构,才建构起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方法、模型。这一个过程,不仅反映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评价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折射出解题者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所以试题结构的设计和调整、优化在命题过程中是十分重要。
(2)试题结构的特点对考生认知和解答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结合实际的结构不良的估算题和结构优良的常规题,它们的检测功能不一样,检测的角度、侧重点也不一样,有时由于结构的原因,有些想要检测的未必就能测到。
图1
例题如图1所示,光滑的凸轮绕O轴匀速转动,C、D是凸轮边缘上的两点,AB杆被限制在竖直方向移动,杆下端A在O点正上方与凸轮边缘接触且被托住。图示位置时刻,AB杆下降速度为v,则()。
A。凸轮绕O轴逆时针方向旋转
B。凸轮上C、D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C。凸轮上C、D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D。凸轮上与杆下端接触点的速度大小一定为v
答案:A。
对于这道单选题而言,如果学生能正确地选择出A的话,那么后面几个选项学生就不会去看,因此,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就没有检测到。如果将A和D选项对调一下,那么这道试题的效度相应地就提高了。因此在考虑单选题效度时,对选项设置要注意这种情况。
4。试题设问对效度的影响
对于试题的设问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是否值得问?是否是你想要问的?是否问到那个点上?问的角度是否适宜?问的方式是否恰当?问的难度是否适度?问的梯度是否合理?问的数量是否适当?以及问的问题之间的相关度、问的表达方式、问的语气句式、学生对这样的设问是否认同、是否理解、是否激发应答的欲望等,如果这些方面欠考虑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试题的效度等方面。所以试题的设问对效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5。试题呈现对效度的影响
试题不外乎由文字、字母、关系式、图表、图像等方式来呈现,其整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试题呈现格式不同,如选择题和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都有各自的呈现特征和特色,即使同一种类型的试题,形式也会大同小异。比如用文字和图像分别呈现相关信息。可是不同的学生对试题的呈现形式各所偏好,有喜欢文字表达的,有喜欢字母表达的,有喜欢图像的等等不一,正因为如此,试题呈现和解题者的认知偏好未必一致,这势必会影响到解题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思维速度、解题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试题检测的效度。
6。评分标准对效度的影响
测量离不开载体,同样也离不开评价。对考生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的一个判断,常常以评分标准来裁决,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因此评分标准的制定、把握和执行对考生答题的客观评价都有影响,特别是解答不唯一的情景,不同解法的予以及它们之间的配比权重等问题,对“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有着不容忽视偏差,因此评分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一致性。
二、解题过程中试题效度的影响因素
1。解题策略对效度的影响
解题策略包括试题的表征策略、探究分析的策略、实施解答的策略及解答的表述策略等。一般解题策略不同,解题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测量某些知识和能力,就必须要考虑解题策略问题,否则就有可能测不到所要测量的知识和能力,比如有些选择题,原本是想检测学生使用等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哪知道有些学生却运用别的策略去处理,与命题者的初衷有些出入,结果想检测
的倒没有检测到,或者只是部分涉及要检测的知识和能力,想检测的与考生所反映的也就不一致了。
2。解题方法对效度的影响 方法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前后相联系、目标指向解题结果的程序性的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对其测量和评价带来了影响,比如要测量某种方法的话,那就不仅仅是能否正确解答这个习题,更要关注考生是否能运用要检测的方法,是否会运用此法去解,以及这种方法运用得如何?若遇到一些试题的解答方法是命题者始料未及的,比如有些学生参加过竞赛辅导过的,在解答试题时却不是用中学的方法解答,而是用大学里知识和方法解答。再有就是本想通过某道试题测量一组方法的,如有些选择题通常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去解,而学生偏偏运用特殊解法来解答等,所以解题方法对效度也有影响。
3。解题经验对效度的影响
其一,解题经验对解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解题过程其实就是调动和运用解题经验的过程,解题经验越丰富,见多识广,那么其解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越多,正确解答试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二,还表现在“会应试”上,解题经验老道的人,往往能看出试题命题的意图,进而会投其所好,其解答就会向你试题想考查的方向上去靠,因此相比而言检测的效度就高些;其三,如果对一些类型的试题进行适当地规范化的训练,解题者在获得和积累一些必要的解题经验之后,就会用通式通法及常规的思维去解答这类题,常常与命题者的初衷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说解题经验对效度是有影响的。
4。解题态度对效度的影响
解题态度对效度影响也不可小视,比如明明是可以解答出来的,然而由于解题者对解题的态度不认真,结果却没有解出来,或者解了一部分就草草了事,或者为了应付乱写一通。再就是一些试题明明就不会做,如计算题,解题者也胡乱的写一些公式,像一些选择题,凭着侥幸心理去猜,填空题有时就蒙一个答案等,在目前考试评价体系架构内,这些都会影响到试题的效度。
5。解题环境对效度的影响
解题环境对学生的解题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些考生一遇到大考就紧张,平时的水平就是发挥不出来;有的学生在本校考试还可以,若是换一个环境去别的学校考就不行;有些学生坐在教室的前排就不行;有些学生考试水平的发挥还与时间有关,在某一段时间内能正常发挥,而在另一时间段内就发挥失常。可见解题环境不仅影响到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而且还影响到考试的效度。
综上所述,影响试题效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仅仅就这些因素各自单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实试题的效度是这些因素的作用所决定着,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命题者的角度,还要从解题者的角度去思考,更要从试题本身的特点去把握,把试题调整到一个较为适宜的程度,进而切实提高试题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