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幸福感的大理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理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持续处于领跑地位,但仍然出现了产品供需结构矛盾严重,旅游能源消耗过高而旅游收入难以弥补,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要求不匹配等问题。新时期人民需求发生根本变化,大理旅游产业要以提升“旅游幸福感”为核心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构建以旅游新六要素为主体的新型供给结构,注重提升旅游产业体验效用,改进公关宣传策略以改变旅游者心理权重,从而以全新思路推进大理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關键词:大理旅游;旅游幸福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2-0140-05
  新时期旅游需求呈现出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创新旅游的特点,游客行为日益自主化、自由化和自助化,旅游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1]。大理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持续处于领跑地位,但仍然出现了产品供需结构矛盾严重,旅游能源消耗过高,而旅游收入难以弥补,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要求不匹配等问题,经济新常态下需求端向供给端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所需求的是“量丰富、质上乘”的高端供给产品。旅游产业同样要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
  一、大理旅游产业的供需状况
  (一)大理州旅游产业需求状况
  1.旅游消费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一部《五朵金花》电影向世界展示了苍山洱海的朝暾夕晖、青峦碧水,由此拉开了大理旅游的序幕。经历“七五”起步“八五”打基础,大理旅游在“九五”时期取得了大发展,成为滇西经典旅游线路上的关键节点和目的地[2]。1999年大理接待海内外游客5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亿元,大理旅游消费需求由来已久。据统计,2010年大理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 337.75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 297万人次,海外游客40.75万人次;2018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 710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4 605.42万人次,海外游客104.58万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04%、17.16%、12.50%。2010年大理州旅游总收入达115亿元,国内收入106.26亿元,海外收入8.74亿元;2018年大理州旅游总收入达795亿元,国内收入751.79亿元,海外收入43.21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34%、27.71%、22.10%。2010年大理州旅游收入占GDP之比为24.2%,2018年达到70.8%;2010年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64.8%,2018年达到168.1%。由此可见,大理旅游消费需求旺盛,旅游产业也成为大理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2.旅游消费需求项目不断丰富。新时期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众多人的刚性需求和增长潜力最大的需求[1]。旅游者们对于大理旅游消费需求不再停留在苍山洱海的秀丽风光,纷纷深入大理各地,消费更多的旅游产品,如风景名胜类、古城古镇类、民族文化类、宗教朝觐类、休闲度假类、田园风光类等旅游产品广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二)大理州旅游产业供给状况和供给改革
  1.大理州旅游产业供给状况。大理作为享誉世界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发展,有种类繁多、纷繁多彩的旅游产品。如风景名胜类(苍山、洱海、南诏风情岛、蝴蝶泉等),古城古镇类(大理古城、巍山古城、沙溪古镇等)、民族文化(天龙八部影视城、喜洲、剑川等)、宗教朝觐类(巍宝山、石宝山、鸡足山等)、休闲度假类(双廊、海西海东、洱源地热国等)、田园风光类(银桥花海、海西田园、宾川采摘等)。
  2.大理州旅游产业供给问题。一是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上述旅游产品除苍山洱海旅游产品由于地理分布原因主要供给地在大理市、洱源县、漾濞县外,其余旅游产品均在大理州12个县市均有供给,且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基本大同小异,项目缺少特色,且各地旅游产品供给过程中各自为政,相互模仿的情况较为严重,既缺乏统一部署,又缺少特色打造。二是旅游供给产品质量不高。大理旅游产业供给产品主要依赖于自然风景资源,观光类旅游产品众多,但档次较为低级,缺乏深度。尤其是旅游服务产品,如高端酒店、餐饮购物中心、高级休闲场所、个性化旅游产品等都较为缺乏。提供旅游产品的服务人员也普遍缺少高级管理服务经验。为基本旅游供给体系服务的各类设施,如供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电信和医疗系统以及旅游目的地机场、码头、道路等各种配套工程建设都较为落后,总体供给产品质量均不高。三是旅游产业融合度较低。虽然大理旅游产业长期以来被定位支柱产业,但支柱产业的融合带动作用却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旅游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的延伸不足,产业深度融合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商业旅游产品都很少。四是旅游产业供给链较短。大理长期以来供给的主要是以观光为重点的传统旅游产品,新产品打造缓慢,新业态培育不足,体验性产品发展或是简单或是滞后,个性化旅游产品、自助化旅游产品较为稀少,具有大理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更新缓慢,且外来文化产品冲击加大,各县市深度开发项目效果不理想,出现旅游产品供给链较短,旅游者的“可玩性”不足,停留时间减少。
  二、旅游幸福感的内涵、测度和效用函数
  (一)旅游幸福感的内涵
  旅游的目的都是获得体验,并且是愉悦的幸福的体验。因此旅游幸福感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获得的即时感受,即旅游地给旅游者的即时的客观影响。
  (二)旅游幸福感的测度
  旅游幸福感可以用效用进行测度。我们认为,体验效用是测量旅游幸福感的主要侧重点。体验效用可以用两种方式度量:第一种是时刻法,即将事件过程中每一时刻的快乐程度进行跨时加总,其中,每一时点体验到的快乐或痛苦可通过让当事人实时报告主观体验而得到,也可通过监测特点的生理指标而得到。另一种是记忆法,即在事件结束后,让当事人对整个事件的快乐程度进行全局性回顾,由这种方式得到的度量结果可被称为记忆效用或剩余效用[3]。   (三)旅游幸福感的效用函数
  1.期望值函数。假设一个旅游者可能会有n种旅游目的地选择,每种旅游结果的收益为wi,每种旅游选择发生的概率为pi,则该旅游者的期望收益可以表示为:
  上述公式表明,人们在做选择时经常会进行“决策权重”衡量,即人们在看待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客观概率相比,人们倾向于低估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高估低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会综合考虑各种旅游选择结果的“价值”和每种选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权重),进而评价每一种旅游决策和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并从所有决策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为自己的最终旅游目的地终选决策。
  三、大理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策略
  基于旅游幸福感的基本性质与函数设定,大理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策略重点提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效用,减小恶性事件、不良事件的影响与传播,增加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收益。
  (一)大理新型旅游产业供给结构设计
  大理旅游产业供给要构建以“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为主体的新型结构,具体结构设计(如表1所示)。
  大理州各县市要以本地区的功能与特色为主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大理既要避免和区外其他资源条件相似的地区形成雷同性的旅游产业供给,区内也要以各自的主要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同时,大理各县市既要“花开各家”,也要“强强联合”,不可各自为营,以全域旅游的大局观供给求同存异的旅游产品。这样的旅游结构形成可以极大地提升大理旅游产业的产业价值,即旅游幸福感函数中的期望价值,促进旅游者的旅游收益最大化的实现。
  (二)大理旅游产业体验效用提升设计
  “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不只是在旅游产业纵向一体化结构上体现,更要在旅游产业内体现丰富性,增加旅游者的参与度与体验感,使期望效用得到增强。具体旅游产业供给内容(如表2所示)。
  (三)大理旅游产业公关宣传效应改进策略
  根据旅游幸福感函数,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策略选择的时候还会受到“心理权重”的影响,因此如何营造一个美丽和谐、生态绿色、悠闲自在、回味无穷的大理,将大理旅游这张名片重新打响,就需要改进公关策略,制定更加新型的宣传方案。
  1.品牌建设改进策略。“十三五”期间大理旅游以“生态为本、文化为魂”为总体思路,转变发展模式,主打文化品牌,推出“大理古城文化品牌”“苍洱文化品牌”“宗教艺术品牌”“民族文化品牌”,对于宣传大理形象品牌有较好的效果。然而不足之处在于文化体验性不强,若旅游者对于大理文化的前情了解不够,也就无法体会这些文化品牌的真正意义和内涵,因此还需对这些品牌建设进行改进。实践方可出真知。增加旅游参与度,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效用才可提升,对于大理的自然品牌与文化品牌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品牌建设内涵才能得以有效的实现。具体策略可根据表2大理旅游产业供给内容进行设计(如表3所示)。
  2.评价机制增设策略。2018年3月,“一部手机游云南”依托“互联网+旅游服务”,通过游云南APP、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全面覆盖在云南的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满足和提升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和体验,并通过诚信体系、投诉平台的建设,让游客能够更加省心安心地游玩。游云南APP中服务项目包括游前必备(门票、机票、酒店、路线、直播、天气、导游、旅行社、保险)、交通出行(租包车、公务商务、停车场、充电站)、游玩助手(景区、厕所、博物馆、美食等)、政府服务(投诉、退货、救援),基本旅游服务内容均已涵盖。但旅游评价仅仅只用“投诉”“退货”等项目是不能够获取旅游者的评价反馈信息的,且各景点、旅游区也缺乏相对有效的评价措施和评价机制,旅游者满意或是不满的意见都无法被接收到,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旅游者心理测评。因此,大理需要在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增设旅游评价机制,具体(如下图所示)。
  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建立国家级—省级—州级—县市级的旅游评价系统,可以实现自上而下,全面联动的旅游评价与旅游信息披露;在“游云南”APP、微信公众号等增设评价模块及回复模块;各景点(区)要增设旅游信息披露电子屏,显示旅游评价信息以及相关部门的解决回复信息。
  3.公关危机化解策略。大理旅游产业除供给旅游产品,还需及时储备公关危机化解策略。首先,当地政府与旅游集团企业需要树立危机意识,应充分考虑和预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危机,对其可能出现的危机状况做好精神和物质的全方位准备。其次,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公共信息的收集分析,及时掌握社会公众对于大理旅游的反映与评价信息,并关注这些信息的实时变化。再次,要合理制定危机预案,预防和减少旅游公关危机。最后,当发生公关危机时,要遵循5S原则,启动危机处理预案,成立权威组织(如大理某旅游应急处理小组)深入现场,弄清事实后迅速处理危机,安抚公众。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以及未来仍可能产生的舆论压力,组织要即时沟通危机信息,并对相应信息予以发布,以积极正面、真诚谦逊的态度面对事件相关人士以及社会公众。只有通过公关危机的有效管理,才可能在公众及旅游者面前树立稳定、可信的良好社会形象。
  综上所述,大理作为旅游业发展较早的旅游热点地区,旅游产品供需结构性问题已经显现,旅游产品供需不平衡矛盾严重制约了大理旅游产业的发展。大理旅游产业的供需错位主要表现在中低端旅游产品产能过剩、旅游利润增长缓慢、旅游地产占比较高、旅游资金融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显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符,因而大理旅游产业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旅游产品供给的单一改革,而是涉及旅游者方方面面,紧密围绕旅游者的相关要素的改革;不仅是游前产品的供给增加,也是游中体验项目的变化,更是游后记忆效用的再现。以旅游幸福感提升为新的契入点,设计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将更有利于大理旅游产业的稳定、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文华,朱孟斐,朱孔来.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問题与对策建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147-152.
  [2]  聂晓茜.大理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110-113.
  [3]  贺京同,那艺,郝身永.决策效用、体验效用与幸福[J].经济研究,2014,(7):176-188.
  [4]  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4.
其他文献
7月份,全国多地遭遇暴雨袭击。此次暴雨不仅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受灾情况较为严重。  截至7月12日,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等13市(自治州)62个县(市、区)93.2万人受灾,3人死亡,1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甘肃省白银、天水、张掖等10市(自治州)44个县(市、區)108.2万人受灾,12人死亡,4人失踪,2.7万人
体育特色小镇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围绕体育延伸的文化产业以及旅游多维融合进阶的范式,是体育扶贫大业的有利增补,还是促进全民健身的有益路径。运用文献资料、实
对YT14三角形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的切削与磨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中,针对两种不同精度级的数控刀片进行了切削性能和磨损特性对比实验.实验表明:刀片精度级越高,其磨损速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沙利度胺用于预防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以及用法用量等方面的问题。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1—10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成两组
摘 要:十九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在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因此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山东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分别介绍京津两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相关結论,以期促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产业转移;山东;京津;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