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水平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资料完整的脊髓CA病例,所有患者均经MRI确诊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病灶全切10例,次全切1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9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以变压器的磁化特性曲线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变压器差流为涌流和非涌流时的波形特点,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电流正弦曲线拟合波形的变压器保护原理.为了更能体现励磁涌流的特
提出了当前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实现IEC 61850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实现基于IEC 61850技术的新系统与基于传统技术的现有系统之间的兼容.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
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配电网可视化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实现了GIS与短路电流算法的有效结合,避免了用户手动建模的繁琐工作.采用基于叠加原理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氩气和氧气混合气氛下,近空间升华法制备了CdTe多晶薄膜.薄膜的结构、性质决定于整个沉积过程.深入研究沉积过程中的热交换、物质输运,有助于获得结构致密具有良好光电性质
目的 通过观察硼替佐米对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硼替佐米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分别处理12和24 h后内皮细
背景:有研究表明组织缺血后可发生代偿性血管新生,但缺血后局部炎症反应的变化规律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至今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裸鼠肢体缺血后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相关因子表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很常见,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贫血、动静脉瘘等原因外,主动脉硬化及弹性减低是其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钙和胶原在
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巩膜加压手术治疗裂孔性视网膜脱离(RRD),可观察和控制视网膜冷凝反应,视网膜复位率高,但学习曲线长而使其在临床普及中受限.外路显微手术所见为正像,操
目的 建立筛查肺部感染并发老年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高危人群及其发病的早期预测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在我院住院或住院期间
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淀粉样物质在玻璃体沉积致病.目前国内有关该病的报道较为少见[1-4].该病一般在30~40岁发病,临床表现以缓慢进展性外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