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9—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36个粳稻品种,对其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影响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粳稻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年递增129.11 kg/hm2,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每年为0.826 d,其他性状变化不明显.8个性状对粳稻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每穗实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株高也是保证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合理有效穗数前提下,主攻实粒数、保证千粒重是粳稻增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