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实践思考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幼儿教育回归生活是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的问题,幼儿园课程只有回归幼儿的生活,才能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的本质。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应该坚持的原则,随后针对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实践展开了策略方面的论述,希望为幼儿园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61-01
  生活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中有生活,生活中也有教育,因此幼儿园教育只有回归生活的本质,才能避免孩子们的学习脱离生活实际,例如,当前大多数幼儿园为了提升商业竞争能力,将幼儿园教育做出了“成人化”、“小学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发展,只有高度重视幼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才能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快乐及有意义的童年。
  1.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与幼儿的生活世界
  (1)关于幼儿的生活世界解析
  所谓的幼儿生活就是幼儿从自身的生存、发展、对周围的世界以幼儿的思维和眼光展开的观察和探索活动。在幼儿的生活世界中,幼儿才是其自身生活的主体,对于幼儿来说只有伸手可及、可触摸的世界才是幼儿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幼儿的世界总是充满想象,幼儿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在幼儿的世界里,他们渴望拥有与成人平等的地位,成人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才能帮助幼儿获得健康的身心发育环境。
  (2)关于幼儿课程回归生活的解析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将幼儿的生活形象的比作五个手指,并且认为只有五个手指都长在儿童的手上,才能叫做孩子的手掌。同样幼儿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也有着极大的不同,幼儿园的课程不应该参照成人的课程来设置,只有将幼儿的课程与生活建立科学、实际的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在生活中的形象及具体化的体验,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课程的实施和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目标的设计中要时刻注重课程与幼儿生活的实际联系,只有真正帮助幼儿发挥学习潜能,才能从根本上有效促进幼儿快乐的成长。
  2.幼儿课程回归生活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始终坚持具体直观化原则。因为幼儿是不具备较好抽象思维能力的,因此幼儿对触手可及、具体直观的事务更加感兴趣,以幼儿园“了解和认识水果”的主题学习为例,幼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为孩子们展示梨子、香蕉、苹果等水果实物,这样孩子们便会很直观的、触手可及的感受到生活化的学习内容;第二,始终坚持主动探究性原则。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积极运用感官亲自动脑和动手去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幼儿教师也应该积极鼓励幼儿通过参与合作积极探索生活实践活动。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指出,现代社会之所以培养杰出的人才过于困难,是因为缺少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幼儿园课程只有真切回归生活,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形式积极培养幼儿独立创新的品质和意志,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获得发展和进步。第三,坚持灵活性原则。幼儿课程回归生活,才能积极引领幼儿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妙和神奇,例如,幼儿园可以积极组织孩子们多参加科学技术博览参观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切身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或者带领孩子们参观植物园,让孩子们多多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这种摒弃呆板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课程回归生活化的灵活教学原则,只用这样才能保持幼儿长期拥有较多的兴趣点。
  3.有效促进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
  第一,积极树立幼儿教师不断加强生活观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非常适用于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教育实践,只有积极从幼儿的生活教育实际出发,才能有效提升幼儿对现实生活教育的好奇和兴趣,通过有效观察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爱好和需求,积极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对幼儿展开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第二,设计回归生活的幼儿课程目标。坚决避免幼儿课程小学化、成人化,幼儿课程的设计要针对幼儿缺少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特点,积极关注幼儿的道德以及心智发展,只有合理的设计幼儿课程,才能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形成有力的促进作用;第三,幼儿课程的内容选择需要回归生活。教师需要认真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状况,然后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展开生活化的学习和认知活动,例如,教师对幼儿展开“秋天”的认识实践活动,便可以在秋日里带着孩子们到公园或者树林、草坪里通过观察感受秋天的特点;第四,积极实施回归生活的组织教学模式。幼儿教师需要放弃传统的理论讲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具有合作精神及探索意义的相关活动,有效培养幼儿独立完成和大胆尝试相应的学习任务,只有当幼儿需要教师帮助时,教师才可以协助幼儿共同度过难关。
  4.结语
  总之,幼儿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当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幼儿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幼儿、尊重幼儿积极探索世界,最终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劉一春,徐东.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实践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31(04):75-78+123
  [2]田景正.基于生活哲学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周智慧.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如果说,速度规模至上是过去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未来的发展模式无疑是以稳健、可持续和深度创新为主要特征。张建功认为,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要冷静重新规划发展方向,向着精专和深度创新演进。  2007年,垃圾处理专家王维平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预测,垃圾处理将是未来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产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从王维平教授的分析来看,在垃圾处理方向提前布局的创业者,无疑是发现了垃圾这
摘要: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为了孩子的良好成长、益智教学、开拓思维所划分的区域活动空间。为了幼儿教学活动的更好展开,园区需要提供孩子的活动空间。借助科学性的规划指导把活动区域划分为几大板块,实现动静结合既可以为幼儿提供休息的场所,也能够把幼儿教育集中起来,方便老师的管理和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空间规划的一些要求和建议,给孩子以及园区提供一个参考性的引导。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空间
摘 要:区域游戏即是让幼儿在一定的情景和环境中,利用各种工具、物品等自主地进行游戏,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深入观察和正确科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区域游戏;儿童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60-01  毫无疑问,幼儿是各类学习活动的主人公,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去小学化”等的背景下,进行区域
摘 要:对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教育存在诸多“误区”,对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形成许多不利因素,导致幼儿礼仪缺失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我们要站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营造礼仪氛围,细化礼仪内容,注重日常渗透,切实加强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为培养新时代合格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包括全球政商、学术、文艺等各界2000余名嘉宾,在海南岛上的博鳌小镇聚齐。那么这些嘉宾究竟是如何邀请来的呢?年会上的议题又是如何制定的?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姚望介绍说,每届年会的嘉宾邀请,都先制定年会主题和分议题,分议题有了以后,我们就开始向对方发出邀请。  为了做好邀请这些嘉宾的工作,论坛秘书处一直在持续关注全球一些比较重要的领域,从中发现相关领域有哪些重要的人士,以及哪些人士对年会需
摘要: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人们一旦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关注力,并会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并对自身的潜能进行充分发掘,同时还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因此,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