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厨图的差异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庖厨图为画像石中一个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同地区的庖厨图画面内容、构图方式以及表现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则可以分析出当时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差异以及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画像石除了是杰出的艺术作品,还是及其重要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
  关键词:庖厨图;构图;差异
  画像石, 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用墓葬显示地位的意义仍然存在,为了美的意义也存在,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比如道教佛教之类的,人们相信往生、相信死后的世界,于是墓葬出现了为来生或者死后而准备的意义。比如希望在死后的世界能生活富裕,比如希望来生投个好胎之类的。所以这时期一般人家死后都会多少装饰一下,而这些装饰往往可以体现这个时期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当时的艺术创作状态。
  位于山东省嘉祥县的武梁祠是我国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其内部装饰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画像石,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处画像遗存。画像石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而我们今天分析的庖厨图就属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因为他的属性是现实生活,所以不管是表现的手法还是表现的内容一定和当地的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生活环境是必不可分的。
  期间除了山东地区出土很多的画像石,南方地区也出图了很多的画像石,以庖厨图为例,虽然都为庖厨图,但是两者的画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山东地区与四川地区的两个庖厨图画像石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山东武梁祠出土的庖厨图为长方形构图,构图采用的是一层层的,而庖厨图是整个画面中的第三层,画面的左上角悬挂了很多鸡、鸭、鱼等肉类,下方有一大口锅,一个人正保持着跪卧的姿态,身子俯的比较低,旁边有人在洗鱼,处理食材,同样是保持着跪坐姿态,而最旁边的两个人在烤制食物,烤制食物的过程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是一个比较大的场面,用来烤制食物的器具也是非常大的。而在四川出土的庖厨图则为正方形的构图,画面比较分散,画面的最后面为一个门,门前用架子悬挂了鱼、腊肉等肉类,架子的左前方有一个人正在斩切食物,右边还有一只狗一跃而起,最前排描绘的最为丰富、热闹,前面有一个人跪坐在火炉前生火,但这个人的姿态和山东画像石中有所不同,虽然都为跪姿,但是山东的画像石中描绘的人物身子俯的比较低,而四川画像石中的人物上身却保持着直立的状态,旁边一人一狗,小狗回头望着正在干活的人,画面显得异常和谐,他们旁边有两个人呈现站立姿态,在一起合作,可以从画面中两人的身高以及身体动态可以看出两人为一男一女,两人身体虽然都为前倾状态,但是一人背部呈现向外突出,而另外一人的背部则向内凹回,其中左边的人两腿分开,右边的人两腿并拢,这些描绘都使得人物的动态更加的丰富,也可以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从两幅作品中描绘的内容可以看出两地生活习惯的差别,山东画像石中悬挂的物品中以鸡鸭为主,而四川画像石中悬挂的肉类则以鱼、腊肉为主,这也是很符合我们现在南北方的饮食差异的规律,在物品与人物的体量大小的对比中,山东的画像石中,食器的大小很多都比人物大,而四川画像石中食器都是非常的精致小巧。从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两地的生活以及饮食的差异。
  山东画像石的构图非常的密集,其画面结构细致紧密几乎每个地方都被占满,有些小的地方也用飞鸟来填满整个画面,不留一丝的余白,整体的画面非常的饱满。而整个画面采用了传统的散点透视方法,为表现充足的场景以及丰富的画面内容提供了方法。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成熟的雕刻技法,它对于形象刻画的细腻而准确,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整个人物的动态把握的非常形象生动,雕刻的线条非常厚重而且富有刚劲与弹性。而在四川的画像石中,整个构图是相对疏松的,有大片的留白在画面中,他的画面表现还是完整的,但是主体就相对不是特别的突出,和山东的画像石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件作品中也可以明显的对比出,四川画像石细节的刻画都相对更加精细一些,无论是食器还是食材以及人物的刻画都更进行了相对更加细致的描绘, 山东的画像石以主要是以描绘人物的动态为主,而四川画像石中除了描绘了人物的动态还对于人物的衣物以及面容进行了一定的简单刻画,会给人物加入一些衣纹,而且可以感觉作者有意识的区分出人物身体和手臂的结构。汉代画像石中主要是对与人物以及场景来进行表现,而四川画像石中,他会把多种造型摆在一起,比如:人物类、动物类、建筑景观类等来交叉表现,多采用几种类型的内容来相互配合使用,而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内容,构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东画像石呈现出“古朴雄厚”的特征,而四川画像石呈现出“清新质朴”的特征,画像石不仅仅是古代杰出的艺术品,彰显出极高的艺术价值。除了这一点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的画像石分析这些地区的生活习惯,每个地区画面中表现的人物、炊具等都可以看出当地人物的生活特征以及各地的生活差異,这些不光光是艺术品还是历史的见证。以及各地体现的不同艺术特征,这些都深深体现了每个地方的生活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正是造成艺术风格差异的原因。
其他文献
【摘要】:戏曲表演中的“韵律”主要表现在内在品质,全部艺术形式均反映在表演风格中的特殊形式的具体体现。戏曲表演中的“手势、脚位、唱”等形式都已遵循了东方色彩的艺术体系,从表演者腰部中轴、神经末梢就能感觉到运动,进而使戏曲表演自身具有独特的“韵律”美。下面分别从戏曲表演动作、戏曲表演节奏及戏曲表演情境三方面探讨“韵律”,展现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关键字:戏曲表演;审美要求;研究  一、戏曲形体表
期刊
【摘要】:谈及雕刻艺术,品种繁多。当范围划定在甘肃雕刻艺术时,不得不谈的是兰州雕刻葫芦,它是我国灿若群星的工艺美术品中,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驰名中外,久负盛名。从晚清开始到现在的100多年中,经历代艺人辛勤创造,不断发展,使这一民间工艺美术日臻完善。  【关键词】:甘肃;雕刻葫芦;雕刻葫芦艺术  一、兰州雕刻葫芦的历史演变  刻葫芦源于何时,已无据可考。早期民间流传下来的刻葫芦是在成熟后的葫芦
期刊
【摘要】:戏剧动作是戏剧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对人物形象表现具有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对人物形象的表现分别起到的作用以及外部动作与内部动作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关系,从而阐释戏剧动作在戏剧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戏剧动作;人物形象;外部动作;内部动作  现在很多戏剧工作者对戏剧动作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和划分,甚至很多人对戏剧动作的阐释是模糊不清的。人物的行动贯穿了
期刊
【摘要】: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作为俄罗斯本土的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国家最忠实的儿子”。作为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范围包括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钢琴独奏、室内乐与歌剧、电影音乐等多种类型。共创作了十五部交响曲,其中《第五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937年4月18日至7月20日,是肖斯塔科维奇将《第四
期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移民文化一直源远流长,而人口的迁移也影响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清末明初时期,四川地区发生战乱,“数千里城郭无烟”,朝廷为了避免土地荒置,也为了增加赋税、恢复生产,颁布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人口迁移政策,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湖广填四川”正是这时候发生的。这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不仅对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让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产生
期刊
【摘要】:功能性服装是针对难民在尚未脱离危险的战争环境下,不得不进行定向迁徙的过程中使用的。在迁徙过程中遭遇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频发,时刻危及难民生命;休息时没有遮蔽,风餐露宿;携带行李的不便等等问题和服装相结合,针对迁徙难民设计出的实用性服装用以保护难民人身安全,并且在情感上做到对于难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尊重。  关键词:非稳定环境;迁徙;难民;功能性;服装设计  引言  本项研究就是尝试以还处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已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近来由建筑行业提出“打造泛设计核心竞争力,开启建筑工业化新革命”即BIM+VR的模式,旨在加强建筑的可视性和具象性,通过构建虚擬展示,为使用者提供交互性设计和可视化印象。虚拟现实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无疑对设计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未来成熟的VR技术先进的VR设备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带给设计师和消费者真实的所见所得之体会
期刊
【摘要】:国画水墨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动画场景设计中是在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一次很好的尝试,在展示动画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了二者的表现力,提高了作品的创意效果。在结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水墨场景时合理运用国画的语言,将传统的国画技术与电子的水墨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有机的结合,更加深刻地体会国画水墨精神,分析研究结合使用的方法,更好地让国画水墨精
期刊
【摘要】:如果说舞台是一幅扣人心弦的美妙画卷,那画卷中灵动的画笔当属舞台上变幻多彩的灯光艺术。恰到好处的灯光不仅能够将舞台表演中的人物、背景、事件等元素完美呈现,而且还用最独特的语言向观众传递丰富的情感内涵,真正使人随戏动,光随情动。那么怎样才能使灯光达到预期效果呢?这要求灯光设计前,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灯光元素所表达旳情感特征。本文主要从灯光颜色、灯光造型和灯光动作三个方面探索灯光的情感内涵。  关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由古至今衍生下来的习惯和生活,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历史的角度,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物。传统文化与今天创新的文化像一条河流,本质上是割不断的。  如何整合继承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创新,是当前中国服装设计师面临的关键问题。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多年服装设计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创造名牌走向世界,仍然需要卧薪尝胆,脚踏实地地学习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