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HBCC-1软件的二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基于THBCC-1软件的自动控制原理二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的教学设计,利用该教学设计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研究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理解。
  关键词:时域分析;THBCC-1软件;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王瑞莲(1976-),女,河南南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李君(1979-),男,河南商丘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45)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2-0133-02
  
  自动控制原理二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在教学中分为理论教学部分和实验教学部分 。理论教学通常是分四步走:(1)给出二阶系统的方框图或传递函数,通常表示的是二阶振荡系统;(2)采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r(t)=1或者是R(S)=1/S得到对应的响应表达式;(3)分别讨论在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种情况的响应表达式和对应的响应曲线;(4)在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种情况时的动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能指标计算和分析。验证性实验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完成以后安排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做实验时包括三部分:(1)认识和熟悉实验台,包括实验台的构成、作用和功能;(2)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内容、步骤、要求和完成的实验报告内容等等;(3)学生自己动手做,完成实验操作后书写实验报告。
  这样的教学过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理论性太强,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太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少形象认识,接受效果较差。之后的实验教学感觉有些脱节,做实验过程中学生甚至还有提问理论教学的内容。在这部分的整个教学过程把部分实验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在理论教学中简略,在实验教学中加以强化,即可以利用实验教学中的THBCC-1软件,对一个具体的二阶系统进行仿真运行和对运行曲线对照分析,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对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与对应阶跃响应曲线形状间的对应关系、系统参数的概念和计算等有非常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教学设计
  THBCC-1型实验台是适用于高校控制原理等课程实验教学的系统。该实验台由实验平台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实验平台有若干电路单元、电源等组成,软件有数据采集通道选择、虚拟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界面。
  1.实验设计
  利用实验平台上电路单元设计一个二阶闭环系统的模拟电路,如图1(a)所示,对应的方框图如图1(b)所示。电路的输入端ur与实验平台采集卡接口单元的输出端DA1、输入端AD2相连,电路的输出端ui则与采集卡接口单元中的输入端AD1相连,即是把电路和采集卡相连,再把采集卡上的USB接口和电脑连接,接好后打开电源。
  由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论知识可知,二阶系统的定义是可以用二阶常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其标准形式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
  由图1(b)可得到开环传递函数为:
  式中:
  其闭环传递函数为:(2)
  比较式(1)和(2)可得:
  所以电路图1(a)的传递函数为:
  (3)
  从式(3)可以看出可调节电阻Rx增大会使阻尼比ζ减小。
  2.运行THBCC-1软件
  (1)打开电脑,运行软件“THBCC-1”。在软件的界面上点击“通道选择”命令,选择数据采集通道1-2(即为数据采集单元的AD1和AD2),点击“开始采集”按钮,进行数据采集。
  (2)运行“信号发生器”命令,“通道选择”选“通道1”(数据采集单元DA1),“ 信号波形类型”选择“方波”(即为阶跃信号),信号幅度为“1V”(单位阶跃信号),信号占空比为“100%”,点击信号发生器的“开始”按钮。
  从这里可以看出,“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从DA1出来进入电路的输入端,而“虚拟示波器”是从AD1和AD2采集信号,对于电路而言,“虚拟示波器”从AD1采集到的信号正是电路的输出信号,从AD2采集到的信号正是从电路的输入端引出的,也即是从信号发生器向电路发出的信号在进入电路输入端ur之前引进到“虚拟示波器”,因而,在如图3中有两条线,一条是直线,就是从电路输入端ur得到的信号,一条是曲线,就是电路的输出信号。
  (3)改变软件中“虚拟示波器”的“显示量程(分频系数)”及“波形幅值(1~5V)”,重新运行③,以便更清晰地观测波形。调节Rx,可以得到不同阻尼比对应的各种图形,如图2(a)(b)(c)(波形幅值为“5V”)。
  二、参数分析
  1.在ζ>0时ζ值对响应曲线的影响
  对应于(2)式:闭环特征方程:,特征根:。在ζ>0时,针对不同的ζ值,阶跃响应表达式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
  (1)0<ζ<1(欠阻尼),特征根:
  当r(t)=1时对应的输出c(t)为:
  式中:。
  可见,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振荡衰减形式,当r(t)=5时其响应曲线如图2(a)所示,有超调量。
  (2)ζ=1(临界阻尼),特征根:
  当r(t)=1时对应的输出c(t)为:(4)
  此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一条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当r(t)=5时其响应曲线如图2(b)所示,无超调。
  (3)ζ>1(过阻尼),特征根:
  当r(t)=1时对应的输出c(t)为:
  (5)
  它的单位阶跃响应也是一条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当r(t)=5时其响应曲线如图2(c)所示,无超调。
  从图2的(b)和(c)看出这两种曲线形状相同,但是横坐标不同,即达到相同的输出对应的时间不相同,可见,随着阻尼比的增加响应的速度越快。从式(4)和式(5)也可算出在达到稳态值之前时,即在t<tS时,达到相同波形幅值时需要的时间不同,式(4)计算的时间要比式(5)短。
  2.自然频率ωn和阻尼比ζ对响应的影响
  当ωn值一定时,图1(a)中取C=1uF,R=100K(此时ωn=10),Rx阻值可调范围为0~470K。系统输入一个阶跃信号,可以用“THBCC-1”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ζ值时的实验曲线:当可调电位器Rx=250K时,ζ=0.2,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其超调量为53%左右;若可调电位器Rx=70.7K时,ζ=0.707,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其超调量为4.3%左右;若可调电位器Rx=50K时,ζ=1,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若可调电位器Rx=25K时,ζ=2,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
  当ζ值一定时,图1(a)中取R=100K,Rx=250K(此时ζ=0.2)。系统输入一阶跃信号,可以用“THBCC-1”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ωn值时的实验曲线:若取C=10uF时,ωn=1;若取C=0.1uF时,ωn=100。
  3.超调量σ和调整时间tS的实验分析
  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tS是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综合反应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实验中有必要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
  超调量σ的定义是响应在超过终值c(∞)达到最大值c(tp)与终值c(∞)的相对误差,即:
   。
  c(tp)为响应曲线的峰值,也是最大值;c(∞)为响应曲线的稳态值,也是终值。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只有在0<ζ<1时有超调量,在ζ=1和ζ>1时没有超调量。
  调节时间tS的定义是系统输出达到稳态的最短时间,在阻尼比0<ζ<1、ζ=1、ζ>1时都有tS。如果某自动控制系统是稳定的,系统的响应(输出)分暂态过程和稳态过程,可以从给系统信号的那一刻为计算开始的时间,即t=0,之后为t>0,在0  三、结语
  通过对自控控制原理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缺陷的分析,提出新的关于二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的教学设计——部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在二阶系统时域分析的理论教学中分析性太强、单调枯燥和效果不太好的问题,以及在理论教学之后的实验教学中感觉有些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美凤,王玲花.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高职高专课堂教学的备课、讲课技巧并应用到理论课教学中,有效地解决了理论课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学习理论;技巧;教学问题  作者简介:杨新明(1967-),男,湖北黄梅人,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系,副教授;向彬(1990-),女,湖北黄梅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本科生。(湖北黄冈438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
期刊
摘要:PowerWorld Simulator是一款大型电力系统分析专业商用软件,具有友好便捷的可视化分析界面。应用该软件辅助“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使波阻抗、自然功率、潮流分析、电力系统故障模拟分析、无功补偿及电压调整等理论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owerWorld Simulator;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可视化  作者简介:郭振威(1974-),男,湖南
期刊
摘要: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的工具也由原先的书本这种传统的工具逐步转变为计算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主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宗旨,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电子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等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点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人力资源配置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以及辅导员职能不断拓展的规律。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白永生(1980-),男,陕西清涧人,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讲师;邱杰(1974-),女,山东诸城人,桂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在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让学生在走入职场前就能与社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本文对独立学院“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明确独立学院“职场化”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场化;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马晓芸(1983-),女,陕西子洲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讲师;程云行(1966-
期刊
摘要:中文本科师范生“三维立体,全程整合”师能训练模式立足于把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实践活动、学科教育实践活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三者有机结合,以学科教育实践为经,以学科专业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为纬,立体推进,系列整合,全程运行,使中文专业师范生的师能训练形成一个多层次、连续性、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科学体系,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本身的人文性、综合性、活动性等个性特征,借助定向安排、整合提高、系统测评、反馈
期刊
摘要:以“内容为中心”构建课程学习团队,结合实际项目,建立“个人学习+课程团队学习+项目团队学习”的“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将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体现“需求驱动、技术引领、合作发展”的发展思想和自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对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完善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个人学习;团
期刊
摘要:能力目标是培养目标的载体,是教育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本文基于职业能力内涵的起源和发展,对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目标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提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目标构建应该遵循理念先行、目标整合、兼顾现实性和前瞻性三大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目标体系  作者简介:曾旭华(1968-),男,湖南邵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主任,副教授;李福
期刊
摘要:在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下,海南大学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过提高学科基础课程的覆盖面,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实习、实训等措施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寻找到一套适合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骆焱平(1973-),男,湖北鄂州人,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朱朝华(1951-),
期刊
摘要: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命脉及优势所在。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系实际情况,介绍土木安全工程实践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认为在教学培养中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抓基础、重实践,以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实践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点抓好课堂教学实践、课程设计实践、实习环节实践和毕业设计实践四个关键模块,提出了“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