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藏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与滇西北藏区地域毗邻的、具有相似气候条件和土壤母质发育类型的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草甸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有效N的含量是林地与灌丛地的3~5倍;季节性放牧草甸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有效N、有效K以及3种土壤酶,均显著大于常年放牧草甸;针叶林地与高山栎灌丛地具有相似的土壤养分特征;各项养分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是有机质与全N、有效N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全Ca、全Mg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酶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有效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保护西溪湿地,造福人民群众,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一位杭州人应尽的义务.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西湖湿地的保护应坚持生态优先等原则;西湖湿地的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指出,现阶段家族企业"子继父业"的代际传承模式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权力传承的一种理性行为。在对众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家族企业产
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此前提下,以广西镉污染事件为例,综合阐述新媒体的特征及新媒体报道在政府舆论引导中的优势和
<正> 本文讨论语言能力组织和神经系统组织之间的关系,可说是“语言的神经理论”。这种理论可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其一是寻找一个以大脑功能为基础的语言处理动态模型,以了解
本文在对汕头市潮阳区农村中学生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中学生手机媒体使用与认知的情况,探讨农村中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特征以及手机媒体对他们的影响,并从媒
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创造了一个新的德育环境,为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文化精神,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效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校园的信息化也增加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
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探寻经济与道德之关系的历史理论资源,以马克思、韦伯和斯密三者的学说为立场进行相关的价值解释,可以发现三种重要且相关的思维路径资源,即具有历史共性的
运用经济学原理对上海与日本城市间的消费需求水平比较研究,提出了两国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中国城市(上海)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阶段,由此得出
<正>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在长征途中曾有一个由五、六百名少年组成的战斗集体,它没有正式名称,没有正式番号,人们管它叫“红小鬼营”。当时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虽
本文主要对微电网复合储能多目标优化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分析,继而促使微电网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