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消化道早癌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技术完成诊治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6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诊治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选择常规内镜技术完成疾病诊治)和试验组(选择消化内镜技术完成疾病诊治),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影像质量评分、并发症(出血、感染、穿孔)总发生率、术中与术后指标。结果:试验组微小凹分型影像、细血管影像以及形态影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出血、感染、穿孔)总发生率(3.03%)低于参照组(27.27%)(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少于以及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有效应用后,观察影像质量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术中与术后指标,获得明显改善,可促进消化道早癌患者总体诊治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消化内镜技术;诊治结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87-01
  近年来,消化道癌患者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极大。对于此类患者采用相关内镜技术完成疾病诊治,对于疗效提高以及预后提升,表现出显著价值[1]。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消化道早癌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技术完成诊治后获得临床效果,为达到促进消化道早癌患者总体诊治效果显著提升目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6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诊治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纳入标准:消化道早癌通过临床检查获得明确诊断;均采用内镜技术完成疾病诊治;排除标准:呈现出认知障碍;患有严重精神疾患;参照组男、女各18、15例;年龄42~65(52.29±2.29)岁;试验组男、女各19、14例;年龄43~67(52.33±2.3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首先针对患者实施白光检查,对于异常位置明确后合理展开进一步活检,通过对病理学检查加以结合,合理完成内镜技术检查。在退镜期间,如呈现出病变现象,则需针对病变活檢合理完成对应诊断。治疗过程中以传统外科剖腹手术为主,依据具体病变组织合理完成对应切除,最终实施消化道重建。
  1.2.2 试验组
  首先对患者实施白光检查,完成后实施内镜窄带成像检查,就病变周围小凹情况以及病变位置小凹情况认真观察,利用消化内镜技术展开手术治疗。完成麻醉后,就病变组织范围,利用消化内镜进行诊断观察,染色后,对病变范围进一步明确。并在病灶外5mm位置完成界限标注,在黏膜下层,准备靛胭脂(3mL)以及肾上腺素盐(1:1×104)实施注射,针对患者凸起病变组织,利用电凝法实施切除。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影像质量评分,即包括微小凹分型影像、细血管影像以及形态影像评分,1~4分,越高分值,具有越清晰影像图像质量[2];②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即包括出血、感染、穿孔;③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指标,即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导入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百分比。计量资料以t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影像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微小凹分型影像、细血管影像以及形态影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出血、感染、穿孔)总发生率(3.03%)低于参照组(27.27%)(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少于以及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针对消化道早癌患者在进行疾病诊治期间,消化内镜技术有效应用,可就消化道黏膜微血管情况进行清晰显示,对于活检顺利进行做出保证;此外其能够一次性切除病变,将患者痛苦减轻[3]。此外可以将诊断影像有效放大,将显示效果增强,对病变位置加以明确,合理展开对应切除,对于其他损伤出现充分避免,将手术失血量减少,对预后快速恢复进行显著促进。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技术有效应用后,观察影像质量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术中与术后指标,获得明显改善,可促进消化道早癌患者总体诊治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许真真,陈湘玉,李雯,等.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像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10):1290-1295.
  [2]蒋昳竹.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0):122-124.
  [3]吴敏,霍春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9):164-166+16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討免疫球蛋白G4(IgG4)、IgG4/免疫球蛋白G(IgG)等血清学指标在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中的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13例IgG4-RD患者(观察组)及同期于我院接受诊疗的52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和常规体检的59例健康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三组均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IgG4、IgG
期刊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变异退出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1000例临床路径患者,其中有产生不同程度路径变异患者为535例,上述患者均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就诊。对上述患者病历、病史等相关资料予以探究分析。以对径变异退出的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本研究1000例临床路径患者中,其变异率为53.50%,路径终止变异率为32.71%。在535例不同程度路径变异患者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操作方式及其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检查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和CT检查。对比CT和超声诊断数据差异以及超声检查良恶性表现。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良性患者47例、恶性患者12例。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带有毛刺、混恶化回声、钙化等表现。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晚期癌痛患者护理中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文章对我院的60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分析,时间在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情绪、生活质量、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为(32.54±4.23)分,SDS评分为(31.28±4.28)分,比对照组数据明显更低,P<0.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妇产科病人进行探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本院妇产科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之间接收的患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中随机选取100位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接受非介入治疗的47人为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患者53人,为实验组。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优劣进行探讨。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情况,结果显示实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完成分型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6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患者实施肝胆管结石分型,分别为122例Ⅰ型以及40例Ⅱb型;针对Ⅰ型患者,将萎缩肝段或者肝叶切除;针对Ⅱb型患者,将局限性无功能肝段或者肝叶切除;对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于腹腔镜肝切除术而言,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其中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丹红注射液的用药情况及相关合理性。方法:自本院接受过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中遴选出150例,均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段内收诊。150例患者经资料审核纳入研究,针对其适应症、实际疗程及药物溶媒选择等方面数据执行深入分析。结果:药物适应症相符方面,150例患者中存在20例(13.33%)不符。疗程合理性方面,20例(13.33%)疗程过短,42例(28.00%)疗
期刊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在所有胃肠道肿瘤中占比<1%。腹腔间质瘤是发生在胃肠道外的间叶组织肿瘤,与胃肠道中空器官无明显联系,这种罕见的间质瘤仅占所有胃肠道间质瘤的5%。本病例表现为罕见的非特异性症状,肿瘤体积大,既往无特殊个人史和家族史。  关键词:腹腔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开腹手术;甲磺酸伊马替尼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寻采用何种类型的揿针将能够有益于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调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前来我部需要进行肿瘤化疗的病人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研究组采用导电胶布揿针埋针治疗并辅以半夏泻心汤降逆和胃;对照组采用普通胶布揿针埋针治疗并辅以半夏泻心汤降逆和胃,7天后评价疗效,即将两组所记录的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显效(治愈)4例,有效7
期刊
摘要:本院收治1位以尺骨远端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的老年女性骨肉瘤患者,经严格术前评估后,拟行尺骨远端切除术+铆钉腕关节重建术。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止痛治疗,术后1天即开始腕关节不负重功能锻炼,术后2周给予1个疗程新辅助化疗,术后1月复查X线提示尺骨远端切除后术,内固定物位置良好。  关键词:尺骨;骨肉瘤;病理性骨折;功能重建;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