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牡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来源 :园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凤丹\'牡丹的幼胚为材料,从取样时期、切割接种方式、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等方面进行再生体系优化.结果 表明:授粉后60 d为\'凤丹\'牡丹幼胚诱导愈伤的最佳取材时期;完全破碎切割成幼胚薄片比完整胚、1/2胚和1/4胚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愈伤组织,且褐化率较低;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62 μmol·L-1 H2O2可提高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但会增加褐化率,而在WPM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2O2,对愈伤诱导率和褐化率的影响不大;WPM基本培养基比MS更适于\'凤丹\'牡丹幼胚再生;WPM+ 2.5 mg·L-12,4-D+ 0.1 mg·L-16-BA是诱导愈伤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率可达93.33%;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最佳组合分别为WPM+ 30 g·L-1蔗糖+3g.L-1植物凝胶+0.5 mg· L-16-BA+ 0.5 mg·L-1 GA3和1/2 WPM+ 30 g·L-1蔗糖+ 2.5 g·L-1植物凝胶+2 mg·L-1 IBA+1 mg·L-1 IAA.
其他文献
与其他果树相比,枣树具有童期短、成花快的特征.已有研究表明,多个microRNA(miRNA)家族参与植物阶段转变和开花时间调控等过程.研究枣树阶段转变相关的miRNA家族对果树童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以枣实生后代植株不同发育阶段(节位)的当年生枝(枣吊)为材料,通过Small RNA测序,在童期、过渡期和成年期等3个时期鉴定出27个miRNA家族的58个已知miRNA和23个新miRNA,其中4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包括32个己知miRNA和12个新miRNA;然后,从中筛选出不同时期显著差异表达的6个
为研究大白菜花茎蜡粉分子调控机制,针对大白菜一对花茎蜡粉差异的近等基因系进行了转录组比较分析.在有蜡粉材料RHL0651和无蜡粉材料RHL0652之间总共鉴定到7237个基因存在显著差异表达,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生物过程、原生质膜的组成成分和四吡咯结合分子功能.结合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到17个蜡粉相关基因,包括蜡粉合成基因MAH1、CYTB5-B (Bra022898,Bra021809)、KCS6/CER6/CUT1、KCS9、FAR3/CER4、KCS1、CER2、KCD/PAS2、CYTB5-C (B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红核子\'品种早期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EC)、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incomplete embryogenic compact structures,ICpEC)和球形胚(globular embryos,GE)为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和分析其染色质重塑因子DlSnf2家族成员及分子进化特性,并通过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
2021年6月8日11时,笔者于江西农业大学校医院旁(28°45′55.12″N, 115°50′5.16″E;海拔68 m)发现2条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其中1条为白化个体(图1).由于应激反应剧烈,对其拍照后原地释放.白化个体特征为:头部、体背鳞缘和鳞沟黑色,中央呈白色;与正常个体相比,黄色变异为白色,黑色较淡,并没有全部白化.
期刊
以190个紫斑牡丹品种为材料,利用色差仪连续两年在盛花期测量花色参数,将所测的CIELab表色空间的L*、a*、b*值转化成蒙塞尔颜色系统的H(Hue)、V(Value)、C(Chroma)值,然后根据L*、a*、b*值系统聚类分析,结合H、V、C值,比对ISCC-NBS色名表示法对每种花色进行定性描述.结果 表明:通过L*、a*、b*值聚类分析对紫斑牡丹花色分类,可分为白色、粉色、红色、紫红色和黑红色等5个色系,以及1个可以直观判断的复色系,共6个色系,比按ISCC-NBS色名法分类的7个色系更能准确反
以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于花后8周对其果实喷施不同浓度(0.2、0.4、0.6 mg.L-1)油菜素内酯(2,4-表油菜素内酯,EBR)溶液,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为对照,研究EBR对果实成熟过程中糖组分、糖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0.6 mg·L-1 EBR处理促进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花后104 d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6.95%和39.31%,果实成熟期酸性转化酶(AI)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果实转色至成熟过程中显著上调了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Vvc
以温州蜜柑膨大期果实为材料,设置基质相对含水量为40%、30%和20%的3个胁迫处理,研究干旱对果实品质形成特点和柠檬酸调控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变化;利用氘水(D2O)示踪法明确柑橘干旱复水后的水分吸收运输和分配规律.温州蜜柑果实膨大期干旱严重抑制果实外在品质的形成,干旱胁迫l0d后,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均显著下降,40 d时各处理横、纵径较对照减少18.33%~23.82%,单果质量降低45.17%~48.67%,各干旱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干旱胁迫40 d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加47.7%~5
TIFY转录因子是陆地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按照结构域特征共分为4个亚家族TIFY、PPD、JAZ、ZML,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茶树TIFY转录因子为研究对象,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中共鉴定了22个CsTIF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都包含了TIFY结构域.基因结构分析发现,大部分CsTIFY家族成员外显子数在5到12之间,同一亚家族所含Motif和外显子数相似.系统进化树表明,6个物种122个TIFY家族基因分为4个组,其中茶树与葡萄和杨树亲缘关系更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CsTIFY家族含有大量响应S
以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 Singer]菌丝体和菌核为材料,利用MSAP技术分析其甲基化水平,并对甲基化差异片段进行回收测序,探究虎奶菇生长与DNA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表明,菌丝体和菌核的DNA甲基化率分别为7.94%和9.54%,其中半甲基化率分别为4.50%和4.09%,全甲基化率分别为3.44%和5.45%.即菌核形成伴随甲基化水平的提高,全甲基化水平更能代表总体甲基化状态.对部分甲基化差异片段回收、克隆及测序,并经NCBI同源性比对,发现涉及的同源
采集了77份云南省疑似感染莴苣褪绿病毒(lettuce chlorosis virus,LCV)的番茄样本,采用特异性反转录PCR扩增LCV次要外壳蛋白基因(minor coat protein,CPm)近全长序列,常规Sanger测序法测定相应片段序列,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表明,LCV特异性反转录PCR扩增得到与预期大小(1.38 kb)一致的特异性条带;采集的77份番茄样本中LCV检出率为12.99%.测定的LCV CPm;发育分析表明,所有LCV分离物可分为3个亚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其