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墙渗漏隐患快速无损普查与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人民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321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快速、有效地确定防渗墙墙体深度、连续性及对可能存在的裂缝、空洞等缺陷位置进行准确定位,需寻找更为快速通用的检测方法.提出先采用电阻率对比法进行快速普查,发现墙体可能存在的缺陷横向位置,再在疑似异常位置利用电阻率CT法或孔中自然电位法进行异常位置的精确定位.电阻率CT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阻率CT法对防渗墙的缺陷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时该组合方法受库水位及地面探测条件等限制因素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为工程质量的判定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地下水干旱是一种特殊的水文干旱,其发生会对长期依赖地下水资源的地区产生严重影响.将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数据结合,估算中国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并基于地下水干旱指数DSI(drought severity index)及奇异谱分析SSA(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探究该地区2002年4月至2017
为了解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江阴市城区10条非黑臭河道和17条黑臭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河道表层沉积物中Cu、Cr、Ni、Zn、Pb、Cd、As、Hg等8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①江阴市城区黑臭河道与非黑臭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均超过其背景值,已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累积趋势,但各重金属浓度在黑臭河道与非黑臭河道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多数重金属元素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受到工业污染、农田面源污染、交通
西南地区大多采用渠道从水库引水进行农业灌溉,水库水温分层使引于水库的水温低于天然水温,低温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灌溉水温.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灌溉水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晒水池和叠梁门2种增温方式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向家坝灌区低温水发生时间主要在4~6月,部分渠道最大降温达3.10℃.晒水池增温后各斗渠渠首水温为16.70~17.50℃,与采取叠梁门措施增温后16.60~17.50℃的水温基本一致.晒水池与叠梁门分层取水的增温效果基本相同,但晒水池建设总静态投资为5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中国构建系统性更强、精细度更高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是实现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核心抓手.综述和对比分析了美国与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结果表明:美国已经形成了基于流域的系统管理模式;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系统协调的管理模式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存在单一治理手段不足、排放限值不断加严和现有重要制度整合缺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新思路以及水环境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要求,提出了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在总
为了优化和筛选出适合赣南地区酸性红壤边坡的护坡草本植物,进行红壤边坡护坡草本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试验.选择能够在红壤地区生长的7种草本植物(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果岭草、高羊茅、百喜草、四季青),对这7种植物进行室外的播撒试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红壤特点、成本等,选择了14个指标进行观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指标权重,再将同一指标下不同种类植物的数据进行归一化,通过在同一指标中的占比大小来判断每种植物的权重,最后结合两组权重综合评价每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7种草本植物中黑麦草总体表现最佳且综合权重最大
针对岩石热力特性问题,以声发射监测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加温冷却和实时加温加载两种条件下碳质灰岩热损伤过程的声发射演化.研究表明:①加热过程中,灰岩在50℃开始出现声发射,至320℃左右时沿层理面炸裂,产生较大声响和冲击力,声发射出现突增,灰岩表现出“热脆性”损伤;②灰岩在两种加热处理条件下,声发射撞击数都会出现局部显著增加阶段,可为确定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提供支持;③ 实时加温加载条件下,随温度升高灰岩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但在加温冷却条件下,300℃处理冷却后,灰岩单轴抗压强度有所增加;④两种加热条件下,灰岩的
灰坝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存储燃煤灰渣的任务.灰坝筑坝选址时要求场内或附近有足够的筑坝材料,但对于某些火电厂,厂区附近没有合适的筑坝材料且交通条件差,采用堆石棱体或土石料填筑等传统筑坝方法,会出现购买、运输筑坝材料成本高昂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土工袋灰坝技术,并针对火电厂设计了一种土工袋灰坝结构,采用有限单元法验证了土工袋技术应用于灰坝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工袋灰坝具有传统灰坝的优势,即施工方便、沉降变形小,同时又能节省工程投资,就地取材,使松散的材料形成整体,有效地约束袋内材料位
针对全固态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中大规模开关同步触发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ZYNQ-7000 SoC平台的全数字多路脉冲延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各功能模块,并重点从时间数字转换器(TDC)、多路脉冲输出及ARM核控制三个模块进行分析设计.详细阐述了TDC模块抽头延时法原理及高精度进位链的构造;采用粗延时和细延时结合设计多路脉冲输出模块,有效提高信号的延时精度和范围,且模块化设计提高了通道数目的可扩展性;阐述ARM核控制流程,实现了响应快、稳定性高的控制.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固化后在器件上进行了实测
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水文要素时间序列频率计算的一致性假设难以满足,需要寻求一套适合非一致性水文序列计算的方法.收集了寸滩水文站资料,利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法进行趋势分析,采用滑动T与Lee-Heghinian法进行突变检验.通过对非一致序列修正后进行频率计算和直接基于非一致序列进行频率计算2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提高频率计算成果的可靠性.对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序列,2种方法处理效果相当;当样本容量比较小时,修正方法更实用,但改善
水文预报作为一项非工程措施,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流域水文预报技术应用进展,梳理了流域多尺度水文预报的概念,系统性地阐述了多尺度水文预报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了流域水文预报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水文气象耦合方面的不匹配性等问题.最后,基于对流域水文预报适用性的分析,强调了在拓展流域不同预见期水文预报新业务实践中考虑水文预报适用性的重要性,提出了现状条件下拓展多尺度流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