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行为边界在哪里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企投资房地产的风险承担能力更强,有巨无霸的主业做后盾,投资房地产市场即使有所损失,也无关大局,
  最多是以交学费来解释。一般的专业房地产公司如果投资失败,面临的可能就是倒闭清算
  
  国资委新闻发言人3月18日明确表示,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只保留16家房地产主业的央企;22日,国资委发布的消息,要求这78家央企15个工作日内制订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方案。
  这样的规定顺乎当前的民意,而问题是禁令归禁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能不能给房价降温?地王还会不会继续出现?
  两会期间,委员们有关房价的提案占了一半左右的比例,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遏制高房价的要求。北京市副市长年初时说今年北京市放量供应土地、疯狂抢地、制造地王的情况不会再次出现。似乎过热的市场要出现转机。
  就在两会结束的第二天,北京市土地拍卖连出3个地王,而且延续去年的传统,无一例外都是有着央企背景的企业坐庄地王。
  央企能不能当地王?国资委的一位专家说,国资委主要负责央企的人事变动和业绩考核,以及重大事项决定。“如果说要国资委出臺禁令限制投资房地产业,并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我们知道,一些央企所在的领域是具有行政性垄断权力的,比如石油、电信、烟草等领域。如果按照此专家的观点来看央企的经济角色,就可以发现,它永远处于不败地位:其自身的经营领域是受法律保护的,他人进入是违法的,由此可以获取垄断利润;它可以进入其他领域竞争,限制它进入也是“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的,有高利润的领域它可以加入分一杯羹。
  大家习惯地认为房地产行业有暴利。一般房地产企业为何在央企面前毫无抵抗之力?就像潘石屹调侃参与竞标的任志强是花钱买丢人。除了央企有其自身的利润来源外,其融资渠道的便利是其底气十足的基础。
  另外,央企投资房地产的风险承担能力更强,有巨无霸的主业做后盾,投资房地产市场即使有所损失,也无关大局,最多是以交学费来解释。一般的专业房地产公司如果投资失败,面临的可能就是倒闭清算。在这样的不平等竞争条件下,让央企进入房地产行业,除了抬高地价外,就是把以前看起来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公司挤压到二三线城市。
  国资委显然是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才做出了前述专家认为的“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的决定。
  人们关心的是,在这样的政令发布之后,如何确保政令的规范化?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如果通过合资、入股、上市或海外上市后再去抢地王,如何控制?很多非国资委管理的部属企业,各地方国企,又如何施以禁令?
  其实,被规定阻挡在市场外的央企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资本手段曲线再进入,不能一纸禁令完事。而保留下来的16家央企——包括保利、中粮、中冶科工等名字看起来不像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按照国家的定位,它们是市场经济的补充,承担市场不能完成的任务。循此定位,要在房地产行业中寻找此类空间,可以发现,它们最好的方式是从竞争性的房地产开发领域中撤出来,全力去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这部分住房的建设才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
  再者,央企现在虽然被禁令隔离在房地产行业外,未来有其他高利润行业发展后,会不会又出现大量央企蜂拥进入的现象?
  那么,它们的行为边界到底在哪里?只有清楚地界定央企的发展边界,规范企业行为,从行业制度上和治理结构上让央企彻底回归本位,方为长远之计。
  按照相关解释,央企的行业边界应该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以及与自然垄断、国家安全相关的行业。房地产既不算自然垄断,也无关国家安全,倒是密切涉及国计民生。只是国计民生的行业并不都需要央企的介入,完全可以形成民营经济自由竞争的格局。就像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但是历史的经验表明,粮食生产应该调动的是农民的积极性,而不是诸如组建公社等其他的方式。
  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今天,各种房地产企业已经具备足够的生产和经营能力,央企的进入不会解决行业无法自己解决的难题,反而会带来竞争激烈、地王频现、房价飙升的后果。换句话说,央企之于房地产的价值,远逊于房子之于民生的份量。
  (作者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建议投资领域:房地产  乌兰巴托已进入百万人口城市行列,但有一半以上的居民还住在棚户区,当地房地产行业的潜力巨大    寒冬的一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汗乌拉区巴音蒙古小区,人头攒动,场面热闹。众多蒙古国公务员正参加由蒙古财政部、首都办公厅、交通建筑与城建部等部门专门举办的“四千户住宅”房展会。  这是时下蒙古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缩影。乌兰巴托居住着蒙古国40%以上的人口,其中约60%住在平房或蒙古包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有机食品  法国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为中国食品企业和金融资本进入法国提供了机遇    近年來法国有机食品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受到法国消费者追捧和青睐。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有机食品业是朝阳产业,在法国乃至欧洲会有很大发展空间。这一趋势已引起众多外国投资者的关注。  有机食品在法国的通常定义为:非基因工程产品;原料为纯天然生物,在种养期间未使用化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基建、采矿业  坦桑尼亞是进入非洲市场的门户,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机遇众多    东非国家坦桑尼亚政局稳定,自然资源丰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投资优惠政策与保障措施健全,过去几年一直是撒哈拉以南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非洲国家。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坦桑尼亚经济增长速度仍达到5%。  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近日表示,非洲国家需要资本与投资。他表示,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资源行业  尽管此前存在对“中国国有企业投资”的质疑,但澳政府依然致力于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寻宝者就陆续前往澳大利亚。可以说,澳大利亚在历史上一直是以外资為基础的国家。澳大利亚联邦面积最大、最富有的西澳大利亚州得益于外国投资,其财富几乎完全建立在以利用外资为主的资源行业之上。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曾表示,与其让资源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生物能源、汽车配件、基建、家电  泰国已形成较大的华人商圈,泰中罗勇工业园作为泰国唯一被中国政府批准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中国企业营造熟悉的投资氛围,形成了产业集聚与互补效应    无国产化率要求,无汇款限制,无出口要求,制造业无外资比例限制,甚至允许外国投资者永久拥有土地所有权……泰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和帮助投资者,还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和宽松的投资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创意产业  曾是世界工业中心的伦敦,最近20年间“华丽转身”,利用人才资源和大都会优势,扶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28岁的王萌是中国一家公司驻英国的首席代表,王萌所在公司主要负责奥运会徽章的设计和生产。  王萌说,2008年3月公司把分部开到伦敦,除紧随奥运脚步外,更看重伦敦“创意之都”这张名片,因为创意产业已成为伦敦最受青睐的行业。  曾是世界工业中心的伦敦,最近20年
期刊
大家    为中国的抵抗干两杯  哥本哈根峰会失败后,一些政治人物和专家把矛头指向中国。但中国的抵抗不但可以理解,也不可避免。  短期内大量减少碳排放成本很高。如果地球气温升幅低于2摄氏度,一开始就需要全球支付每吨71欧元的税,并在本世纪末增加到每吨2800欧元。实际经济成本将达每年28万亿欧元的天文数字。这比气候破坏的代价高50倍。  中国97%能源来自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只满足中国需求0.2%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旅游业、农业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柬埔寨的旅游业和农业为中国资本提供了不错的投资选择    柬埔寨在上世纪60年代,曾因优异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一度被誉为中南半岛上的“璀璨明珠”。但随后近30年戰乱,使其成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恢复和平后,柬埔寨政局稳定,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700美元,近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柬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制造业、基建业、自然资源  中俄贸易受阻之后,直接投资,正成为中国资本的下一个选择    幅员辽阔的俄罗斯,让人充满期待。但中俄贸易在遭遇俄方整顿“灰色清关”后,不得不寻求变化。直接投资,正成为中国资本的下一个选择。  从事贸易的一位人士说,中国商人如果把工厂搬迁到俄罗斯,关税成本至少能降低七成。例如,中国的皮鞋大户康奈集团已经在俄罗斯投资开设了一个工业园区,专门接纳从温州搬迁而去的
期刊
建议投资领域:轻工业、电力基础设施  不少外资认为,越南是继中国、印度之后,未来中长期较具发展潜力的海外投资地    越南近年来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吸引外资的一颗璀璨新星。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来,越南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积极开放市场、改善对外关系,几次出现外资投资风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对970家在海外投资的日本制造业厂商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三成以上的日本制造业厂商认为,越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