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农村学生习作的有效路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就提出了看法:“活的农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农村孩子生活的广阔天地,原本就是农村小学重要的习作教学资源。
  一、在大自然中学写作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引导学生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习作的素材便源源不断地涌来。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首先,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如观察一种花木的根、枝、叶、皮、花,要做到细致具体。其次,是观察要有顺序。观察事物要注意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顺序,当然顺序不是死的、一成不变的,但只有注意到顺序才能观察得更加全面。其三,要看到事物发展的过程。有时要作长时间的持续观察,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比如下雪了,可让学生观察雪片是怎样飞舞的,看看天、地、树、房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四,要调动其他感觉器官来观察。要让学生用五官去观察、感受事物,如让小学生感受雪落在脸上、手上和脖子里的感觉。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四季的交替变化都能引发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对感性形象进行加工创造,是克服习作上干瘪、平淡等毛病的一剂良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观。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韭菜、紫红的桑葚、弯弯的黄瓜、低头的稻穗、金黄色的麦浪,蓝天白云、远山近树、村庄田野,无不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合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他们眼中的事物就会是千奇百怪的。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处处都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机会。比如,稻草在农村秋收的季节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资源,课外就可以让学生学习用稻草编一些花篮、鸟窝、稻草人等,学生们的兴趣会很大。而每一次选料、编织的过程不都是一篇习作的最好素材吗?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青蛙的形状、动作和各种神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纸来折青蛙,学生的兴趣浓厚,都能积极学习折叠的方法。有的学生还根据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景色,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画,然后在纸青蛙上涂上色彩,最后把青蛙和田园风光画组合在一起,完成了一幅完整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而在操作过程中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及动手的体验,不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写作素材吗?
  二、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写作
  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获得了亲身体验,这种体验本身就是重要的习作资源。
  让小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写作,可从几个方面指导他们关注社会:1.留心新闻及报纸上的社会消息。2.注意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会看到哪些现象。3.注意在家长带领下进入各种社交场合的体验。
  三、在参与校园生活中学写作
  小学生对学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激发他们的习作情感。
  让小学生在参与校园生活中学写作,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指导他们:1.观察校园自然环境。如春天校园里的迎春花、樱花、海棠花等陆续开放,可以带领或启发学生利用课间去观赏;夏天遇到雷阵雨,学生的笔下也少不了雨中的校园;秋天桂花的芳香、菊花的高洁通过学生的描述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冬天那漫天飞舞的雪花铺满了学生的日记本……2.留心校园人际交往。如同学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都可以启发学生写进自己的作文中。3.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上课时的情景,尤其是小学生交流展示的情况,他们背着教师做了哪些秘密活动。又如预备铃敲响后教师没来,或教师因其他事情不在的时候,教室里的学习情况。这些都值得记录下来,积累为写作题材。4.留心观察第二课堂活动。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好活动体验,以活动的直接感受激发学生敏锐的想象力,以活动趣味唤起学生表达的愿望。
  四、在参与家庭生活中学写作
  家庭环境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阵地,农村学生不同程度地干着各种家务活,洗衣、做饭、喂鸡、养鸭等家务伴随着他们成长。农忙时还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劳动给予学生很多的课外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品尝到劳动的酸甜苦辣。因此,引导他们写写自己的亲身感受,他们感到容易下笔。所以,我们可以把习作教学的空间由学校辐射到家庭。
  在参与家庭生活中学习写作,可以提醒小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父母间的关系;孩子与父母的相处;孩子独自在家的情况;做家务的感受;孩子与宠物的关系等。学生从家庭成员的一颦一笑中,捕捉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追溯事情的来龙去脉,体验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学生把这样的情感带入习作中,反映着活灵活现的、朴实而又平淡的生活,他们也将因此而日益热爱自己的家庭。
  叶老说:“作文要写真话,写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学校生活,参与家庭生活,把握生活中的各种契机,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才能有说话的愿望,情真意切的佳作才能诞生。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以其独具特色的直观性、时空性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  一、再现场景,引起共鸣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一部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没有
[摘 要]课程改革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挖掘资源、提供时空、合作交流等途径,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乐趣 欲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33  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
近几年来,关于国学进课堂的讨论似乎又变得热烈了。从许多支持者的理论看,为了推进民族复兴大业,为了促进中国崛起,我们应该尽早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纳入基础教育之列。然则,纵观百年来的基础教育发展史,若提靠国学振兴未免荒唐,也不利于当前传统经典的推广和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当对教材的观念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甚至“选教材教”时,教师面临着一个更需深入思考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进入课堂的国学
目的建立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枸橼酸液0.05 mol/L-醋酸铵液0.5 mol/L-乙腈-1%磷酸溶液(75:1:22:2)为流动相
目的评价葛根素能否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了解其安全性.方法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葛根素组和对照组.葛根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同
目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沙吖啶溶液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方法用纯化水作溶剂,在36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乳酸依沙吖啶在2.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摘 要]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把美术课堂教学推向更高的境界,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解读美、发现美、感受美, 构建灵动、简约、高效的美术课堂。提高美术素养, 形成我们所追求的真正有实效的美术本真课堂。  [关键词]美术 课堂 本真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61  美术课堂是多变量的、动态的,常常会出现一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